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端午节就是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屈原,其实并非如此。有学者认为,只是到了魏晋时期,端午节才与屈原联系在一起,早期的端午节形式重在卫生防疫。
端午节早则在初夏,如果在端午节前有闰月的话,则应该是盛夏了。此时节多雨潮湿,蚊虫滋生,传染病高发。所以古人认为,每到这个时候,人往往会闹一场大病。故古人称五月为“毒月”或“恶月”;五月五则称“毒日”或“恶日”。古人把五视为阳数,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两个阳数重合,被称为“极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阳气极盛的日子,认为不吉利。因而想尽各种办法,以化解这种不吉利,化“毒月”“毒日”为“喜月”“喜日”。这种情况延续了千余年,直到唐代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佳节来看待。在此之前,古人用来化解“毒月”“毒日”的方法主要包括:
悬挂。即端午节在门框上插艾叶。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功效。有的人还用红布或红纸剪成小葫芦,与艾叶捆在一起挂在门上,取其避邪之意。有的则在门框上悬挂菖蒲。菖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功能,主治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等。插艾叶,挂菖蒲可以起到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的作用。后来悬挂物又增加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石榴花有止血、正血功能,可主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等,大蒜则具有杀菌作用,均与驱虫防病有关。此外,天津还有在门上贴五雷天师爷画像的,有避邪之意。
佩戴。包括系五彩线、戴红肚兜、荷包(香包、香囊)和老虎褡裢等。在传统习俗中,端午节当天早晨必须给小孩打好一条五彩丝络,系在手腕、脚腕上。《荆楚岁时记》上说:“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五彩丝络又称长命缕、续命缕等。据说系五彩线的小孩可以避开蛇蝎毒虫的侵害。有的还在端午节这天给儿童戴老虎帽、穿老虎鞋、戴绣有老虎的兜肚等。老虎是百兽之王,可避邪保护儿童。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包(荷包、香囊)内装多种香料和中药,可以驱瘟避邪,保佑平安。至于老虎褡裢,是香包的另外一种形式。《燕京岁时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背。”“虎者阳物……能噬食鬼魅……亦避恶。”
饮酒。包括饮雄黄酒、屠苏酒、菊花酒、菖蒲酒和朱砂酒等。有这样一个传说:屈原投江后,为了不让鱼虾和蛟龙吞食其尸体,一个老医师把雄黄酒倒进江里,水面很快浮起了蛟龙身。百姓将蛟龙抽筋剥皮,将龙筋缠在孩子手腕和脖子上,并用雄黄酒抹七窍。这个习俗流传后世,不仅用雄黄酒给孩子涂身以避邪,还用其泼洒房间以消毒。人们发现雄黄酒有驱邪解毒的功效后,开始喝雄黄酒。端午饮屠苏酒是因为屠苏属于一种中药,有吐故纳新功效。菊花酒有祛暑功效。除以上几种酒外,过去端午节也有饮用菖蒲酒和朱砂酒,其作用与上述酒类似。
饮食。在粽子盛行之前,京津地区喜吃“五毒饼”。所谓“五毒”是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和蛇,古代人们却把这些当成害虫,把它们的形象刻在点心上(五毒饼),并吃掉以解心头之恨。五毒饼和端午节“恶月”“恶日”之说与时令特色相关,其以毒攻毒的概念和端午“五毒”之说相互呼应。端午除了吃五毒饼,古人们还有食葱头、樱桃、桑葚的习俗。
沐浴。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用佩兰洗浴。据推断,佩兰可能是一种具有药用作用的香料,放入水中煮沸后,用这种汤洗浴可以防病。
据专家介绍,早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可见,上述诸种习俗早在吃粽子、赛龙舟之前,即已存在于端午节。纵观这些习俗,无不与驱邪、祛病防灾有关。因此有些专家把端午节称为“卫生防疫节”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专家还认为,所谓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只是由于人们对屈原的高尚节操、伟大人格和爱国情怀的认同,屈原与端午节之间构成了某种互动关系,而端午节也因屈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