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富军出生及求学在天津,工作地在桂林,完成系列作品及出道在北京。蔡富军的人生轨迹显然是他自主选择的行为结果,把这种结果放在一个历经时代巨变的历史大背景下,在生存环境与文化现实的交替变化、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穿越更迭、主流与边缘的角色并置和互换等诸多纠缠状态里,成就了蔡富军表现“当下”的绘画作品。不可复制的人生际遇及源于此的价值判断和精神取向,是构成其作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是我关注他作品的兴趣所在,也是解读他作品的一个不错视角及入口。
我们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快速进步和剧烈变化的时代,带来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间新的历史情境下的文化问题和认知障碍,我们要怎样介入及因应,这是一个宽泛和庞杂的话题。仅就绘画艺术而言,如何在思想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完成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转换,并蜕变出一种新的作品样式和文化类型,来呼应及反馈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和精神诉求,这是每位艺术家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有着良好学院背景及技艺传承的蔡富军,生活、工作及创作环境,是由城市到城市、点对点之间移动来组成的,常态化的游走导致密集切换的活动景观、目睹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对焦及定格形形色色的场面、接触和对话不同层次的人群,这些都为他使用艺术这一媒介去表现现实生活、传达个人内心感受提供了有依据的图式来源,他以一个理性的旁观者身份,结合自身对当代油画艺术在观念表达及语言形式方面的研究,以都市文化为切入点,动态性、意识流、碎片化地截取各种图像,组合成虚拟的既真实又魔幻的画面,并在其间制造话题带入思考、引发追问,从而在新的绘画语境中实现他介入社会生活、体现自我意识、强化个体存在的精神追求。
尽管目的地明确,当蔡富军不断在天津、桂林、北京三地之间穿梭往复,特别是在行旅的过程当中,我的揣测,他内心或许会是恍惚和纠结的,正如他作品里所描绘的那种一语双意的画面,对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潮流的暖昧态度、轻度玩世的倾向、城市文化的艳俗主义诱惑,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当下状态。同时,利用自谑与反诘的方式,对个体生存困境的焦虑及茫然、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反动、新时期价值取向上的判断与取舍,作出了亮明态度式的精神追问。他提出问题并非为了寻求答案,原因在于答案会是多向且非标化的,追问是确定的,寻求的过程和结果却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切合了他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释义,一如他作品《飞向哪里》所要昭示的那样,飞向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在飞。
责编:dawei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