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金融资讯 > 正文

川渝齐聚 共话课程建设 ——记川渝同行来我园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消费商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17 18:06:54

 继“川渝对话——学前教育交流合作推进会”后。2019年4月17日一早,迎着暖暖晨阳,90多名来自成都的园长和同行共聚我园,共话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qqq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此次交流活动包括我园教师课程故事分享和园所自由参观两个板块。
http://www.dashoubi.org/gongyi/zonghe/jrzx/2019-04-17/77554.html
首先,杨再慧园长致欢迎词,向大家介绍了我园的基本情况,与大家分享交流了我园课程建设的历程。
 
 
“活和”课程从2014年在我园萌芽到如今的生根发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上而下,从里至外的创生、突破和蜕变的过程。
 
我们通过解决课程观念,浓缩课程要点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找准课程突破,落实课程制度让课程观念落地;通过反思课程问题优化课程推进。逐渐从课程实施者向课程建设者转变。
 
杨园长说,办园25年以来,我园始终做到儿童本位、质量强园、课程引领三个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良性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接着,我园的三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课程故事,展现了我园“活和”课程的真实缩影。
 
课程故事分享
 
廖老师——《万里长城诞生记》
 
廖老师分享了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利用废旧材料,以游戏问题为生长点,促进建构经验不断发展和提升的故事。
 
故事里,我们目睹了通过老师的问题锁定,促进幼儿不断丰富搭建经验,冲破瓶颈,从单一物体建构向主题物体建构跨越。
 
故事里,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现实问题导向中,不断解决问题,引发深度学习。
 
课程故事
 
曲老师——《一根绳子的力量》
 
我们一直坚信,儿童是具有内在活力,充满灵性的,是主动的学习者。而曲老师通过一个数学活动,探讨了教师如何有效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主动学习。
 
整个故事体现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强大能力,以及老师如何关注幼儿的“真兴趣”,抓住“学习机会”,从而引发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不断扩展和提升经验。
 
刘老师——《果皮的第二次“生命”》
 
在刘老师的故事中,主角除了好奇的孩子,还有充满秘密的果皮。正是孩子们善于观察和眼睛和老师善于引导的意识,让生活中不起眼的物体成为持续探索和观察的对象,让原本粗浅无奇的生活常识幻变出深刻的科学知识。
 
这也是我们源于生活,依托活动,激发活力,最终改变我们生活的课程价值追求。
 
三位老师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我园课程建设的样态,引起了在场同行的高度认同,时而响起热烈的掌声。
 
同行们这么说……
 
“没有想到贵园朴实无华的外表下竟然‘藏’着这么高品质的课程和教育质量。”
 
“今天我们真是不仅来的早,还来得很值啊!”
 
“这样的课程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儿童的形象,真好!”
 
在赞许声中,同行们带着更多的期许投入到自由参观的行程中,她们时而讨论,时而弯腰“研究”,时而拿起学习材料探索起来。
 
整整一上午的交流活动圆满结束了,然而川渝两地学前教育的交流还在不断持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成长,相互学习,共同朝着品质办园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