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全国五家商协会隆重召开第二届全国冷链运营大会

文章来源:今日北京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01 20:52:17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冷链物流的总体部署,推动全国冷链运营体系建设,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于2018年5月30至6月1日在山西太原并州饭店,以“新冷链、新模式、新发展”为主题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冷链运营大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二司负责人党倩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出席大会并分别发表主旨讲话,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原司长向欣出席大会并接受全国五家商协会的聘请、出任全国冷链运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五家商协会冷链运营体系建设联席会议联席主席、五家商协会负责人沈绍基、何新天、田全海、戴中久、鲁芳校共同主持召开大会。
 
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监管平台项目组首席专家江波到会发表主旨演讲。山西省商务厅厅长韩春霖在会前看望参会代表,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郎宝山到会致词。全国冷链物流与肉食、水产、果品、蔬菜、商超等生产流通领域的近百家龙头企业负责人出席30日的全国冷链行业企业家峰会,并共同发表《峰会宣言》,全国五家商协会会员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代表近800人参加本次盛会。
 
房爱卿副主任首先代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于全国五家商协会联合召开本届大会、国家三大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到会布置工作,共同推动全国冷链运营体系的建设,对于相关部门与协会的担当、协作、创新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次大会的组织形式与内容非常有意义。房副主任就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发表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形势与发展阶段的判断,他概括为“四期”,即:一是由点向链的连接期,二是由低向高的提升期,三是由线向面的扩展期,四是由虚向实的转变期。
 
第二、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潜力的分析。他认为下一步这个潜力还很大,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费升级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二是产业升级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三是信息技术为冷链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四是政策环境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新的条件。他要求,大家应该充满信心,共同努力,把这个行业做好。
 
第三、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思路的一些思考。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完善冷链物流的市场机制,要建立一种机制,市场的机制,政府就是创造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主体就是市场,方法就是市场方法。比如,建立供应链的企业就比没有建立供应链的企业来推行冷链更便利;再比如,今天五家协会,三个部门共同努力完善冷链物流的市场机制,如果能往前走一小步,冷链就会向前迈一大步。二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有些网络某一个企业、某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它是社会共同努力的结局。比如,产地的预冷设施,批发市场的冷库建设,现在一个大冷库分割出租,很不利于节约成本、不利于食品安全;还有超市的冷藏设施,最后一公里的冷链配送,包括现在智能的提取箱,这一套的设施网络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基础。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非常重要,它有一定的公益性,有些政策应向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三是完善冷链物流互联互通的技术条件,冷链就是要互联互通,不互联互通就不叫冷链了,所以,一方面要坚持以标准化为先导,实现冷链物流各环节精准对接,面对众多的物流企业,只有统一温度标准、冷链运营标准、信息数据标准等,才能建成众多企业共享的冷链体系,目前国家行业标准众多,行业组织的团体标准可能更贴近企业实际,可以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行业自律能更好的执行。另一方面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信息共享、可视化运营,全过程追溯,没有信息化就不可能有现代冷链,比如冷库与冷藏车的温度传感与监控,这个要借鉴工业物流的经验,运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以统一的编码为载体,实现一码一箱,建立健全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程追溯,全程监控。四是完善冷链物流的组织体系,现在管理冷链的部门比较多,中介组织比较多,行业也比较多,这是需要一个实施冷链物流的组织体系的创新,也需要工作方法的创新,我觉得这次会就是这么一种组织体系的创新,五家协会来主办,三个部门利用这个平台来布置工作,提出要求,我们冷链的企业,包括加工企业,冷链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超企业,烹饪企业,各个环节都来参加了,这是我们冷链物流的大聚会,也是一个组织体系的创新。他最后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冷链物流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也一个新的高质量的发展。
 
曹德荣副司长就冷链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发表3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工作,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推进农产品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物流、营销等,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切实减少流通环节。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要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2017年明确要求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018年提出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的突出问题,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
 
第二、商务部积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商务部作为流通主管部门,一直在积极争取各种政策,为发展冷链物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作为一以贯之的重点,连续支持,持续发力,从2013年跨区域、反季节农产品产销链条建设,到2014年、2015年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到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冷链物流发展和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连续五年推出了三项工作,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在推进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以硬件设施为基础,以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支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途径。
 
