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 正文

马来西亚 医疗保健宣传将继 续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03 16:33:16
尽管爆发了冠状病毒,马来西亚仍将继续努力推广医疗旅游,这是马来西亚第一次开展国际医疗旅游活动。
 
它将开展2020马来西亚健康旅游年活动,吸引游客在享受其他景点的同时,在马来西亚寻求健康和健康治疗。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协会(MHTC)首席执行官谢琳·阿兹利说,随着病毒在全球爆发,这将是一个挑战。
 
她对《星期日星报》说:“随着我国政府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措施,MHTC将继续推动这一国际运动。”。
 
谢琳说,马来西亚人的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
 
她说:“MHTC相信,有了马来西亚的强有力的治理,我们将有效地抵御这场疫情。”。
 
据报道,MHTC预计今年将有大约200万医疗游客。
 
与“2020马来西亚之旅”同时举办的“2020马来西亚健康旅游年”将为游客提供更为完整的旅游套餐,来享受健康和保健服务的游客也可以享受到马来西亚的旅游景点。
 
MHTC希望马来西亚成为寻求生育治疗的外国人的首选目的地。在过去的五年里,来自中国的患者为此目的来到马来西亚的人数增加了300%。
 
“这实际上证明了我们提供的医疗治疗的质量,”谢琳说。她补充说,MHTC计划让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的生育中心,目标是来自中国、印度、印尼、缅甸和越南的医疗游客。
 
从中国到马来西亚的医疗旅行人数激增,与中国政府在2015年10月放宽独生子女政策有关。
 
“继这一举措之后,MHTC估计,中国约有9000万对夫妇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
 
“其中,4000万人年龄在40岁以上,”谢琳说。
 
在马来西亚,2017年平均进行了多达7000个体外受精周期。
 
她说:“这个数字的目标是到今年增加到20000个周期。”。
 
马来西亚接待的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医疗旅行者数量最多。根据MHTC首次行业报告《2009-2019年马来西亚医疗保健编年史》,其他顶级游客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英国、印度、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
 
“马来西亚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患者,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马来西亚医疗保健行业普遍存在的信任和可信度的积极看法,”报告称。
 
根据MHTC的目标,马来西亚酒店协会(MAH)正在探索这些旅行者的不同需求,以更好地便利他们的入住。
 
MAH首席执行官Yap Lip Seng表示,该协会旗下的酒店已经在为这些患者提供专门配备的房间、后勤安排和随叫随到的常驻医务人员。
 
他说:“MAH正与MHTC合作,制定此类住宿需求的标准,以缓解酒店会员寻求开拓这一市场的压力。”。
 
马来西亚旅游和旅行社协会也正在与MHTC讨论如何最好地培训旅行社成为保健旅游促进者,并推广该国提供的各种医疗产品。
 
马塔公司总裁拿督谭国梁称赞MHTC将马来西亚打造成生育中心的目标,他说,治疗费用加上放松假期可能比其他国家的医疗费用更低。
 
“进入这个市场将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
 
“马来西亚应该利用我们生育治疗的成功,因为这将提升我们国家作为医疗旅游天堂的形象,”他说。
 
从策划到上演全部线上完成
 
王翀导演推出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周日直播
 
受疫情影响,全球剧场与演出行业几乎全面停摆,当传统意义的舞台暂时性缺失,戏剧如何演出?戏剧人该如何表达?由广州大剧院联合腾讯视频艺术频道,携手新浪潮戏剧导演王翀,共同推出的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公益演出,4月5日、6日20:00在腾讯视频艺术频道开启全网公益直播。该剧将邀请来自武汉、北京、大同等地的演员,挑战戏剧创作新模式,打破传统戏剧的空间限制和疫情带来的地域隔阂和心理隔阂,为戏剧艺术做出全新的探索与实验。
 
“线上戏剧”灵感来自于视频会议
 
这是全国演出行业复工后推出的首个新制作,力求用艺术重建社会信心,为行业复苏注入有效的“强心剂”。经典荒诞戏剧《等待戈多》从1953年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至今,始终焕发着持续不断的生命力,激发着创作者和观者无尽的想像与讨论。导演王翀表示:“戏剧作为一门古老的综合艺术,也需要不断进化,才能适应时代、引领时代、昭示未来。我希望借此机会回应世界的危机和戏剧艺术的危机。等待戈多,不意味着坐以待毙。疫情时期的特殊感受,让人们对于‘等待’有了新的理解,这给了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一种根脉与积累。”因此,比起平时在剧场里看的《等待戈多》,疫情期间在线观看《等待戈多》,会让观众更容易感受到剧中人物的状态和情绪和“等待”的意义。
 
