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第四届深沪美食节里的“艺术”大餐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02 18:01:57
日前,“树导向,开新风,唱响时代主旋律”2018年深沪镇庆“五一”文艺汇演,在深沪美食广场上演。13个精彩的节目为大家带来了视觉盛宴。
 
大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拉开了文艺汇演的序幕,金屿小学学生们充满朝气的演唱,令人心潮澎湃。舞蹈《扇舞丹青》、乐器合奏《大王叫我来巡山》、闽南童谣说唱跳《咱厝人说咱厝话》、相声《比爸爸》、舞蹈《咚巴拉》等13个精彩多样的节目,吸引了不少美食广场的游客。
 
树导向,开新风,唱响时代主旋律
 
在这13个节目中,有2个是特地为此次文艺汇演排练的。一个是闽南话三句半《说婚嫁》,另一个是情景剧《婚丧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说婚嫁》是培青小学老师带来的节目。闽南三句半通俗易懂,押韵又朗朗上口,而其中的话语更是突出深沪镇当前正在提倡的移风易俗。如“聘金虽然一大下,门口厝边逗相帝,无钱嘛着去借债,惊歹势”“盛世中华现当今,翁某重要着合心,强求嫁妆讲聘金,害人深”“当今政府真重视,嫁娶本来是喜事,互相计划好情意,才合理”“随着时代的变通,移风易俗树新风,发展生产立大功,争先锋”等。每一句都讲出当下闽南婚嫁盲目跟风攀比的陋习,提倡移风易俗树新风。
 
东垵幼儿园带来的情景剧《婚丧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以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参加婚礼和丧事的不同感受展开,母亲点赞领导家简办婚事,而父亲则觉得朋友家大办丧事排场大,有面子。两人争执不下,最后爷爷奶奶决定召开家庭会议来谈一谈。情景剧的最后,父亲终于认识到大操大办是陋习,低下了头。正如情景剧最后所说:千年陋习需剪断,崇尚文明不容缓,厚养薄葬是正道,节俭办丧风气新,大势所趋民众心,刻不容缓明大义!文明城市环境亮,社会和谐处处强,大家生活多欢乐。婚丧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
 
深沪镇教委办相关负责人王幼娜告诉记者,此次文艺汇演旨在为大家传递了正能量,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这两个节目其实可以看到很多深沪当地红白喜事习俗的影子,是大家根据自己在闽南、在深沪工作生活的所见所闻来编排的,具有教育意义。”王幼娜说,深沪镇当下正在提倡移风易俗,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节目传播新风,传递新理念。
 
“童年的记忆”油画展用艺术推广家乡
 
深沪美食承载的是一代代深沪人的家乡记忆,是不少在外游子心心念念的家乡味。在深沪,就有这么一位画家,她从小在深沪长大,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她把家乡画进画里,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记录家乡的点滴,记录自己童年的深沪。她就是深沪画家施美来。
 
在第四届深沪美食旅游文化节上,施美来举办了“童年的记忆”油画展。在展出的20多幅画中,满满的深沪元素。施美来告诉记者,此次油画展的主题是“童年的记忆”,画作也多是以深沪美食、深沪古街等儿时记忆中的场景和深沪人文风情为主题创作。“时代的变迁很快,就像这幅画中的土灶,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却是一代人的记忆。”施美来指着画作说道。
 
施美来说,自己从事绘画这行,更多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爸爸是一名书画家,从小我就踮着脚尖看他写字画画,那时候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施美来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是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油画协会会员,她的作品也在多个赛事上获奖。
 
 
施美来说,深沪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半岛小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海底古森林遗址、庵山沙丘遗址等古迹。“我从小在深沪长大,饱享深沪美食,今有机会在故乡得以用绘画形式记录家乡的美食文化及闽南风情,觉得很开心。”施美来说,美食文化节有很多外来游客,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推广家乡文化,挺幸福的。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