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问津诗事之二 丁履恒酬李如枚重修书院 杜鱼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6-03 23:58:27
李如枚,字怡庵,汉军人。嘉庆间任长芦盐政,培养人才亦极优渥,生童肄业书院者,于常例膏奖外,益以廉俸,鼓舞振兴,文风蔚起。后以事逮京,士子泣送之。
 
此是《续天津县志》对“名宦”李如枚的记载。李是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为宁寿宫郎中,嘉庆九年(1804)以京察保送一等,旨准加一级并交军机处记名,同年出任淮关监督,嘉庆十一年(1806)初擢长芦盐运使。李在天津的政绩,就是捐献俸廉银两,额外奖励书院生童。时天津有问津和三取两家书院,开支均由长芦盐税支给,因此运使的关照,自会提升书院地位,提振津门文风。
 
李如枚培养人才有项重要举措,就是重新修葺书院,可惜天津方志尽皆阙载。李迁官天津当年,学者丁履恒(1770—1832)也客游沽上,主三取书院讲席。丁字若士,江苏武进人。除诗文外还长于经学,以不持汉宋门户驰誉,著有《春秋公羊例》《元诗名物志》《说文形声类篇》等。丁氏来津是否与李有关,因无资料不好妄测,但其《思贤阁诗集》与李唱和之作不少,可知宾主甚为相得。李重修书院的事就记于诗集之中。
 
《思贤阁诗集》卷四《雪鸿存草》有《和怡庵鹾使重修问津书院告成赋示诸生原韵》二首:“黍谷初回大地春,鳣堂轮奂一时新。争迎使节辉横舍,应奏文星聚析津。自有金镕资大冶,得归珊网便奇珍。公庭桃李多新植,佳士欣看喻积薪。”“拾级重登大雅堂,珠玑拂拭总生光。龙门声价增应倍,鹿洞遗规泽孔长。却喜绿槐留旧荫,佇看青桂发新香。东郊多士殷勤望,屈指还期春日阳。”诗为嘉庆丁卯(1807)开篇,可知重修问津书院竣事于年初。题目所云怡庵鹾使即李如枚。诗附小注云:“余主三取书院,在东门外直沽河上,将依次鼎新。”看来李还有修葺三取书院打算,因其位于当时河东,故诗有“东郊多士殷勤望”之期待。该年乡试之后,李招待应试士子,丁作为三取书院主讲与宴,又作《怡庵鹾使重举宾兴叠丁卯年赋示两院诸生原韵奉和二律》,有句“登龙声价许争求”“日下从夸壮丽乡”云云,说的都是客气话。
 
问津书院成于乾隆十七年(1752),史有明载的重修有两次,分别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嘉庆六年(1801),李如枚嘉庆十一年(1806)莅津未久,当即启动第三次重修。如此密集的修缮,除表明官商两界重视教育,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则不得而知。
 
李如枚重修书院很得天津士心,史载他“后以事逮京,士子泣送之”。事情发生在嘉庆十三年(1808),去官缘由说得模糊,是因该“事”颇不光彩。查《清实录》可知,这年国舅盛住承办陵寝工程贪案事发,涉及白银近十万两之巨,然此时盛住已亡,嘉庆就撒火到相关人员身上,李因“冒销官项分肥入己”(接了盛住所给回扣),当年六月被解进京,初判秋后处决,后来折腾到年底,加恩发往盛京。
 
李如枚所著《怡庵诗草》未见,《晚晴簃诗汇》有其《古北口晓行》云:“千尺雄关拱蓟门,曈昽晓日映长垣。双扉不锁滩头水,绕郭年年碧涨痕。”颇为清新可诵,咏的虽是北京密云,但也及于天津蓟州,因此录在这里。
 
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20-06-03/13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