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
丝绸之路的版块延伸到世界各地,
从此,世界开始了解东方。
这条连接古代世界欧亚大陆的交通网络,
见证了东西方的商贸往来和文化碰撞。
岁月流转,丝路的面貌几经变幻,
文明的灿烂却从未消散,
壁画成为丝绸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壁画艺术历经千年,蔚为大观,其内容涵盖历史、地理、风俗、服饰、宗教、建筑等诸多领域,集中国古代艺术之大成。但自晚清以来,传统壁画理论、技术历经了一百多年的社会动荡,几近失传,留存的传统壁画遭到严重损毁。
丝路典藏,这支由青年艺术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心怀梦想,立足传统,对话当代,肩负起对壁画技艺的传承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复兴使命。多年来团队寻访壁画古迹,对传统壁画实地考察,致力于古法泥胎壁画技艺的传承,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寺庙壁画修复,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继以传承和提升,演绎新的匠心精神。
4月22日晚,由丝路典藏主办的“丝路匠心壁画展”在宝库艺术中心开幕,五十余幅壁画即将揭开神秘面纱。
为提前揭秘展览,我们采访了这次展览的团队代表,青年艺术家王牟云驰。他在采访中告诉我们,此批壁画由丝路典藏团队历时多年绘制而成,涵盖丝绸之路五大地域经变画,包括敦煌莫高窟、山西民间、北京法海寺、新疆克孜尔石窟以及西藏阿里地域的代表性题材,从北魏时期到神秘的古格王朝,再现古丝绸之路的经典艺术瑰宝。展览通过各个时期风格各异的壁画,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壁画的历史渊源。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壁画颜料多取材于天然矿物,经选矿、粉碎、研磨、分级,精制而成,而这些原石都是非常昂贵的天然矿石,因而壁画颜料也是目前世上最珍稀且昂贵的颜料。仅一种颜料就要打磨3000目,相当于女孩子使用的粉饼的精度。
为还原壁画创作的“真面目”,团队将制作原料的矿物原石在现场呈现:青金石、绿松石、珊瑚、孔雀石…..100种矿物原石,旁边对应的是精制而成的颜料,只一种绿色就呈现68种不同的色度,色相还原古代传统,难得一见,参观者可零距离感知壁画的色彩魅力。
云驰还告诉我们,古代壁画之所以能保存千年,历经风沙侵蚀,其核心在于墙面技术。这种特殊墙面由粗泥、细泥、动物纤维、皮革、麻绳等制成,颜料由矿物研磨并混合胶矾熬制,具有热胀冷缩的作用。团队潜心研制出古法泥胎壁画制作技艺,以求保证泥胎上的壁画历经千年不朽。在展览现场,这种独特的材料亦为观展者一一呈现,同时还将会有画师现场创作,带领大家近距离领略“墙上的艺术”。
水月观音,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媲美,也是现场唯一一幅画在绢布上的壁画。
这是展览最大尺幅的作品,长5.3米,高2米,依据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代表性洞窟榆林窟第25窟历时两年创作而成,蔚为壮观。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壁画,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
敦煌北魏北梁时期第272窟,人物造型粗狂,原来壁画也可以很“当代”!
秉持着“以珍藏致敬分享”的理念,宝库艺术中心联动专业第三方保管机构宝库1号推出"匠心宝库"系列产品,给予观众一个拥有壁画,珍藏文化与传承文化的机会。通过”匠心宝库“与壁画结缘,每一位壁画艺术爱好者都可以成为匠心传承守护人,为传统艺术的复兴助力增辉。
此次展览将于4月2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一直持续至6月,线上购票点击“阅读全文”,可直接购票。
责编:zi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