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呈子•劫秧子•进卤亢子
我之遭绑,并不是一桩个人事件;这个话题对津沽历史,颇有些关系。从道理讲,不是不妨一写,而是应该一写,必须一写。但是若一写时,便生顾虑:一是事情首尾太繁;二是怕人家说是给自家“贴金”;三是怕“关系复杂”,虽已事过数十年,说不定还会由此得罪了谁,找来麻烦。三怕当头,文章怎么会好得了?但如今读者非要我写写不可。我只好将三怕暂且收起来,试巴试巴看如何。
古经书上有两句话:“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又《史记》荆轲传上说:“智深勇沉”。这两个典故,总使我心头上涌起无限的思绪和感叹。
早年间,南郊一带流行着四句口头语:“×沽出匪,×沽窝匪,××沽养匪──咸水沽抗匪。”此虽陈言往事,而那一方的老党员干部,如今也有知悉的了。我这个咸水沽人,满腹的话言,提起这些,真不知由哪儿写起才最为得体,最不讨厌。
从津南郊小站往南,有一股绑票匪活动于那一带地方,无人敢惹;海下诸村镇,望风纳款,因为他们的“眼线”遍布于各村内,里外勾连,信息最灵敏。所谓“纳款”,倒语妙双关:各村害怕遭劫,都“自愿”筹款,按时由眼线交与票匪,眼线也得“分红”,自不待言。这中间,唯独咸水沽是“死角”,一文不名,也不“应酬”,死硬得出奇。咸水沽有何神力可恃?早晚要有个“好瞧的”等着呢!──好心的为捏一把汗,坏心的是坐山观“虎”斗。
咸水沽实际是个交通枢纽点,海河老湾畔的一个商业镇,其街长三里有余,沿街两侧,商店栉比,十分兴盛。镇中的一切公共花费,皆是这些商号负担,居民不过是“象征性”的,占比例很小,而且真正的富户也极少。因此,商家对地方事务的发言权与干预权是头等的,也是能服人的。──不幸,先父后来被群众推选,当上了商会会长,种下了祸根。
先父本是个老书生,没有人情世故的经验与才能,为何却被推选?说起历史来,也着实有趣:我上小学那时代,各乡镇试行“普选”,当地人每个都有权投票。这时,咸水沽的著名劣绅李某等,遂乘机作弊,买通一批投票人,都“选”他。因为他是绑匪的眼线,这下子商号群众哗然,引起公愤,告到了官府,官府无奈,推翻了原案,重选!这下子,群情高涨,热烈已极,真个举行了重选──可这重选,却就是我挨绑的“根本缘由”!
先父一生从不曾、也不会办“公事”,这回为何硬是给打鸭上了架?说也简单,就是看上他三点:一是清廉,一尘不染;二是正直,不会给私党亲朋谋利,大公无私;三是绝不通匪,反对劣绅的行为。正是以此为始,他的艰难的处境,沉重的担子,就再难推脱卸肩了。
我从作小学生起,有一个“课外作业”,就是要给父亲抄写“呈文”。因为和天津县官府打交道,都得递“呈子”。呈子是纸店印制的“白摺”,无行无格,而必须用小楷“恭”书才行,这活计就落到我头上。一个小孩童,心头留下的最深的印记是父亲的苦衷与为公为民的正气,不畏任何强梁势力。“呈子”的内容总离不开两大类:一是危局难支,托病辞职;一是驳拒官方对地方加来的各种样式的摊派和苛索。
官府对父亲辞呈的回批,总是说:环顾该乡,别无人选,尚望勉为其难、毋庸引退等语。但到了我小学快毕业时,我写“呈子”的主题内容有了重要变化:一请兵,二“具结”。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须容我濡一濡笔,为君再写──
原来,本地练有“保卫团”,个个是好样的,有步枪,还有二十九军抗日式的大刀,红布刀穗,背在背后,非常威武。后来绑匪动“真格的”了,每夜来围攻,这些卫士没有一个失职或败退的。但日久天长,形势严峻得很,独力苦支,便有岌岌可危之感了,于是万不得已,商民万众,合请二十九军给以援助。这种紧急求助的恳挚的“呈文”,我也代抄了很多。
提起那围攻,可真是惊心动魄!那时我虽值小学快要毕业之年,但久叹学运坎坷,经常“逃难”──逃的是败兵(军阀混战时期,败兵流窜横行,如虎如狼),逃土匪,也不知多少次了。这回到了围攻之日了,可真吓人:那时每晚天刚刚“擦黑”,战斗就开始了,总是一枪领头,那一声长啸,划破死寂的夜空,然后,枪声越来越密,就像爆豆儿的锅,万声齐发!匪徒的“叫阵”和“喝彩”(说对方“好枪”!)之声,就近在咫尺──像在房后头!这样“前线”式的激战,总要持续到大半夜,方才盼到渐渐止息:匪攻已退。人们相互苦笑着说:“不容易呀──又活过一夜来!”
试想,一个孤立无援、只凭正气和意志来抗匪到底的乡镇,其实力能“熬”到多久呢?
每夜都面临“城陷”的一个危村,计无所出,于是大家合计,向二十九军求援,请派驻军。
雪片似的呈子,告急的呼声,打动了军方,可军方也低估了“形势”──终于派来了一排士兵。
商民的吁请,打动了二十九军,真的派来了一个排。大家欢欣鼓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