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美国旧金山联储执行副总裁Glenn Rudebusch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气候变化破坏基础设施、造成农作物减产、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银行潜在的贷款损失,甚至可能酿成金融危机。ppp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今年欧洲的酷暑将气候变化议题再度推向高潮。气候科学家称,过去两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可能使7月成为今年全球最热的月份。
近年来,因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日趋频繁,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如今,对于气候异常的讨论早已不仅限于气象学范畴,其正在引发对资本市场的严重挑战。
欧洲央行曾在其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中指出,气候风险可能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当市场没有将气候风险正确定价时,它可能影响金融稳定。
另有数据显示,人类对气候变化的不作为使全球每年面临2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造成的永久性经济损失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4倍。
因此,将气候因素加入经济发展的主要考量指标已迫在眉睫。
异常气候威胁金融系统
根据瑞士Crowther实验室创建的全球数据地图,到2050年,纽约原本寒冷的冬季将如弗吉尼亚海滩一样温暖;阴冷的伦敦将像巴塞罗那一样炎热干燥;潮湿的西雅图会出现旧金山的干燥气候……
对于上个月席卷欧洲的热浪,伦敦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国家分析主管约翰·弗格森(John Ferguson)表示,“极端热浪使欧洲经济放缓。”
“酷暑天气增加工作难度,它可能减缓经济活动。”弗格森的研究表明,极端天气,如狂风暴雨、洪水泛滥以及热浪等,使一些欧洲经济体每年损失高达2%的GDP,价值超过数百亿美元。
咨询公司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表示,气候变化可能会在2100年对全球经济造成69万亿美元的损失。
但扭转气候变化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IMF《金融与发展》季刊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称,减缓气候变化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全球能源系统,包括通过采用财政手段使能源价格更好地反映环境成本,以及促进更清洁的技术发展。适应气候变化要求加大投资,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沿海地区提高供水系统和防洪方面的能力。
更严重的是,贫穷国家饱受气候变化的冲击,却无力还击。因为这些国家在支出方面的需求已经非常巨大,并且找到对抗气候变化所需的资源空间也很有限。
气候变化更大的风险还在于对金融系统的威胁。
多国央行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于金融系统造成的风险。全球主要央行警告,气候变化加上管理不善的低碳转型,有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突然暴跌并摧毁金融体系。
根据估算,仅由化石燃料一项而带来的气候相关损失就可能达到1万亿至4万亿美元,如果考虑更广泛的行业,这一数字可能高达20万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五大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成员Rostin Behnam也警告称,气候变化引发的金融风险与抵押贷款危机或堪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因为如果气候变化引发更多不稳定且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将导致大型金融产品供应商无法及时将风险转移到其投资组合之外的情况。
而Behnam并不是第一个提醒注意气候变化带来市场风险的金融监管机构人士。
201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底线风险。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在其财务披露中指出,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水资源短缺对其生产链和盈利能力构成风险;一些保险公司也发布报告,指出该行业面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风险。
今年1月,加州电力供应商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宣布破产,同时面临与火灾相关的数十亿美元的责任成本。专家表示,这是气候变化造成更广泛经济损失的早期指标。
同月,英格兰银行表示,计划将气候变化纳入其“世界末日情景”压力测试,该银行正在努力确保其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重大金融冲击。
4月,全球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发现电力公用事业股票的投资者在极端天气下迅速卖出,引发了市场波动。
《华尔街日报》指出,近期,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大金融风险是旨在减少碳排放的新法律。正如英国央行行长卡尼所说,这可能导致数千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产毫无价值,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产生连锁反应。各国政府在降低碳排放的努力中必然涉及到大量资本的重新配置,无法适应“新世界”的公司和行业将不复存在。
“绿色QE”效用存疑
由气候变化引发的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升级。世界银行和全球各主要央行均注意到了这一风险,并已经开始了行动,包括呼吁各机构运营融入气候风险、减少对碳密集型活动的投资,推广绿色融资形式等。
世界银行在2008年时就曾发行绿色债券,目的在于为具有积极的环境效益或气候变化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其发行的全球首只绿色债券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后来协调制定绿色债券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世界银行已面向全球机构和散户投资者以20个币种发行了近150只绿色债券,累计筹集了130亿美元资金。
对于绿色债券的作用,世界银行在一篇名为《绿色债券十年记: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性绘制蓝图》的文章中表示:绿色债券提升了人们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认知程度,展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流动性工具,在不失财务收益的情况下支持气候智慧型投资项目,也凸显了固定收益类投资的社会价值以及更加重视透明度的必要性。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央行已经在管理气候风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在2017年12月举行的巴黎“一个地球峰会”上,8家央行及监管机构建立了央行和金融系统绿色监管体系网络(NGFS)。这一组织以关注气候为重点。到目前,NGFS已发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42个成员和8个观察员,代表5个大陆。此外,主要央行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引入绿色标准、鼓励绿色融资等方面也都有所表现。
当地时间7月14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的署名信件。在这封名为《气候变化:对银行形成的金融风险(Climate Change:A Financial Risk for Banks)》的信中提示,NGFS将气候变化视为金融风险的来源。
维勒鲁瓦还在信中指出,“在法国银行的金融稳定评估中,我曾提出,央行应该考虑气候变化对抵押品的影响。我还补充说,要深入了解这些潜在影响,需要开发方法来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今年4月,维勒鲁瓦还与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英国央行网站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决策者和金融部门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为平稳过渡到低碳经济贡献力量:首先,央行和企业应该将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监测纳入到日常监管工作、金融稳定监控和董事会风险管理体系中去;其次,央行应以身作则,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自身投资组合管理;再次,弥合不同部门的数据差距,加强风险评估;最后,金融领域应开展更多合作,共享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知识。
瑞银资产管理公司研究表明,各地央行须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保障其关键优先事项。
而此前,维勒鲁瓦就曾提出,欧洲央行可以给予绿色债券优于其他资产的待遇,将贷款力量用于抗击全球变暖。在对抵押品进行评估时,应考虑环境评分和信用评级。
不过,他同时指出,自己“严重质疑‘绿色QE’的想法”。“一些人认为中央银行可以资助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公共项目,但其购买债券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非常值得怀疑,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不大会考虑给予‘绿色QE’优先待遇”。
所谓“绿色QE”,是指倡导各国央行购买公司或政府发行的资助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任何其他类型的环保投资项目的债券。这些购买行为可以降低绿色项目的借贷成本,帮助企业和政府进行绿色投资,以减少碳排放。
然而,“绿色QE”能否真的减缓气候变化,至今尚无定论。但到目前为止,欧洲央行与维勒鲁瓦的态度一致,拒绝直接使用货币政策支持绿色金融,不接受使用量化宽松政策增持绿色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