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15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泸溪县委县政府、湘西州文联联合主办的“沈从文与泸溪·浦市”大型文化考察交流研讨会在湘西泸溪县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等全国各地的40多位沈从文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全省各地60多名知名作家与文学青年参加了本次活动。
泸溪山水风光秀丽,民俗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国盘瓠文化的发祥地,“东方戏曲活化石”辰河高腔目连戏的保留地,屈原流放期间的栖住地,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为沈从文生前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和素材。浦市古镇在历史上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水运发达,商业繁荣。沈从文与浦市古镇渊源深厚,每次离家或返乡,浦市古镇都是必经之地。今年是沈从文逝世30周年,为从沈从文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挖掘出他与泸溪、浦市的历史渊源关系,提高浦市古镇的知名度与文化品位,推动浦市古镇旅游与泸溪县全域旅游发展,有关单位特举办了此次大型文化考察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10月14日,40多位沈从文研究专家学者云集泸溪浦市,寻觅先生足迹,重走沅水之路,开展实地考察,进行深入研讨。
当天上午,专家学者们从白沙码头分乘两艘木船,如沈从文当年那样,逆沅江而上,沿江考察参观十里画壁景观。沅江水面开阔,风平浪静,沿岸的马嘴岩、箱子岩、辛女岩等鬼斧神工,壁立千仞,异常壮观,沈从文曾为这里留下多篇笔墨。他在《箱子岩》中写道:“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为一个五彩屏障。石壁半腰约百米高的石缝中,有古代巢居者的遗迹,石罅隙间横横的悬撑起无数巨大横梁,暗红色长方形大木柜尚依然好好的搁在木梁上……”一路上,专家学者对奇山秀水赞不绝口,热烈地讨论沈从文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凌宇说:“重走沈从文之路,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随后,专家学者们来到浦市古镇。沈从文对浦市有着深厚的情谊,他在作品中赞美古镇之美:“河面既异常宽平,码头又干净整齐。街市尽头为一长潭,河上游是一小滩,每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被落日余晖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摇船人泊船近岸以前,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浮荡在黄昏景色中的催橹歌声,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充满欢欣热情的歌声!”专家学者在万寿宫观看了沈从文所熟悉的辰河高腔后,来到李家书院,为“从文研究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基地内藏有大量关于沈从文的珍贵史料,对于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当天下午,“沈从文与泸溪·浦市”大型文化考察交流研讨会在浦市古镇举行。凌宇教授全程主持了学术研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何锡章、北京大学教授高远东、西南大学教授何圣伦、中山大学教授刘卫国、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学勇、马来西亚南方大学邱苑妮博士等21位国内外沈从文研究专家先后发言(详见链接),纷纷就沈从文与鲁迅之比较、沈从文笔下的泸溪文化古迹、沈从文和浦市龙舟、浦市与屈原和沈从文的乡愁源起及泸溪旅游如何开发和利用沈从文品牌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沈从文走出湘西,走向世界,泸溪和浦市是必经之路。这条路既是他生命行走之路,也是精神行走之路。他与泸溪浦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众多的文本关联,挖掘、弘扬沈从文文化精神,开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定大有可为。
10月15日,进行了本次研讨会的第二阶段活动,60多名省内作家追随沈从文作品,重走古驿道,参观采风,举行“沈从文文学沙龙”。
当天上午,作家们来到浦市镇古驿道路口,踏上沈从文曾多次经过的古驿道,徒步行走10公里,抵达高山坪。这段古驿道,修建于明清,是从浦市通往凤凰的要道,至今保存完整。一路上,作家们唱起湘西的山歌,重温沈从文血肉交融的生命水系,欢歌笑语,抵达浦市。
当天下午,来自全省的知名作家与文学青年在浦市古镇举行了“沈从文文学沙龙活动”,进行了“神秘湘西.古韵浦市征文大奖赛”的颁奖仪式。
本次活动湖湘文学应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