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青铜化玉·汲古融今”马洪伟玉雕艺术特展在颐和园举办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4-04 11:33:37
2018年4月2日,由中恒三三集团玉子春秋策划、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马洪伟玉雕工作室共同举办的“青铜化玉·汲古融今”马洪伟玉雕艺术特展在北京颐和园德和园开幕,展览展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马洪伟的仿古玉器作品70余件,立体呈现了马洪伟在玉雕技艺传承、题材拓展、艺术样态创新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并且就马洪伟青玉雕刻青铜器系列艺术举办研讨会,从现代审美角度分析创作、视觉以及古代文化与当代工艺对接的艺术表现形式,确立了从工匠精神走到艺术追求的方向。
QQ截图20180404113530.jpg
在开幕式上,马洪伟说:“这次“青铜化玉,汲古融今”的特展,我觉得是对我在传承中找到一种依据,特别是颐和园的粣方鼎,授权于我用玉制作这种方式起到了从古到今的一种传承。它体现的不但是工艺传承、历史传承,还有体现的是青铜文化结合玉文化在当今社会上的一种共鸣,肯定了作品的生命力。以此我更能从工匠精神走到艺术追求的方向。”
 
2017年,马洪伟成为首批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家,他的青玉作品“角”被大英博物馆永久收藏。而此次颐和园的展览开幕式上,马洪伟的作品青玉“粣方鼎”也正式入藏颐和园,再次享有殿堂级荣誉。
 
粣方鼎也叫西周鸟纹方鼎,原是颐和园藏清代宫廷传世的青铜器精品,该鼎浅腹、方体,两耳直立微外撇,方鼎腹身外壁铸有两条凸起弦线,鼎腹四面带状弦线间各铸有两个对称凸出弯角鸟纹,以扉棱相隔,四足为长尾鸟形,纹饰立体生动,腹内有“粣作宝尊彝”五字铭文。
 
此前,粣方鼎由北京颐和园管理处授权给马洪伟,进行一对一仿制。马洪伟耗费整整一年,不断对青铜粣方鼎进行造型研究,挖掘其背后代表的礼仪制度和文化内涵,在具有十足把握后,运用老练的玉石雕刻技艺和近十年来创作玉雕青铜器的经验,成功完成创作,并且在2016年“子冈杯”玉石雕刻博览会上亮相。
 
如今,玉雕西周粣方鼎的创作和入藏,代表马洪伟的思考和创新得到文博界的又一次认可,并朝着追溯历史记忆、再现祖先文明的文化高度上演进。
 
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到马洪伟创作的各类青铜玉雕,所谓“青铜玉雕”,即是采用材质极佳的青玉,仿制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包括酒器、食器、水器、灯盏、香炉等,涵盖了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青铜器的粗犷狞厉和玉雕温润儒雅的气质有机结合,让观众耳目一新。
 
马洪伟个人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独立发展之路,成为当代玉雕青铜器的第一人。
QQ截图20180404113544.jpg
马洪伟青玉雕刻青铜器系列艺术研讨会于当天下午1:30点—4点在文昌院会议厅举行,由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秘书长单存德主持会议,研讨会延续了开幕式热烈的气氛,与会嘉宾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马洪伟大师的作品特点、创作思路和发展历程,高屋建瓴,充分肯定了马洪伟大师的玉器作品,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见解和建议,也为中国玉器发展指明了方向。
 
部分与会嘉宾如下:
 
侯彦成: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岳峰: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丁孟: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史洪岳: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北辰: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
 
马建庭: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苏州玉石雕刻行业协会会长
 
李国定: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党委书记
 
阚跃: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党校校长
 
刘耀忠:中国园林博物馆书记
 
刘增恩: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张玉甫: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铁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邢伟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建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民政府镇长
 
吴建卫: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
 
刘自强:江苏省宝石学会理事长
 
吴笑天: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副处长
 
何雪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教授
 
刘海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校专职副校长
 
卓凡: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
 
孙为福:中恒三三集团顾问
 
佟少强:中恒三三集团岫岩玉子春秋博物馆馆长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