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在4月24日到29日在釜山电影殿堂举行。千影神韵韩秉曦导演应邀参加了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并在韩国东义大学进行了《浅谈中国电影》的主题演讲。
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BISFF)是韩国国内最早创办的电影短片节,一直致力于关注新兴导演和电影短片,1980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选为官方指定电影节,与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等国际著名电影节齐名。
韩秉曦导演参加了釜山国际短片电影节的开幕式,并与韩国导演们共同探讨中韩电影的未来发展与合作前景。
韩秉曦导演认为理解中国电影要从认识了解中国文化政治民俗生活入手,在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才能拍出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人喜欢的好电影。
在东义大学的主题演讲中韩秉曦导演首先简单普及了中国文化。他认为创作中国题材电影时,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融进电影,本地化的电影创作会更接地气,更符合中国人的观影习惯。
随后韩导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百年中国电影史。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到现在,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兴起了三个武侠电影高潮,创造了很多第一。
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1905年产生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1922-1937年间产生了《火烧红莲寺》《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渔光曲》等优秀作品。
1945年抗战胜利,憋了一肚子劲儿的电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为代表的很多优秀作品。1949年-1966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英雄模范辈出的时代,也是英雄电影创作的大好时机,尤以军事题材居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战》、《中华女儿》、《钢铁战士》等。
中国电影第三次产业时期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复兴。
2001年,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冲进奥斯卡,斩获多个奖项。这给了中国人制作华语大片前所未有的机会和信心。这期间创作了《大腕》《天地英雄》《手机》《英雄》《十面埋伏》《可可西里》《天下无贼》及《功夫》等优秀作品,创造了可喜的票房收入。
2017年主旋律电影《战狼2》居国产片榜首,打破主旋律“魔咒”创造56亿票房;以《二十二》(超1.7亿)《冈仁波齐》(超1亿)为代表的艺术片凭质量突破重围,彰显了中国电影的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