在无法走进剧场的日子里,很多戏迷会选择到网上观看戏剧录像,以解思念剧场之苦。但王翀认为:“戏剧的录像并非戏剧本身,而是对戏剧的一种记录,对戏剧的一种回放。”这也是王翀坚持要做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的理由,“现场的、即时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戏剧。”人员隔离、剧场关闭,舞台缺失,让很多戏剧创作者慨叹无戏可做。但在王翀看来:“戏剧人的思维不应该还停留在只能发生在剧场里”。王翀近年来的作品已经做出了许多对剧场外空间的探索:《茶馆2.0》在中学教室里演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2.0》在公共空间演出,而在移动互联时代,“空间”的概念更是扩展到了线上空间和虚拟空间。
 
做“线上戏剧”的灵感,来自王翀曾经接触过的多人视频聊天,那是一场澳大利亚的线上会议,“原本需要围桌而坐的几十个人,竟然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屏幕当中七嘴八舌。”这令他感受到了一种“后现代”的冲击:人们使用线上技术进行远距离沟通已成为常态。“对于我们最亲近、最应当伴随身边的人,我们却在用视频交流。”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生活更放大了这种“线上媒介”的存在感。这些时代的变化,戳中了戏剧人敏感的神经。“线上戏剧其实一次性解决了好几个层次的问题”,王翀解释,“首先,这是戏剧自身对当下时代的回应,由线下转至线上,戏剧完成了进化,加入了数字化社会;再者,线上戏剧解决了备受疫情冲击的戏剧人‘无戏可做’的问题——戏剧依然鲜活地上演,甚至在武汉上演;最后,落到演出与观众本身:演员可以在武汉演戏,三个城市的演员‘同台’演出,观众可以安全看戏,并且看着戏剧随着时间展开,而非录像——这些所有美妙的,神奇的层次,其实都是线上戏剧带来的。”
 
主演除了演戏还负责自拍
 
“从创作、选角到排练、正式演出,整个过程完全在线上进行,没有线下接触,这对于传统戏剧而言,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打破与颠覆。主创团队、演员团队、制作团队,横跨北京、武汉、广州、大同4个城市联合作业,很多团队成员从来没有见过面,整个项目仅凭线上交流就完成了合作。”王翀介绍,不碰面的制作策划、不见面的排演交流、不露面的观众观演,这并非常见的网络直播,而是利用互联网线上技术进行实时“舞台调度”,处于不同城市的主创、主演、观众跨越空间桎梏,感受戏剧的真实与鲜活,还原戏剧现场感、及时性,开创崭新的戏剧新模式。
 
“这个戏的演员必须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演员李嘉龙、马卓君、崔永平和李帛阳分别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中饰演剧中角色。其中李帛阳身处疫情“震中”的武汉,他的加盟别具深意。由于线上戏剧的特性,演员不处于同一个空间,而是来自三座城市:北京、武汉、大同;生活空间成为演出空间,日常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戏中场景。这对演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兼顾处理镜头与空间的关系。除了要演戏之外,演员还需要去置景、去调整摄像机位进行自我拍摄……原本由多个工种分担的职责,现在需要演员在各自的场景中独立完成。演员更全面地成为创作主体,在保证戏剧即时性的同时,实现了“舞台调度”。
 
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的开创性不仅体现在剧目内容呈现上,同时也体现在制作的方方面面。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制作人、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梁丽珍说:“整个作品从项目策划、剧本研读、演员面试、幕后制作、排练碰撞到演出呈现,全程都是通过线上协作完成的。”
 
本剧创作不仅致力于探索疫情期间的艺术可能性,同时开启了对戏剧本身的思考。在深入探索作品纵向表达之余,内容制作及项目运作模式也同时突破区域限制及剧场观众范围,延展到互联网受众,用最前沿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一场与戏剧前所未有的对话,希望在戏剧最黯淡的日子里,共同探索戏剧的未来。本报记者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