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土木工程学院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图书馆2号报告厅举行了“一带一路”跨境铁路建设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讲座,主讲人是姚令侃教授,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防灾减灾工程学科带头人,是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此次讲座的内容精彩纷呈,报告厅内更是座无虚席,同时,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富海鹰、院长助理陈嵘、教学秘书肖黄秀珠、2018级辅导员李德斌和谢宇航。
讲座开始,首先由院长助理陈嵘教授致开幕词,他说道:“为了使大一新生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学院开展了集体自习和各种各样的特色讲座,使得学生从刚进校门便有了自主学习的觉悟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为大家日后成为栋梁之才做下了良好的铺垫。”
随后姚教授便开始了主题讲座,他首先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铁路交通状况讲起,并说明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北邻俄罗斯冰天雪地交通不便、西方更是沙漠隔壁、东面临海。虽然四周交通不便,发展铁路较为困难,但开发出丝绸之路便需要我们不断去奋斗,努力完善,以此彰显华夏一族的能力与精神。
姚教授不但学识渊博,还不失风趣,他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将难懂的专业知识用一张张图表、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朴实的话表达出来。现场的观众无不点头称赞,全场的气氛轻松愉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上我的课,无论是小学生,还是80岁老翁,都听得懂”。
随后,姚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穿越喜马拉雅山带跨境铁路、公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他讲述了喜马拉雅山的地貌特征、山系构成、地质特点、形成历史,系统的分析了喜马拉雅山脉造跨境铁路廊道特点,并以中巴铁路、中尼铁路为例,着重分析铁路廊道自然灾害类型及致灾特点。他借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地洋板块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并发生强烈差异性的升降运动而形成的,向大家说明了穿越喜马拉雅山带跨境铁路建设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最后,当被问到如何在重重磨难中依旧坚持着这条路时,姚教授回答道:“其实条件并不算艰苦,只要诚心喜欢这份事业,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努力拼搏,都会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