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顾往昔,提效率,抓核心,展才艺 ——西湖区初中数学主题培训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6 01:06:03
春分已过,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一切欣欣向荣,充满生机。西湖区的全体数学老师也在这焕发着生命力的春日迎来了第一次“家庭聚会”。3月22日,西湖区数学教研活动在杭州市嘉绿苑中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既有细致的质量分析,又有沉甸甸的经验之谈;既有明确的工作方向,也有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赶快跟随小编去看一看吧!
 
01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分析及初三一轮复习指导
 
回顾往昔明确方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明晰工作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方可有的方矢加快步伐前进。来自浙工大附实的汤梦婕老师、三墩中学的林萍萍老师和十三中的胡鹏翔、沈佳骊老师分别对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八,九年级的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进行了具体分析。
 
汤老师的分析从数据、答题和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对答卷中出现的书写规范、几何推理的严谨性、计算能力、审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样卷展示。指出七年级的教学应提高计算正确率,注重书写规范的落实以及审题习惯的培养,同时更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林老师同样在对部分典型问题样卷进行展示后给出了针对八年级教学的6条建议:(1)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重视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和基本解题技能掌握;(3)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经验;(4)揭示数学本质,让学生会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5)重视教材,利用好典型例题和习题;(6)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引导正确的答题策略。
 
胡老师和沈老师的质量分析将期末检测与中考进行了比较,并将每章节知识点的分布、分值、比例,以及试题所涉及的数学思想和难度一一列表制图,使其一目了然。并对第9、15和22题进行了典型例题的思路和解法分析,很好地反映了基本图形间的联系与变化,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三位老师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重课本、抓规范、渗透数学思想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应有的教学常规。
 
注重管理提升效率
 
随后,西湖区数学教研员傅兰英老师对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做了布置。傅老师一直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贵人”,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在教学方面每位老师做到精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测评,提高教学效率。面对中考需重点关注核心概念,重点内容,数学思维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引导。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傅老师要求教研组与备课组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人人要有明确的质量意识,在集体备课、分层教学、作业质量、测评反馈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
 
重抓核心决战中考
 
剑指中考,不足百日。时间越紧迫,我们的复习就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紫金港中学的郑惠娟老师带来了基于数学理解的考纲解读。
 
课改之下,数学中考不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考查,更多的是考查数学知识背后所反映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所以,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和《文化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是每一个初三数学教师的必修课。18版考纲将数学知识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大块。郑老师以实数、二次函数、图形与几何为例,对比课标与考试说明,对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了说明,并以近三年中考题为范例,剖析相关知识点所反映的数学本质与核心,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应对“数学教育”有重新的认识,重视课堂关注点和课堂教学的改变。
 
中考考查的是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理解数学、立足课堂、回归课本、发展学生。
 
转变方式精准上课
 
接着,来自十三中的丁新宇、洪来道和陈文俊老师将教研活动的新形式搬上了教研活动的舞台。题为《中考数学杂谈》的访谈生动、幽默地展现了三位老师的日常备课活动,让所有老师一饱眼福!
 
三位老师认为,中考复习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知识模块发展为知识体系,将初中三年的知识巧妙的融合贯穿在一起。仅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逆命题的证明为例,从八上新课学生可掌握的方法延伸到结合八下、九年级知识的证明方法,一道三角形的证明题融入了反证、平行、相似、圆等知识,瞬间充满了生命力和思考力。同时,学生的各种证明方法也不禁让人赞叹思维的突破和创新,知识的交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细致精彩的经验之谈让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会后便有老师在朋友圈赞叹道“三位大佬级别的‘群口相声’,获益匪浅,数学的魅力无穷,学习的动力满满!”
 
编辑: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