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同龄老人,一位健步如飞,一位步履蹒跚,若问谁获得长寿的可能性最大?你一定会瞩目前者。来自医学界的最新研究信息证明,走路的快慢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寿命的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准确。hhh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简单的走路速度为何能成为一个人的寿命“预警器”
走路的快或慢与心、肺等脏器功能、肌肉力量、骨关节健康,以及精神、情绪等密切相关;步速反映了一个人的有氧耐力(即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能力)大小,比血压、血脂、血糖等健康指标更能准确地预测死亡的概率。
走路快的人,寿命更长
走的快慢,一是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我评估健康水平的方法,定期测一测行走的步速,如同量血压、测血糖那样,有助于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二是指明了一条新的延年益寿之道,即把提高走路速度列入晚年的养生大计中,并持之以恒地践行之,以期获得长寿。
如何测量行走步速
一位叫斯蒂芬妮的美国医生设计的方法可供借鉴:在地板上量出4米的长度并做下记号;以你平时的正常速度行走,记录下走完这段距离所花费的时间,除以4,所得的商值便是你的步速。
走得快慢有标准
一般说来,健康成人的步速大约为每秒钟1.3~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大约在每秒钟0.8米左右。
如果你的步速超过了每秒钟1米,恭喜你,你算是“走得快”的人了;若不足于每秒钟0.6米,就应该警惕了,你被归于“走得慢”的一类人。
另外,还应与你上一次的测试结果做比较,看是有所改善还是减退。一旦测量结果低于每秒钟1米,或比上一次明显减退,那就得调整你的养生大计,在提高走路速度方面下点功夫了。
步速慢了不必过分担忧
正确之举是先看医生,做一次健康检查以排查疾病,并给予正规治疗,求得痊愈或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进行锻炼,向每秒钟1米的健康步速目标值靠拢。
走路快的人,寿命更长
走路训练讲究技巧
为了达到每秒钟1米的走路目标,建议每星期要进行3~5次走路训练,每次保证半小时以上,以微微出汗为度。为确保走路的保健效益,应在姿势、步态等方面讲究一些技巧。
姿态方面
头部应该垂直,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肩膀放松,既不前耸也不后塌,让身姿挺拔;胸部挺起,并收紧小腹和臀部;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呼吸方面
呼吸可调整为走三步吸一次气,再走三步呼一次气,直至运动结束;但也不要苛求呼吸频率,保持自然的缓慢呼吸即可。
其他技巧
膝关节不好者不妨借助手杖,一来可减轻膝关节的负重,二来可加大摆臂幅度,更好地锻炼上半身的肌肉群。行走结束后可酌情增加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练习,如伸腰、拉腿、单脚站立等活动。
老年人走路不可盲目求快
提醒老年人走路时不可盲目求快,尤其不可置人老体衰的客观规律,甚至病痛缠身的实际情况于不顾,为延寿而一味快走甚至暴走。那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甚至会加重原有疾患的病情。比如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或慢支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果强行做超越耐受能力范围的行走锻炼,就会走向初衷的反面——招病损寿,如引起膝关节疼痛,或导致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