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笔力遒劲气势宏放——论韩天雍书法创作特征

文章来源:大手笔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4 20:44:27
2008年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书法创作高级研究班,我们聘请天雍教授来清华授课,我和天雍相见如故。2009年我又参加了天雍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书法作品展及研讨会,对他书法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有了直观的、较为整体的印象。
 
韩天雍临写石鼓文《銮车石》《田车·灵雨》及《录簋》《害夫簋》《史颂鼎》《哀成叔鼎》等铭文,博采众长,并在临写的过程中吸收各铭文的书写特征。如临《害夫簋》注重其以方驭圆的结构及匀整遒劲的笔画特征;临石鼓文《銮车石》参照吴昌硕的临写作品,强调浑圆厚实的特点,在章法上则安排得更加规整,整幅作品浑然一体,气势雄健。
 
天雍将临写与创作相结合,一方面在临写的过程中细心体察被临金文和石鼓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到临写之中。所以,在他临写的篆书中,仍能见到他的章法、结构及用笔特点。他特别强调临写对象的神采和气韵,将临写作品看成创作的重要步骤。
 
天雍创作的大篆作品,以古诗词和儒道佛经典名句为内容,如《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阮籍:咏怀诗》《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庸语句》等,我认为这些作品最能代表他的大篆风格。
 
这些作品主要吸收商晚期和西周金文的结体与用笔特点,如商晚期《私募五方鼎铭》《戌嗣子鼎铭》及西周早期《大盂鼎铭》,参考其象形及点块和起收锋的特点,天雍加以创造,讲西周早期铭文下笔也用尖笔的写法,改造为下笔多用点,收笔有的保留尖锋,有的在收笔上也运用石鼓文圆整特点,这样在线条上具有点、尖锋和圆笔等变化,使作品书写显得丰富。天雍也特别注意大篆中圆转和弧线的运用,圆润典雅,庄重华丽,方中有圆,圆中有方。
 
此外,他还吸收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草篆”的笔意,提快书写速度,增加篆书书写中的自由挥写强度,
 
他的《诗经·关雎》《陶渊明:饮酒诗》等大篆作品,是目前大篆创作中的上等佳品,为书法界所称道,体现了天雍大篆雄健壮硕与豪放灵巧相结合的风格特征。他今年还尝试吸收草书运笔特点和绘画视觉特征,创作了草篆性质的《勤能补拙》《厚积薄发》《谐》等,将沉稳的笔画和快速的书写相结合,将浓墨线条和飞白的遒劲相统一,使作品虚实相生,流转飞动,字里行间蕴涵强烈的情感挥发,作品劲健泼辣,气势飞动,并有绘画般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可谓大篆中具有“当代艺术”特点的创新之作。
 
此外,天雍对钟鼎文细劲用笔和长方形结体的小篆形式也加以研究,临写《王孙遗者钟》《奏公砖》,以及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创作《钟鼎文联》“奏篆汉隶有逸趣,周鼎商彝考古今”,结体细长,用笔肯定流畅,铁线般的线条仍富有弹性,线的表现力很强,有如细腰淑女,雅韵流美。天雍在隶书和草书方面亦用工颇勤,他认真临写汉碑,创作的隶书作品《节录诸葛亮〈前出师表〉》吸收《礼器碑》结体和用笔特点,方整中见圆润,笔法颇具骨力。
 
另一作品《柳永:望海潮》,则将他篆书中的有关用笔吸收到隶书创作中,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隶书风格。在草书方面,他通过临孙过庭《书谱》创作的作品《杜甫:饮中八仙歌》《宏智广录草联》等,都有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天雍的书法创作秉持沙孟海先生有关向传统和古代书法用力的训旨,从临写金文、石鼓文到汉碑,研究各个时期有关书体的特征,广采博收,扎实锤炼基本,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创作特点。他的书法临写和创作具有典型的中国当代学院派书法的特点。韩天雍是书法家,是学者、教授,他在书法创作与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果。他正值盛年,相信他无论在书法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会继续有新的重要成果出现。
 
责编:da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