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南宋末年,元军挥兵南下,眼看就要打到都城临安。消息传来,南宋皇宫里已经一片混乱。FFF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太后,听说元人就要打过来了,您赶紧避一避吧。”
“那些平日里满嘴报国的官员们呢?快召见他们来商量个对策!”
“太后,满朝官员都跑了,今天早朝就只剩下了六个。咱们也赶紧跑吧!”
“什么!这些士大夫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都用到哪儿去了?国家危亡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他们还有什么脸面见人?死后又有什么脸见先帝?”
遇到元军南下,还没打到都城,满朝的士大夫先跑了个没影,这就是南宋的真实场景。不过近些年兴起了另外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南宋经济文化十分繁荣,皇帝中出了几位中兴之主,朝堂上也是人才辈出。那么,真实的南宋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南宋皇帝究竟是励精图治还是昏庸无能?“岁币”到底是偏安一隅的真实写照,还是以很小的代价换来平安?南宋的百姓到底是和平安定还是苦不堪言呢?李夫子今天和您聊聊虚假繁荣背后的真实南宋。
不着调的南宋皇帝
说到南宋,想必大部分小伙伴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偏安一隅,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近些年来也有人给南宋贴金,把南宋夸的是天花乱坠,那么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咱们先看看南宋的皇帝,去年有一部火遍银屏的家庭剧叫《都挺好》,其中整天向儿女提各种不合理要求,把全家闹得鸡飞狗跳的老爹苏大强,把好多观众气的是咬牙切齿。如果要李夫子说,苏大强和一位南宋皇帝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皇帝是谁?他就是宋高宗赵构,也就是听信秦桧坑了岳飞的那位。
在办了杀害岳飞的糊涂事之后,这位靠称臣坐稳江山的皇帝也继续着他的“作精”生涯,首先就是私生活问题。有过不少史料都大肆渲染宋高宗生活节俭,但却被实锤打了脸。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时候,宋高宗自己的小金库每年收入是200万贯钱,等到南宋差不多安定下来了,他更是狮子大开口,每年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多达3000万贯。而当时一户中产家庭的全部积蓄只有1000贯左右,大家看看这个对比就能明白,说宋高宗生活节俭都是给他脸上贴金了,而且在揽钱这个问题上,他也不惜自己打自己的脸。
比如说《宋史》中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绍兴26年的时候,宋高宗许下一个美好的诺言,说只要湖南地区的百姓愿意垦荒,就给他们免税10年,老百姓一听高兴坏了,都积极的开垦荒地,谁知道才过了两年,好不容易开垦出一点荒地,有了收成,宋高宗立刻把脸一变,开始玩命的向当地百姓征税。和要脸比起来,要钱还是更重要的。除了强制百姓掏腰包,宋高宗甚至盯上了各地运送粪便的船只,从运粪的船身上该怎么捞钱呢?宋高宗要求所有运粪船都必须统一购买旗帜,这些买旗子的钱当然还是进了宋高宗自己的腰包。宋高宗揽了这么多钱,要说用在正当的地方还行,可实际上呢?咱们就来看看关系到南宋生死存亡的国防问题。
在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之后的十多年里,在宋高宗的治理下,南宋军队的战斗力跌了个稀里哗啦,就连皇帝的精锐亲军人员编制都在逐渐减少,战争所必需的弓弩武器更是大量损坏。基本上一个部队如果能够两个弓箭手合用一张弓,那都是顶级的配置了。看到这大家应该也就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金国撕毁和平协议之后,疯狂南下的时候,南宋军队被打了个落花流水了吧。按说都火烧眉毛了,宋高宗总该掏出点自己的小金库,补充一下战备了,结果这位一听说金兵打过来了,立刻让兵部侍郎准备跑路,什么江山社稷、国家安危一概不管。
不干正事的南宋士大夫
说完了皇帝,咱们再说说南宋的高官,当时的南宋士大夫有一个风气,那就是公款吃喝。在这李夫子插一句,其实宋代的宴会饮食已经成为了一项独特的文化。到了南宋时期,烹饪技艺更是迅速成熟,餐饮品种多的那叫人眼花缭乱。不过真要是放在南宋年间,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他们大多出现在士大夫的饭桌上,而且往往还不用他们掏腰包。宋代一向重文轻武,对公务员待遇极好。大家别看南宋偏安一隅,但这恩养士大夫的传统可没丢。而且各位高官的灰色收入也是一家赛一家的多,吃公款的风气更是迅速反超了北宋。
