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儿时回忆,魅力不减当年
我县举办怀调、坠子剧目展演
怀调、坠子,为磁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日来在城隍庙广场举行的2018河北邯郸市非遗进万家展演让父老乡亲再次领略它们的风采。此次“2018河北邯郸市非遗进万家”展演活动,由县文广新局、县戏迷协会主办,县文化馆承办。此次怀调、坠子展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驻足观看,展示出这两种地方剧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磁县怀调”是个古老的板腔体剧种,上承隋唐时期的《踏谣娘》艺术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调的艺术规范,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清初。
曲目:《杜要进妃》
曲目《海瑞告状》
磁县怀调剧目以古装戏为主,当地人称“红黑脸戏”。传统剧目有《棘阳关》《摘盔缨》《便宜行事虎头牌》等。剧目上多反映忠奸斗争,将帅保边,政治色彩很浓。
磁县怀调演出动作豪放,将帅出场常伴于墩子鼓、四大扇、马号的强烈伴奏,给人以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其音响在夜间可传十里之外。2006年6月入选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坠子书”亦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县曲艺坠子形成于清道光初年,由河南开封曲艺形式三弦书衍变而生成,因以小鼓三弦改制的坠子弦伴奏而得名。
曲艺坠子有一人自拉自唱,二人一拉一唱,三人的“鸳鸯档”(男女捧口),多人的群口唱等演唱形式。说书艺人通过说、唱、表(道白)塑造各种人物的艺术形象,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作品的主题。2013年9月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