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打造大众化、专业化、特色化邯郸合唱文化 -----邯郸指挥公开课纪实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22 23:09:40
2018年3月21日,北京文艺基金“京津冀合唱指挥艺术人才培养平台”项目公开课(邯郸专场)在邯郸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白朝晖,邯郸市文联副主席赵砺砺,邯郸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赵梦鹤,邯郸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唐绶臣,邯郸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方强,邯郸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雪敏及邯郸学院艺术学院师生、邯郸市各合唱团负责人、指挥、艺术指导、合唱爱好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白朝辉
 
邯郸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方强
 
项目负责人李刚教授
 
邯郸是一座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相融汇的城市,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临华北大平原。有着可爱的历史和文化,磁山出土的谷类农作物,惊现了人类农业文明的起源:赵王城披着厚重的岁月尘埃,成为现存战国时期最完整的王城;端庄巍峨的武灵丛台风采依然;黄梁梦寄寓着对人生的感悟;铜雀台昂扬着曹魏的雄劲;回车巷记载了“将相和”的千古佳话;娲皇宫,把神话传说用动静结合的建筑依托在峭壁上;响堂寺,把佛教艺术精雕细刻于一洞洞石窟里;走一走石壁陶墙的彭城街,千年不断的磁州窑火烨烨生光;听一听学步桥的故事,既有几分对刻意模仿者的嘲讽,又有几分对亦步亦趋者的调侃;看一看绿草野花中的北朝墓群,《兰陵王入阵曲》犹在耳旁;练一练被西方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太极拳,体会一下什么叫出神入化、刚柔并济、博大精深。这一切的一切就是邯郸文化,邯郸魅力!
 
合唱在邯郸拥有良好的群众合唱基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邯郸人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已传承了几千年,在河北音协正式注册的就有十几只支合唱团,加上各单位职工业余合唱团,邯郸每年参与合唱活动的群众可达千人,人民群众的合唱水平逐年提高,从群众歌咏走向了艺术合唱的殿堂。而怎样把这条路走的扎实,让群众合唱坚持常态化、专业化、多样化,正是邯郸人民在丰富的合唱文化、群众文化中追求的。
 
邯郸学院艺术学院的领导、老师、同学们怀揣艺术梦想、肩负文化教育担当,积极利用高校优势,真诚的邀请北京文艺基金“京津冀合唱指挥艺术人才培养平台”项目走进邯郸,开展这次合唱指挥公开课,为邯郸学院师生及邯郸人民带来了真切有效的合唱指挥艺术指导培训。
 
公开课上,李刚教授从合唱起源与历史发展、合唱指挥法、声音训练、作品指挥诠释、合唱团管理、合唱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一对一讲解、分析。为当地合唱指挥在实际排练中遇到的问题予以了帮助和指导,为邯郸培养更多优秀的指挥艺术人才,推动京津冀地区合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邯郸学院女声合唱团、邯郸市老干部合唱团、邯郸市文化琴韵合唱团,示范演唱了《菩萨蛮》、《敕勒川》、《菊花台》、《鸿雁》、《九儿》、《龙的传人》等曲目。
 
邯郸学院女声合唱团《菩萨蛮》、《敕勒川》
 
邯郸市老干部合唱团《菊花台》、《鸿雁》
 
邯郸市文化琴韵合唱团《九儿》、《龙的传人》
 
邯郸市老干部合唱团在示范演出中,通过李刚教授现场专业精准的指导短时间内就有了明显的提高,让老干部合唱团团员和现场观众激动不已。这就是加强群众合唱团队专业化,提高艺术水平打造群众合唱艺术的一个生动缩影,说明在追求合唱艺术大众化、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做,值得做!
 
公开课后,河北省音乐家协会、邯郸学院领导老师、北京文艺基金“京津冀合唱指挥艺术人才培养平台”项目负责人李刚教授就怎样更好的开展音乐教育、合唱指挥培训等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邯郸之行,热切难忘,望再聚古城就在这合唱艺术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