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眼中的青岛是取景框内的碧海蓝天,美食家眼中的青岛是啤酒蛤蜊,那么在艺术家眼中的青岛又是怎样一番表达?iii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018年3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青岛新八景·2018青岛展”在青岛朗艺美术馆如期开展。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克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斌先生,青岛市崂山区文联副主席李照开先生等出席画展开幕仪式并表示祝贺。
智汇品质生活联盟作为本次画展的协办方,青岛智汇品质生活联盟秘书长曲智彬,济南航奥商贸公司董事长于静,青岛颐诺国际董事长张国华等嘉宾也来到现场支持画展。
本次展览由华裔德国艺术家倪少峰带领他的团队成员邓怀东、朱旭、吕建国、李伟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考察、研究、创作而成,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下青岛人民的生活面貌,从过去、现代、未来对青岛这座中国新兴国际化都市做多角度、多层次、多媒体的展现。
青岛的美,美在多种文化的交融性和市井文明的艺术性,新八景展示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种创新性材质把城市的文化赋予其中。现场,随着大家一起徜徉在画廊中,各式材质的画纸搭配协调,看似是碎片的记忆方格却一点也不凌乱。前来赏画的人们陶醉在画作错落有致的搭配里,它们离着生活那么贴近,却那样立体生动,反映着这个城市的活泼和朝气,《故园风雨后》正是这样一幅作品。
据团队主创华裔德国艺术家倪少峰先生介绍,《故园风雨后》的表达不仅是城市文化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对时空、对乡愁的深刻理解,“时间的长短总是相对的。而我甚至不太确定自己这十年都是在哪里度过的。在灯火阑珊的傍晚,尤其在周五的时候,我看着街上的人,看着他们微笑或者困惑的脸,因为我记得十年前这些地方人们的表情,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我常常会想,每个人十年来都经历了什么。乡愁有时候不仅是关于地点的,也关乎时间。”倪老师针对青岛近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示着感慨。
现场,朱旭先生的《凝墨回望》、李伟松教授的《青岛往事》则是以历史性题材为基础,从画作中探讨历史和人性。洋轮码头,德日官兵,海滩灯塔,欧陆洋房;陌生的人物场景,熟悉的地标建筑皆可在画作中找寻到青岛影踪。
青岛有着美丽的过去,现代文明也同样多姿多彩,邓怀东老师的《天空之城》正是描绘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成果。每一处高楼的建设,都是青岛发展的标志。每一处高楼的外观,都是城市文明别样的风景。站在这处由多张画作构成的作品墙前,和朋友细数画中的标志性建筑,一种身在青岛的欢喜油然而生...
若说走遍展馆,哪部分的冲击力最大,莫过于吕建国教授所创作的《红色交响诗》。看似大笔一挥潇洒地涂抹,从细节上品味却皆是故事。鲜明的艺术风格让不少人流连于红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