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环球视野 > 正文

一所学校八名学生放弃报考北大清华不值得大惊小怪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19 09:33:11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考上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是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安徽亳州第一中学的八名学生却集体放弃了报考北大清华,着实让人惊异。

 
据报道,今年高考成绩发榜时,这八人的成绩全都超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放弃报考两校。如张金宇同学,高考分数683分,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但他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原来,他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但由于清华计算机专业在安徽省只招五名学生,以张金宇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他对其他专业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放弃北大清华,在现实环境中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但是,随着学生有自己更加明确的专业兴趣,并且懂得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评价高中办学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北清率,即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这一考核指标,不仅导致学校办学就盯着“尖子生”,在中考招生中“掐尖”,而且,也导致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灌输只有考上北大清华才能成为“拔尖人才”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一所学校有八名可以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放弃填报,就显得特别罕见。
 
从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尊重学生的选择看,这才是高中教育的进步。首先,学生不再盲目地追逐名校,而是有自己的想法,这说明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在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不重视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其次,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而非把学校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事实上,近年来媒体一直有报道,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高考分数出来后,一致做学生的工作,要求学生从地方和学校的声誉、自己家族荣誉出发,报考北大清华。该校校长称,“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社会习惯了“帮助”学生填报志愿,把此视为正常,但这是不正常的。
 
唯北大、清华是尊,是名校情结的极致,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总体看来,当前高分学生放弃北大清华的还是少数,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会成为新闻。而且,就是放弃北大清华,选择的也是差不多的名校,这本身不值得大惊小怪。一所学校八名学生放弃北大清华,是偶尔的例外,还是有什么其他情况,以及是否在今后会带动更多学校重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根据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有待继续观察。
 
但无论如何,要让一个地方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以及提高学生对大学、专业的满意度,我国地方教育部门不能再给学校下达升学率任务,以急功近利的升学指标考核高中办学。同时,我国基础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探索自我,这样才能摆脱唯升学论,引导学生不再把升学作为求学的终极目标,而是发展学业的新的起点。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08-19/9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