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
天气越来越暖
去哪里遛娃又成了家长们的
“春日亲子课题”
在艾去美术馆活动中
艾涂图找到了一个“艺术遛娃”的好去处
小艺术家们齐聚美术馆
和艺术家达利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约“绘”
从艾涂图的“教室里的艺术博物馆”走出去
在美术馆里上一堂生动的艺术课
用艺术的方式学艺术
本次展览,展出了达利的绘画、雕塑、玻璃、家具及首饰等不同类别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达利超现实主义大师的独特风格,以及孩子般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美术馆中。为了让这次美术馆活动更加贴合孩子的理解方式和观看特点,老师们前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站在艺术作品面前,和孩子一起倾听自己的心声,感受绘画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世界。
达利的作品很适合孩子,在孩子眼里,这些作品不枯燥,充满童真,怪诞的形状和颜色会让孩子感觉身陷在一个有趣的梦境里。哪怕移动了三四步,还会感觉到被艺术家的超越现实的艺术想象力吞噬。这也许就是在美术馆里和艺术作品面对面的魅力吧!
用问题,引发让孩子思索
在浏览过程中,老师一直在引导孩子去观察感受,老师会设置一些问题给到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开心的和老师互动争先回答,一匹马、一个音符。。。。。你看到了什么颜色?这幅画里边都画了什么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
孩子的回答有时候会和艺术家的思想不谋而合,孩子们似乎更理解艺术家,达利竟然会通过艺术让这个世界颠覆、歪曲和延伸,然而这一切在孩子眼里都是自然而然的。走进、靠近、贴近艺术,从而得知,世界另外的样子。
创作,让孩子与艺术更贴近
通过艺术学艺术,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艾涂图的课程宗旨。在欣赏过大师作品之后,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艺术创作开始了。孩子们来到艺术教室,创作了达利非常有名的作品《永恒的记忆》。这幅作品也在是此行参观的重点,因为它实在是太经典了,软绵绵的钟表,挂在枯树枝上,表现现实和臆想的关系,具体与现实的“抽象世界”。
当然,孩子们有自己的创作方法。孩子们创作了一个自由行形状的表盘,并用粉笔的混色创造梦幻的效果。用图案,抽象的表现小朋友们丰富的一天。在孩子眼里,哪怕是睡眠的时间,也是可以将梦境描绘出来的。孩子们通过艺术创作让我们把平日里学的各种“名词”生动起来。
陈丹青说过,在美术馆里,人会变得好看起来。我们看到家长和孩子们在美术馆里的亲密互动的场景,一起探索、讨论、欣赏,交换关于艺术的猜想。真的感到这样的亲子时光太赞了。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