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年,中国队在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再次夺得团体冠军,6名队员全部摘得金牌,并且有两名队员夺得满分(42分),其中包括武钢三中的高二男生袁祉祯。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创办于1959年,是国际科学奥林匹克历史最长的赛事,是国际中学生数学大赛,在世界上有“数学世界杯”之称。
“你的学习诀窍是什么?”这是袁祉祯以满分摘得金牌后,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国际奥赛满分金牌得主”光环引来的关注,让这个17岁的男孩多少有些不适应,接受采访时只是回应道,“每一天都是一场长跑,必须拼到底”。
他的奥数长跑没有“剧本”规划
小学三年级时,袁祉祯被母亲送进了数学兴趣班。母亲的理由很简单,当时班上的家长都把孩子往里面送。
谁也没想到,这个“从众”的举动却让袁祉祯的数学兴趣“涌现”出来。
“刚开始在20人左右的兴趣班,完全没有压力,课程都是启发式内容。”在数字的游戏中,袁祉祯很快乐,因此也喜欢上了数学,小学阶段便陆续在希望杯、华杯赛等赛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令袁祉祯没想到的是,父母对他的奥数之路没有任何“剧本”规划,连他自己也处于迷茫的状态。
刚上初二不久,袁祉祯在奥数培训班老师的建议下,和初三的学生一同去参加武钢三中的提前自主招生考试。袁祉祯想得很简单,“反正明年也要参加,就去尝试、熟悉一下”。
结果,100分的数学卷子,他只错了一道填空题,由此提前一年进入武钢三中的竞赛班就读。
初中没有超前学习的袁祉祯,高一刚进校时,在竞赛班的学生里并不“显眼”。但渐渐地,他的数学天赋显露了:高一进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湖北省队,成功获得北大、清华的“一本约”,高二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
数学竞赛的每一场考试都是一场淘汰赛。
从去年9月省队选拔联赛,11月国家集训队选拔,到今年3月底选出国家队的最终6人,袁祉祯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考试上,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不是一个越到后面越努力的长跑,而是每一天都有一场长跑,必须拼到底,每天都要是最努力的状态。”
在袁祉祯的家里,数学竞赛辅导书有40多本。但他直言,真正做了的加起来只有10来本。因为学校的题量很大,考试训练强度已经足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有针对性地挑选自己薄弱的板块训练。
他认为,做题不能只在乎数量,而应该考虑速度和质量。为适应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时间短、题量大又需要检查防止出错的情况,他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疯狂刷会做的题目,自己做得慢的地方再多刷一点。
不过,袁祉祯最喜欢的还是钻研难题。
“学习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袁祉祯说,向难题挑战的过程,也是挑战自己意志力极限的过程。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他从来不偷懒看答案,而是花了几个小时、几天时间来思考,或者把它搁置一段时间,等自己的知识储备足够了以后再去攻克它。在这个过程中,他锻炼出了强大的反应能力和独特的解题思路。
“数学竞赛这条路充满荆棘,我和我的同学对它却是真爱。”去年11月底,袁祉祯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他却并未停止对更高目标的追求:“竞赛对我来说,并不是升学跳板,而是一生的挚爱。”
摘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冠军后,袁祉祯高兴又淡定,笑着告诉记者,“一开始只是想着不要拖团队的后腿”。
一个踏实努力的“假学霸”
与平常大家熟知的的“数学天才”“竞赛学霸”相比,袁祉祯笑言自己是个“假学霸”。他在小学、初中的成绩并不突出,在求学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挫折。
初中时,袁祉祯的语文成绩在班上排名倒数二三名,曾经有一次他不加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一名,加上语文成绩后退到了年级100多名。初中时的袁祉祯将每天回家后的主要学习时间放在了语文上,平常勤于背书,但是他无奈地说:“直到高二结束,我的语文还是没开窍。”
“高一,是我高中3年中最累的一年。”在高一还没开始的暑假,袁祉祯所在的竞赛班已经将高中数学基本学完,开学后综合科目的上课速度也相当于普通班级的4倍。
