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深圳音乐厅
一场东西融汇
多姿多彩的音乐会
拉开了2018深圳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大幕
古典与流行
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新锐…
坐在音乐厅中
仿佛走进万花筒
观众在短短的90分钟里
穿越在天籁环绕的音乐世界里
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大幕,昨夜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拉开。刘宁宁/图
开幕仪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深圳市长陈如桂,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丘海,深圳市政协主席戴北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程扬,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以及巴西驻穗总领事何塞·莱萨一同手握丝带,宣布启动音乐季。同时,伊朗驻穗总领事希尔高拉米、意大利驻穗总领事艾古丽出席了开幕音乐会。
此前,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专门发来贺信,预祝此次音乐季取得圆满成功。他表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一员,深圳在创意和创新领域为全球树立典范。阿根廷驻华大使盖铁戈也发来《致谢函》,感谢对阿根廷班多钮手风琴大师瓦特尔·里奥斯的邀请,并祝愿音乐季取得圆满成功。
众星捧月奏响美妙乐章
开幕式音乐会上,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节日乐团就率先奏响中国作曲家关峡的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寓意着这场属于全体深圳人的城市艺术节庆大幕拉开。
去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式成功推出的“节日乐团”——即以深圳交响乐团为班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乐手加入组成。这一形式无论从艺术交流、演出效果亦或是人文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音乐季将继续由深圳“一带一路”节日乐团担纲,更加入了中央民族乐团部分演奏家,形成了一个由中西方乐器混合编制的全新交响乐团。
开幕式由张国勇、林大叶指挥。华裔小提琴大师林昭亮、阿根廷国宝班多钮手风琴大师瓦特尔·里奥斯、法国天才小号演奏家卢森纳·拉瑙丹·瓦莉、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男中音歌唱家王云鹏(深圳)、中国著名民族声乐演唱家雷佳、中国戏剧界领军人物濮存昕等国内外艺术大家亲情加盟,众星捧月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
本届开幕式的演出曲目囊括古典音乐经典作品,丝绸之路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本土原创代表作,全方位多角度为深圳观众带来一台能够媲美世界任何顶尖艺术季开幕式的视听盛宴。最后,开幕式音乐会在奇妙热烈的舞曲作品《波莱罗》中落下帷幕。
昨夜,深圳音乐厅天籁环绕。刘宁宁/图
中西合璧
敦煌乐器大放光芒
在《极乐》中,节日乐团“中西合璧”的特质发挥得最淋漓尽致。在这部以敦煌壁画为灵感创作的乐曲中,八位演奏者的乐器、服饰均复原自壁画上的造型,音乐取材自破译的25首琵琶谱中的第三首《急曲子》的片段为动机,并逐步发展升华。演奏者使用仿唐琵琶、五弦琵琶、直嘴笙等复原的敦煌乐器,与交响乐鼓笛共鸣的方式,表现出极乐国土飞天奏乐的大爱境界。
阿根廷班多钮手风琴大师瓦特尔·里奥斯携手节日乐团带来《自由探戈》和他专为班多钮写的《再见诺尼诺》。瓦特尔·里奥斯阿根廷探戈音乐的标志性人物、“新探戈音乐之父”皮亚佐拉的得意门生,此次他演奏的手风琴就传承自皮亚佐拉。
来自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原生态歌手还将唱响《远方的圣地》,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该乐曲以十二木卡姆的旋律为素材,用民族乐器萨塔尔苍凉的琴声穿透沙漠的一望无际,人声和琴声交织出美丽画面。
压轴曲目《波莱罗》更是把众多民族乐器融入了西方经典作品中。《波莱罗》原来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管弦乐作品之一,以不断重复的“波莱罗节奏”而得名。昨晚演出的版本,由年轻的中国作曲家郑阳特意为节日乐团及各国艺术家专门打造了新版配器,并浓缩为9分钟。
“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了7个独奏声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笙、竹笛、琵琶、中阮,以及班多钮手风琴、小提琴和小号,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音色和趣味性,给听者面目一新的新颖之感。”郑阳说,“用多个中国民族乐器演奏一首西方经典音乐,这将重新刷新许多人对民乐的认识。”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