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魂魄,文以化之
JJJ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将之忠勇,文以励之
边防文化是边防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广大边防官兵成长向上的共同精神家园。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找准边防文化的根和舞台,以实施“品牌带动、项目推动、警地联动”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初步架构了“文化导向鲜明、文化阵地稳固、文化活动经常、文化机制健全”的文化格局。
纵观基层文化发展的态势,已由点点新绿催生为满园春色,以其独特的芬芳熏染理想信念的基因,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文化发展如何定向——注重本色铸魂育人
走进荔城边防大队的营区,鲜明的强军文化氛围令每一名官兵为之血脉贲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形象照壁,庄严醒目提振士气;“对党忠诚、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主楼立式标语,使命召唤催人奋进;“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主题墙,情感真挚意志坚定。
一块块文化灯箱、宣传栏和宣传标识牌,处处都蕴含着厚重的强军文化内涵,称得上是微型的区域性教育阵地。
◆荔城边防大队营区强军氛围浓厚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党委书记傅福利表示,以文化方式培育、塑造和传播边防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铭刻在灵魂中、熔铸到血脉里,这也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举旗定向,才不会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打造强军文化,加强战斗精神培育。这些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边防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年9月,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党委出台《全面推进新一轮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同步制定全省边防部队基层文化建设规范,巩固深化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成果。
秉承文化育警理念,实施文化强警战略,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牢牢把握基层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坚持正本清源,强化铸魂育人,指导推动文化建设梯次落地——
突出政治本色——注重正面灌输和日常熏陶,体现政治元素、营造政治氛围,时时处处引导官兵把维护权威、维护核心刻印于心、见诸于行;
突出战斗本色——强化军味战味,体现军人血性。坚持战斗力标准,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向战斗力聚焦、为战斗力服务;
突出传统本色——弘扬革命传统,讲好讲活党史、军史、队史。充分发挥荣誉激励作用,引导官兵从追根溯源中汲取前进力量。
循稳把好政治本色、战斗本色、传统本色这条总脉络,既是守好基层文化健康发展的“底线”,也是避免触碰基层文化建设跑偏走歪的“红线”。基于这样的思维指向,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对22个基层文化建设项目逐一进行论证,喊停了5个文化建设项目,同时在2个基层单位打造文化样板工程,为各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借鉴。
方向明,则路径清;路径清,则特色明。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的落实,关键要有一批贴合主题、基层需要、官兵期待的文化项目,以此为抓手实施牵引带动,继而形成品牌效应。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激发调动警内外各方智慧力量,从团队核心价值文化体系建设入手,推出了部队整体形象VI、文化中心形象LOGO、形象宣传片和边防之歌,对外发布了莆田边防精神,设计推广10余种边防文创产品。这些文化内核的深度植入,为广大官兵种下了一枚枚团队文化的“基因”。
围绕特色做文章,支队以点带面,精心培育,精细施工,陆续打起了一整套的文化建设“品牌拳”:
突出单位特色——巩固执法优势,围绕“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做文章,打造了全市公安系统首个法治文化主题沙龙,至今组织各类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178场次。
突出品牌特色——强化精品意识,对接福建边防总队“闽疆书香”文化固边工程,率先在全省边防部队打造馆藏8000余册图书,同时具有网络书屋、电子书屋、Wi-Fi书屋和云端书屋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书屋,满足了周边半径5公里的警民阅读需求。高颜值、高智商、全天候服务书屋,引来23家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的聚焦报道,还入选为福建省地标式的全民阅读品牌。
突出时代特色——拓宽文化阵地,借助视频剪辑录制、微信平台发布,创新性推出“书香莆田边防”荐读栏目,在警营中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依托“报、网、台、端”传播链条,运用全景纪实手法、全新文化视角,推出5集电视专题《我的边防生活》,边防官兵一时成为阶段收视话题。
突出地域特色——发挥“海神”妈祖故里独特文化优势,找准驻地文化与边防文化的结合点,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原创歌曲、原创小品小戏和原创微电影。新编穿越小品小戏《再审窦娥案》、原创歌曲《无悔的守望》等20余部原创作品,先后在公安部边防局、福建边防总队文艺汇演、歌咏大会、“三微”大赛中摘取奖牌。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还发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郑俊峰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文化骨干对勇斗持械歹徒的血性故事进行艺术深加工、再升华,赋予其深厚的精神内涵。纪实微电影《血性民警》摘得第六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公益微电影奖”。微电影《兵儿子亲儿子》,荣获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大美边关”主题微电影大赛二等奖,入选展播第七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
检验基层文化建设的标准在什么?在于活力,在于广大官兵的认同满意度。这既要激发文化价值认同特别是文化机制上的活力,也要盘活各种文化资源,真正把文化这池春水彻底搅活起来。
2017年11月,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在全国边防部队首次围绕边防强军文化主题,承办了中国边防警察报社第17期“热点面对面”论坛。警地嘉宾纵论边防强军文化的实质内涵、主要特征、面临形势和发展方向,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培树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迫切性和必要性。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无疑为部队各级吹响了文化建设“集结号”。
着力破解文化人才不足、层次不高的症结,这个支队开展了“引智”工程。福建省电影家协会、福建省新闻摄影学会、莆田市书法家协会、莆田市音乐家协会等6家地方单位和社团组织,在军地共建协作机制框架下,发挥专业“智库”优势,走进警营为打造军地融合文化出谋划策。截至目前,已有4个团体开展了“警地共建边防行”,丰富了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
着眼军民融合文化发展大局,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以高标准打造了集聚“人才培训、文艺创作、作品展示、学术研讨、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军民融合文化发展中心,是目前福建省唯一一家军民融合发展中心。
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政治处主任周建仙介绍说,该中心每2个月安排一场大型的军地文化活动,今年的活动除了有歌曲(词)创作、军地书画展外,还安排了徽章展、微拍秀等活动,兴趣点力争覆盖到每一名官兵。通过军民互动交流、融合创作,让广大官兵享受饕餮文化盛宴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素质工程升级。
责编:liu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