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姹紫嫣红,在这个美丽的周末,我馆举办的“何以如玉且听君言——程征带你看展览”公教活动吸引了众多喜爱艺术的观众。3月25日上午,《君子如玉——程征艺术展》主角——著名美术评论家程征与广大观众、艺术爱好者互动,观看展览、聆听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
程征教授首先对他收藏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解读,他说这些民间的艺术作品,就是一段历史的活化石,如果没有人收藏和整理,它们就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消亡,甚至很多年后不为人所知。这些作品能够保存下来,一方面是为研究美术史的佐证,另一方面也是能够让后世有学习的机会,看到我们民间艺术曾经的精湛和伟大。
看到这些在在展柜里的民间剪纸和研究著作,大家纷纷询问这些艺术品的收藏过程。程征教授感慨的讲述了几十年来,寻访民间艺人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藏品都付出了很多人的心血。
在讲到自己为什么当年要选择将美术研究作为自己的学术重点,他说,在学生时代他和王有政、郭全忠是同班同学,他觉得要画好作品,首先要弄清楚“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的,旧石器时代,追求实用价值。而新石器时代逐步向美过度,要求面要光,线要直,形要圆,所以艺术的追求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的。
在引导观众欣赏展览时,程征教授还结合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为观众讲解。比如作品《生涯》中整体色彩的把握与面部虚实的处理间的关系;《梵音》中想要表达空旷庙堂给人的神秘感;《月光湖》追求的诗意境界……。
观众们围着程征教授欣赏艺术作品,也讨论学术问题。从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结构的对比,从西方美学的追求到中国传统写意精神,从民间艺术到绘画本体,所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之广令人叹服。程征教授学养丰厚,才广艺精,深深的吸引着观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的一言一行,尽显大家风范。
今天的公教活动,既能引导爱好者的欣赏,又能在更为宽泛的艺术命题下与大师对谈,引发学术关注和讨论,非常有意义。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