这时,袁祉祯在知识接收方面出现了问题,提前上高中的他基础较弱,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自己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于是他每天回家查资料、学习到晚上11∶30,甚至12点。听课时,他更注重思考。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每天只是把老师的笔记抄下来,那会让自己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数学定理之间的逻辑联系,让袁祉祯着迷。他非常喜欢逻辑推理,强调理论要学以致用。每当看到一个新的数学定理,一般人是想着背下来,但袁祉祯觉得背下来很无趣,便会试着自己将新定理推导出来,再看是否能够运用。曾经,他花了三四天时间将威尔逊定理推导出来。
在袁祉祯的奥数教练、武钢三中老师邓晓眼中,自己这个学生“勤奋踏实”。90后邓晓第一次带竞赛班,不少学生课后不完成作业,而袁祉祯始终认真完成他的每一次作业。
与一些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习上的“学霸”不同,袁祉祯似乎更加“接地气”。他会为了追番剧在视频网站上充会员,曾深夜偷偷看动漫被家长抓住,在课下喜欢睡觉或者和同学聊游戏,也会在集训期间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
“我不会计算好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但是我的生物钟会告诉自己。”在学校里,袁祉祯按照教练的节奏进行奥数学习,自习时间练习不同板块的习题,遇到薄弱问题便加大练习量,通过各式竞赛试卷锻炼解题思维;回家后,放下白天全身心投入的奥数,学习英语或陪家人聊天。
这种状态逐渐成了袁祉祯的生活常态,已经不需要闹钟或安排来提醒他。这也让他在学习中比同龄人少了一分负担感,多了一分自律,带着一颗平常心在数学竞赛路上越走越远。
一群陪伴左右的“守护者”
在一个由办公室改造、可以放四五张桌子的小教室里,袁祉祯待了很久。从高二上学期的每天下午在小教室进行奥数培训,到后来进省队,再冲进国家集训队,他一直在小教室,“搞竞赛越到后期,人越少,自己就更孤独”。
一路走来,袁祉祯特别感谢身边一直有着一群陪伴他的守护者,也正是这群人的陪伴,让他更持之以恒地去走数学竞赛这条路,“他们都潜移默化影响着我”。
在班上同学的眼里,袁祉祯年纪小,数学天赋好,性格开朗。同学们遇到数学难题会主动找他请教。如果发现某个题目很有意思,袁祉祯就会把原题,或者改编的题目分享给班上的同学,大家一起互相交流,相处的氛围格外融洽。
尚鉴桥与袁祉祯是同一个数学小组的好朋友,经常一起讨论数学问题,由于还是邻居,两个人经常走到家门口了,还要站在门口讨论题目。
尚鉴桥善于思考、拓展思维强,袁祉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两人总是一人出题,一人解题,相互给予对方“神助攻”。在这样的切磋中,两个人的奥数竞赛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在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时,袁祉祯发现其中一道题是高一那年尚鉴桥给他出过的近乎一样的同类型题目,走出考场,两人笑得合不拢嘴。
奥数教练邓晓会根据袁祉祯的情况,将知识点按顺序进行系统整理,既不会零散教学,也不会漏掉某些知识。“这让我的奥数学习更加系统。”袁祉祯说。
袁祉祯记得,每当自己提出的某些板块比较薄弱时,邓晓立刻就会找来大量对应板块的题目对他进行针对性训练。另外,从袁祉祯的卷子上可以看到,邓晓在每个题目旁边都做了标记,每个小点都被他批注出来。
随着孩子的培训、比赛、考试逐渐增多,袁祉祯的母亲选择辞职陪伴他。“进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阶段,是每个参加竞赛选手的梦想,我就想陪着他走好这段路,不让他留遗憾,自己尽力做好后勤工作,关心他的情绪。”
袁祉祯和父母关系很好,经常一聊起天就停不下来,学校里的趣事、电视上的新闻、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生活琐事、玩了的游戏和看了的视频都会聊。
袁祉祯说,父母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从未给自己大的压力,所以自己的心态一直比较平稳。“他们不会刚开始就让我一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而是到了什么阶段再给予相应的压力、相应的目标。”
正是这种比同龄人多一点的稳定,让他初中时在唯排名论的校园里没有沮丧放弃,而是将数学兴趣延伸,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竞赛路。
最新的一次考验发生在国家集训队里。
入选时,袁祉祯全国排名第二,但是在进入后的第一场考试中就发挥欠佳。正是得益于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础,他在后面的考试中稳扎稳打,最终逆袭,成功进入代表国家出征的6人名单。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08-26/9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