有史料记载,平江知府和他的同僚用公款吃喝,一顿饭就要花上上千贯钱。对于这种歪风邪气,南宋朝廷也是十分恼火。特别是到了宋宁宗年间,就曾经多次严打公款吃喝,但是毫无成效,反而越打越火热。就说当时的成都地方官一顿公款宴花费就在3000贯钱以上。在南京地区这个数还要翻上一番。到了南宋亡国前夕,这帮官僚更加变本加厉,几乎一顿饭就要花掉相当于十家百姓的积蓄。南宋士大夫还有一项行为比公款吃喝更加过分,这又是什么呢?南宋开国之后,设立了一项新的制度,叫“轮对”!临安的官员们轮流每天派一个面见皇帝,说一说对朝政的各种意见,结果,就是因为这个,让满朝士大夫炸了锅,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天轮对恰好轮到“黄震”,黄震是南宋末年一个大学问家,而且不畏权贵,性情耿直,他就抓住这次轮对的机会,站在皇帝面前张嘴就是一顿骂,一条条直指南宋当下的弊病,包括“财政入不敷出、军队战斗力低下、百姓水深火热……”等等一系列的老毛病,还加了一条新的“士大夫无耻”。这一条让南宋朝堂炸了锅,咱们前面也说过了,宋朝对公务员待遇极好,在把南宋夸得天花乱坠的人眼里,朝堂上精英辈出,可是在黄震的眼里,南宋的这些精英们其实都是些无耻之徒,从某种意义上说黄震也确实没骂错。其实在比他早近百年的时候,就有人痛骂南宋这群号称清明的士大夫们,根本就是没有实际工作能力,一天到晚就知道揽钱、公款吃喝以及互相蒙骗。即便如此,这段时间还是被称为南宋的鼎盛时期。
到了黄震生活的年代,士大夫光吃饭不干活的行为更加严重。更不要脸的是南宋朝堂上几乎公开的买官卖官,就说负责监察地方官的通判,早年一个通判的官位,要钱2000贯,到了黄震生活的时代,这个职位要钱10万贯,其他的各种大小官职也都是明码标价,满朝文武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这种火热的买卖。大家想想,官职都是买来的,官员的质量能好吗?他们当了官之后能干活吗?也难怪把黄震气得破口大骂了。不过黄震怒骂之后也没给混乱的南宋朝堂带来一点缓解,反而是捅了马蜂窝,他遭到了士大夫的纷纷驳斥,被连降了三级,这事才算消停。
南宋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很多人都说南宋不仅官员日子过得好,百姓的日子也很安康,生活特小资,事实真是这样吗?南宋的百姓究竟生活过得怎么样?咱们还得从“宋金议和”说起。大家都知道,南宋自从和金国和议之后,光银子每年就得给金国二三十万。不过在这件事上也常常有人贴金,说南宋议和,别看屈辱,实际上那点银子只是每年收入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就当是随便花点钱买一个平安,没有战争还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可实际上,生活在所谓和平年代里的南宋百姓却给这些人来了个啪啪打脸!议和之后的南宋百姓其实负担比宋金战争时期还要重,这是为什么呢?
商品经济发达的南宋也抵不过人性的贪婪
咱们先来看看南宋和金国的第1个和议,“要求南宋每年要给金国交银子25万两,”大家都知道,这时候的南宋已经丢了北方的半壁江山,这些地方里就有不少重要的产银地。而这时候南宋每年的银矿的开采数量基本上只有16万两,这两个数字一对比,不用李夫子说,小伙伴大概就看出来,别说有富裕留着自己用了,这点白银光给金国都不够,那可怎么办呢?好在这个时候南宋多了一条来钱的路子,什么呢?“外贸”。大约从这个时期起,南宋开始了大规模的进出口贸易,把瓷器卖到海外,再从日本等地区进口白银,有些小伙伴可能有印象。前几年在广东的台山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初期的沉船,这就是著名的“南海一号”。船上装载有大量的瓷器,全都是当初准备卖到南洋地区的货物。
兴旺的海外贸易带来了一项好处,就是南宋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朝廷励精图治,攒上几年钱,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可就不只是幻想了。只可惜就如同咱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些,虽然国家有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可是架不住各种皇帝和士大夫的各种盘剥,到最后国家的钱都进了个人的腰包,该花钱的地方则是经常面临亏空。要不南宋几次北伐为啥都以失败告终呢?
南宋的真实内幕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看懂了。南宋皇帝昏庸无能,士大夫不干正事,百姓生活不易,根本就不是那种欣欣向荣、一片安定的景象,国家只不过是勉强支撑而已。一片祥和、盛世太平,大多存在于文人墨客、士大夫的笔下,这种虚假繁荣的画面固然可以名垂青史,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同样名垂青史的自然也包括一个王朝最终的结局。http://www.dashoubi.org/news/zxzx/2020-06-22/135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