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9日,2018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如期举行,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卓君,咨询师贾小亮和研究员李晓梅作为参会嘉宾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下面,就由小宝带您一起回顾一下研讨会的精彩盛况吧~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以及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协助举办的一年一度盛会。会议以“新格局新动力新技术新跨越”为主题,邀请养老领域官产学研四界优秀人士进行了相关主题的演讲和分享。会议分上午和下午两场。
上午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黄石松主持。会议伊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和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任学良代表与会嘉宾进行嘉宾致辞。
上午的主旨演讲分别由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黄石松,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老龄居首席专家、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左美云和老龄居产业联盟成员、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斌作了分享。
吴主任就14部委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文件进行了解读,他首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特殊性以及发展的紧迫性三个角度提出我国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必要性,接着他仔细解读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倡导健康的老龄化和积极的老龄化,最后,吴主任强调不管是作为子女还是机构人员,千万不要刻意把老年人“养”起来。
李局长就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大家做了专题演讲,他重点介绍了北京市“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并提到,在目前由“碎片”到系统的政策体系下,北京市要搭建由“信息孤岛”到统一整合关联应用的涉老数据体系,采取“精准帮扶”的方式,建设动态发现、评估、供需对接机制,最后,李局长就北京市做的相关实践做了简要介绍。
黄主任对养老服务新格局下的新动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目前,大道已明,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可行,走对了路,但还迈不开步,并提出养老市场要想发育起来,应该从需求侧、供给侧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他认为,我国养老市场目前处于政策利好,资本布局的宏观环境下,有三类政策值得关注,分别是:(1)放管服;(2)破解医养结合难题,推进医养结合试点,鼓励社会办医;(3)鼓励居家和社区养老,大力推进互联网+养老。接着他对我国的养老市场、上市公司、政府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外国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养老市场处于社会资本加速进入,业务选择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的现状,主板上市公司主要立足于资源整合,内部业务生态的完善,绝大多数偏爱重资产,单一养老业务能力差;而新三板上市公司,聚焦养老细分领域,盈利能力不强。政府产业基金青睐大型连锁化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风险投资基金青睐轻资产,看好养老上游产业链;外国资本布局中国养老市场主要从品牌、咨询、培训输出入手。他强调从老年人需求入手,抓住“入口和末期”两头,最后李总为我们展示了养老产业三路径,分别是老年照护市场、政策试点和老年人消费升级。
下午场是以“演讲+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分为以“新格局下的新动力”为主题的企业家论坛和以“新格局下的新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智慧养老论坛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四位业界大牛做了分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就新时代老龄产业的发展逻辑和发展方向发表主题演讲,寸草春晖养老连锁机构理事长王小龙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浅谈了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老龄居产业联盟成员、龙振养老品牌创始人张玉为我们解读了养老服务连锁化该如何破局,老龄居产业联盟成员、乐龄养老品牌创始人王艳蕊为我们分享了中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单元由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民建北京市经济专委会副主任方德英主持,管理学博士、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调研宣传部主任崔炜作了《智慧养老:科技手段加强养老服务监管》的主题汇报,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秘书长崔国申为我们指明了新格局下新型专业智库的新方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兵分析了智慧健康养老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老龄居产业联盟成员、北京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主要从自身机构的发展为我们分析了智慧养老背景下医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
干货满满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会议最后,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任学良作了闭幕致辞,他相信在所有业界人士的努力下我国的养老产业会发展地越来越好。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