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展望。一是如何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基本导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关键,优质优价是实现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冷链物流能不能持续发展,关键看市场认不认可,通过市场机制,让使用了冷链物流的企业有更好的回报。二是打造全程冷链,这是我们的重点目标,冷链是贯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封闭链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链都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三是要强化最初一公里的产地预冷。这是一个全程冷链的关键环节。四是优化果蔬冷藏方式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果蔬冷藏方式急需进一步优化,需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消费特色,推出不同的冷藏,综合应用冷风、冷水、制冰等手段,不断优化果蔬的冷藏方式,结合集中产区,重点推动高档水果的冷藏保鲜配送,加快推进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的应用。
 
食品安监二司负责人党倩英就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发表三点意见:
 
第一、发展食品冷链物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用最严谨的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监管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四个最严贯穿工作始终。要建立基于供应链的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制,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部纳入追溯体系,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提高消费安全水平。
 
第二、发展食品冷链物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在食品消费方面,人们不仅要求安全,还要求高品质、高质量、全营养,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就是保证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整个全过程保证安全的同时保持高质量、好口感的需要,《食品安全法》第33条决定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事食品的贮存、运输和装卸要符合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运输。
 
原食药监管总局一直探索监管措施:一是积极指导各地依法监督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以及监督抽检,加强对食品贮存、销售等环节,温度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及抽查,重点监督冷藏、冷冻设施是否正常,贮存温度是否符合标准。二是提升冷链物流管理标准的管理水平。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起草了食品经营环节,冷库以及冷藏冷冻食品检查办法,对冷库冷藏冷冻食品的监管机制,加强冷链贮存运输重点环节的过程控制,促进冷库及冷藏冷冻食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规范生产食品经营者,对保障能力进行审核,并监督受托方按照食品要求贮存运输食品,通过要求受托方如何记录,并保证食品贮存运输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这次来参会的很多企业,你们是做冷藏冷冻设备的,《食品安全法》33条要求参与食品储藏运输的非食品经营企业,也要保证食品安全所要的标准条件,以及温度设施方面的要求。
 
第三、发展食品冷链物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证。我局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的推进工作,和统一配送的探索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的同时,开辟的新的着力点。一是以示范超市创建活动为契机,鼓励企业加强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二是研究推动农村食品统一配送,推动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
 
我们食品安全保障,还有冷链物流管理确实是涉及很多部门,而且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力的冷链物流而努力,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不懈努力。
 
张国副主任就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发表四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筑牢大产业,做强大品牌。第二、突出独特性,打好特色牌,中国特色产品有1万多种,成规模的有四五百种,去年一号文件专门对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特色农产品就是一个区域的代表,一个区域的标志。特色农产品一定要保持特色,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打造特色品牌的时候要注重产业的高素质发展。第三、突出公益性,打造好形象。第四、做强大企业,提升竞争力,公用品牌总有区域的限制,只有大企业才能打造成中国第一。现在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去年有1824个,综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681个,专业市场666个,70%是产地市场,民营资本是80%,总流通量占比80%。如何推进批发市场的发展?他提出来五化,集团化的发展,股份化、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
 
冷链物流很重要。是我们品牌管理的制高点,如果没有好的冷链物流,我们农产品的生产难以想象。我们冷链物流条件好,就可以提高品牌和品质,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我们冷链物流大有前途,迫切希望冷链物流有高速的发展,对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意义非常重大。要适应消费者需求,打造供应链大数据平台,用供应链实现数据的管理,数据的经营,只有通过这些才能把大数据建立起来,只有通过数据才能把我们的需求和生产,把供应链、价值链打造完美,只有这样乡村振兴发展才有更好的明天。
 
本届大会设置了主旨大会、“冷库建设与运营年会”、“供应链创新论坛”、“生鲜经理人俱乐部研讨会”等多个平行会场;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绍基代表全国五家商协会向大会报告了《全国冷链运营体系建设的依据、对策与初步成果》,北京大学陈丽华教授等27位业内专家与企业家发表精彩演讲,并进行互动对话。
 
大会期间,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代表全国五家商协会与15个省市的相关协会签署了《共同建设冷链运营体系的合作协议》
 
五家商协会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为A级冷链企业颁发了标牌,向行业推荐了16家冷链技术装备品牌企业。
 
责编:hu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