新冠疫情余威尚存,国内百姓刚刚度过了一个史上最为克制的清明节,虽然有着三天小长假,但很多人都选择了留在城里,放弃了返回家乡祭扫和外出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清明假日期间国内旅游总人数比去年减少了六成,只有4300多万人。GGG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当下,正需要全国上下如此齐心携力,继续保持冷静和警惕。应该感谢全国百姓,很多人放弃返乡祭祖,出行放松;应该感谢旅游市场作出的牺牲,他们承担了巨大经济损失,全国旅游收入较去年下降了80%。应该感谢各级政府部门的调控工作,让全国旅游出行基本处于有序可控的范围内。
正如王辰院士所言,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在这防疫的最关键时刻松了劲,着了道,游客盲目聚众扎堆而导致疫情反弹,那几个月来的努力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
为此,我们应该特别警惕清明期间个别景区出现的问题,比如黄山为了提振当地旅游经济,从4月1日开始针对安徽居民开展两周的“江淮大地串门游”活动,期间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但又没有做好游客管理和分流的预案准备,导致清明第一天黄山景区游客爆满,巨大的人流挤成麻花一般,有的游客“两个小时才走了不到1公里”,引发了全国关注。
虽然只是个案,但防疫工作全国上下一盘棋,病毒这个狡猾的对手,打的不是我们最严密的防线,而是专挑我们最弱的一环突破,所以绝不能有侥幸心理。虽然清明假期已经结束,但不要忘了,有着5天假期的五一黄金周已经不远了。
目前全球疫情形势极其严峻,而且还远没有达到高峰。多方证据表示,新冠病毒并不会像当年SARS一样因为天气转暖而活性减弱,目前美国疫情持续恶化,欧洲疫情难以好转,而非洲等地也出现了爆发的征兆。回想三月初,全球病例不到10万,而短短一个月就增长了十多倍,到今天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35万。
那么再过一个月,全球疫情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外部形势严峻,国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与清明节不同,五一是一年里最为重要的旅游节点之一,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95亿人次!就算少一半也是上亿的人口流动。
如果再考虑到全国百姓被压抑几个月的出游需求,以及出境游渠道基本关闭,五一期间全国旅游业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显然将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接下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工作只能越抓越紧,而不能有丝毫放松。对一些景区出现的问题保持高度警惕,也绝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
总结经验教训,全国景区基本上都在加大人力物力调配,在疏导交通客流、强化疫情监测以及打击扰乱市场行为上做足功夫,这都是很好的举措。
不过,想要彻底避免游客扎堆集聚,最重要的管控手段还是“限流”,景区内游客人数达到一个峰值后就关门谢客,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景区爆满扎堆的现象出现。但这种“一刀切”的管控无法消除景区外人流盲目拥挤排队的隐患,也显得并不人性化,对于那些专程远赴而来,却无法进去景区的游客来说,想必会遭受不小的损失。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明确要求,景区要科学合理设置承载量,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这篇指南很有价值,只要“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能做好,整个景区接待将十分从容。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全国各大景区全面铺开网络预约和售票,并尽量减少现场售票。
某手机地图APP上线北京、苏州共计100多个网络预约祭扫提示
通过网络预约,景区将能够提前摸底游客接待的情况,从而做好充分准备,打好五一期间防疫战,保障景区的秩序和防控安全;而游客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提前做好出行准备,预约上了自然省心,预约不上也能及时更换目标,改为去那些并不热门,接待压力较小的景区,不用害怕白跑一趟;网络预约这种天然的分流功能,也能让全国旅游市场平均分担防疫压力,将过剩的游客资源补偿到萧条的景区,提振当地旅游经济,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今天全国防控疫情的良好形势得来不易,我们每个人都身兼重任,都不是旁观者。
请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