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常州画院承办的“墨相清晖”——张冬桥、周冬军、杨东建书画作品展隆重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杨企鹏
江苏省文联艺术人才考试培训中心主任郑必厚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佘玉奇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赵彦国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陈峰
常州市原副市长、常州市诗词协会主席张力航
常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政协书画社主任朱剑伟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春林
常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荣凯元
常州市文联副主席池银合
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委员周勇刚
常州市文联副调研员、秘书长夏厦
常州市文联副主席、常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叶鹏飞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俊炜
常州画院院长吴鸣
开幕式上,荣凯元主席在致辞中指出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
他表示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书画创作员以笔墨文化为追寻目标,孜孜于中国书画艺术精髓的继承与发扬,一景一物,均渗透着对书画艺术的深刻认知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刻感悟。
他希望研究院的创作员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为繁荣我市书画艺术,壮大文化产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叶鹏飞在讲话中分别评价了三位书画家的作品特色,并表示当前正是适应新时代,提高文化自信,发展传统书画审美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时刻,他希望三位书画家在继承中转化,在研习中超越,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
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俊炜在讲话中说肯定了三位书画家的创作成就,并希望他们初心不改,秉承“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的艺术宗旨,笔墨随时代常新,为构建文化常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省文联副主席杨企鹏发表讲话,他代表省文联对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三位书画家入古出新,深入探索,笔墨紧跟时代,建构自己风格面目的艺术实践高度赞誉。
他勉励他们继续勤耕砚田,锐意创新,在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希望艺术家们永葆激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
市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彭琴芬主持开幕式。
此次书画展是常州市“文化点亮生活”大型惠民行动中的亮点活动之一,共展出三位艺术家的71幅精品力作,其中绘画19幅,书法52幅。
张冬桥的山水画苍古沉静,厚重跌宕;周冬军的行书潇洒洗炼,楷书遒劲典雅;杨东建的篆书流丽朴茂,隶书拙雅浑穆。
作品装裱考究、笔墨淋漓、异彩纷呈,不但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书画创作水平的集中体现。
展厅现场
部分合影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9日,欢迎广大市民尤其是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
艺术家简介及作品欣赏
张冬桥
1960年生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常州市科普创作协会副会长
政协书画社副秘书长
常州市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翠苑》杂志副主编
常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常州画院特聘画师
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
山村清晓180×190cm
此去长江千万里,奔来笔底寄谁听——读张冬桥先生的山水画
文/吴霜剑
从艺术史看,中国的山水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绘画品种,山水画之美,主要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主观感受上。中国绘画滥觞于远古,始成于晋、隋,隆盛于唐,成熟于宋。即便如此,宋代的山水画也多以写实为主。自元以降,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山水画家注重笔墨,崇尚意趣,对传统笔墨的表现形式做了积极探索,以他们各自的人文意识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用写意的形式表现出质朴稚拙的意境,融进了高妙脱俗的笔意和气韵,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山水画发展影响巨大,把中国山水画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张冬桥先生直取黄公望、倪云林诸家。正因为他对线条的把控能力很高,故而他山水画的气格苍古沉静,景象蓬勃。融南,则萧疏清逸、空灵雅秀;入北,则天高地阔、厚重跌宕。冬桥先生的山水画,大多是用长披麻皴法去表现,用笔刚中带柔,以层次多变的水墨铺之,干净利落,抒怀畅意。且不拘泥于所师之造化原状,画面质朴,了无俗气,气韵灵动。尤其是他的小青绿山水,融合了南北宗所长,中侧兼施,尖秃并用,干笔皴檫,湿笔晕染,浑成一体,真正符合他涵而不露、高古沉静的气度。
冬桥先生的山水画有冰雪之韵,个性鲜明,画面奇峭简拔,静谧简远,荒寒落寞,不染凡尘,少少许胜多多许。这种画法都是依仗他上乘的线条功夫和髙古的审美情趣。潘天寿说:“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态,能具此,活矣。”在冬桥的山水画中,我看到的是体现骨势的用笔,这种骨势用笔类似于公孙大娘舞剑的剑法,有一种飒飒然的气骨,豁爽顿达而磊落。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信然!能寓丘壑于平和质朴之中,是为大家手笔!
作为画家,冬桥先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心游万仞、襟期辽阔。他既长于山水,亦善墨竹,所写墨竹在柯九思、倪云林之间,疏淡空灵。作为省美协理事、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冬桥先生勤恳孜矻,不避艰阻。我与冬桥先生是多年的挚友,深知他过人的天赋和蕴籍儒雅的为人。历代中国画者,总是追求学识充实,内观返照,先磨砺心性,进而完美人格。作品就是人格的体现,是主观意识的发挥,它的意义已超过绘画技法的本身。因此,冬桥先生才能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才能得到同道广泛的赞誉。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