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华·美术馆 “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展将于3月24日开幕!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8 20:54:54
重构乌托邦
 
——建筑艺术展
 
Reconstructing Utopia
 
——Architecture and Art Exhibition
 
展期:2018年3月24日-2018年5月20日
 
Duration:March 24th,2018–May 20th,2018
 
开幕式:2018年3月24日(周六)16:30
 
Opening Ceremony:March 24th,2018(Saturday)16:30
 
地点:中国深圳华•美术馆
 
Venue:OCT Art&Design Gallery,Shenzhen,China
 
展览总监:栾倩
 
Exhibition Directors:Luan Qian
 
学术主持:冯峰
 
Academic Director:Feng Feng
 
策展人:野城
 
Curator:Ye Cheng
 
策划助理:孟祥远
 
Exhibition Assistant:Meng Xiangyuan
 
展览空间设计:野城建筑事务所
 
Space design:Wild City Studio
 
参展艺术家:冰逸、贡嘎嘉措、谷文达、刘家琨、刘韡、刘晓都+UPRD、马岩松、邱黯雄、邱志杰、汪建伟、王澍+陆文宇、王昀、吴俊勇、杨泳梁、姚仁喜、野城、尹秀珍、袁顺、张永和、朱锫、朱小地
 
Artists:Bingyi,Gonkar Gyatso,Gu Wenda,Liu Jiakun,Liu Wei,Liu Xiaodu+UPRD,Ma Yansong,Qiu Anxiong,Qiu Zhijie,Wang Jianwei,Wang Shu+Lu Wenyu,Wang Yun,Wu Junyong,Yang Yongliang,Kris Yao,Ye Cheng,Yin Xiuzhen,Yuan Shun,Yung Ho Chang,Zhu Pei,Zhu Xiaodi
 
主办:华•美术馆
 
Organizer:OCT Art&Design Gallery
 
支持: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Support: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Co.,Ltd.
 
鸣谢: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
 
Acknowledgement:InterContinental Shenzhen
 
华·美术馆主办、野城策划的“重构乌托邦”建筑艺术展将于2018年3月24日至5月20日在深圳展出。展览邀请了21组有着大胆创想和深度实践的中国建筑师和艺术家,展出一百多件绘画、雕塑、装置、模型、图纸、影像和摄影等各个门类的作品。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以乌托邦为线索来重新梳理他们的想象脉络。这些探索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并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巨变。他们有的着眼于对未来城市形态的探索,有的对城市系统提出新的模式,有的对建筑的建构提出新的方法,有的对社区和人居生活提出新的畅想,有的通过影像和绘画展现了乌托邦或反乌托邦的未来图景,有的对建筑、艺术甚至我们这个世界的本体进行探寻。
 
通过对建筑界和艺术界深层对话的建构,本次展览期望把这些具有乌托邦精神的实践与构想集中展现出来,并从三个角度引出批判。一、反思过去:反思以中国为代表的快速城市化的历史;二、批判未来:批判过度智能化和大数据垄断的科智未来;三、从当下出发:以乌托邦精神超越物质与信息对人的奴役,激发人们自由的想象,共同走向更高的文明态。
 
当下这个时代恰恰是走向本体论的时代。在这个变革期提出重构乌托邦,就是对本体的回归。借乌托邦这个引子对建筑、艺术等领域的本体进行深入探讨。重构乌托邦,是一场实验,一场永无止境的纯粹的精神化实验。它不能够被功利化,不屈从于现实。它保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和敢于为理想献身的无畏精神。所谓献身,就是敢于投身到这样一场实验运动中来。
 
重构乌托邦,就像一股潜入现象世界的暗流,突破有限性和差异性,带领人类走向本体论时代。
 
开幕论坛
 
重构乌托邦,走向本体论时代
 
Reconstructing Utopia,Toward an Era of Ontology
 
时间:2018年3月25日9:30-12:00 13:30-17:00
 
学术主持:野城
 
地点:华·艺术沙龙(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11号华·美术馆西侧)
 
报名:活动免费,限额100名;报名方式见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
 
(届时请观众提前15分钟验票入场,若报名观众在开场前5分钟仍未到达,则名额留给现场未报名等候的观众)
 
论坛流程
 
上午Morning Session 09:30-12:00
 
09:30-09:45
 
论坛开幕式
 
Forum Opening
 
09:45-11:00
 
重构乌托邦,走向本体论时代/野城
 
Reconstructing Utopia,Toward an Era of Ontology/Ye Cheng
 
11:00-12:00
 
情感的空间实验/朱小地
 
A Spatial Experiment of Emotion/Zhu Xiaodi
 
下午Afernoon Session 13:30-17:00
 
13:30-14:00
 
无中生有地从艺48年/袁顺
 
Making a 48-Year Art Career out of Nothing/Yuan Shun
 
14:00-15:00
 
从超媒介到深度文明/张宇星
 
From Hypermedia to Advanced Civilization/Zhang Yuxing
 
15:00-17:00
 
圆桌讨论嘉宾/冰逸,刘晓都,沈国健,野城,袁顺,张宇星
 
Roundtable Discussion Guests/Bingyi,Liu Xiaodu,Shen Guojian,Ye Cheng,Yuan Shun,Zhang Yuxing
 
关于主讲人
 
野城
 
Ye Cheng
 
旅法建筑师,诗人,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野城建筑事务所(Wild City Studi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野城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赴法考入巴黎建筑专业学院(ESA),毕业作品获ESA年度大奖。他先后在多家国际前沿建筑事务所工作,曾任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研究员,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他是首位获得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Institut de france)“青年艺术家奖”的中国人。
 
朱小地
 
Zhu Xiaodi
 
1964年出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总建筑师。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袁顺
 
Yuan Shun
 
1961年出生于上海,现阶段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与柏林之间。袁顺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创作,如水墨,装置,照片,录像和行为等。
 
代表作品:"力·场”1999-2002,“臆念之景”2003-2004,“亿年江山”2007-2008,“0”计划2008,“没完没了”2009-2010,“脑國”2013-2014,“未来季”2015-2017。
 
张宇星
 
Zhang Yuxing
 
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独立城市研究者/艺术家,诗人。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的发起人、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深圳趣城计划总策划人。目前担任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副主席。同时担任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理事、深圳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主讲人简介按论坛发言顺序排序
 
圆桌讨论嘉宾
 
冰逸
 
Bingyi
 
早年攻读生物医学与电子工程,于2005年获耶鲁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后赴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博物馆学。
 
冰逸身兼当代艺术家,电影导演,诗人,建筑师、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融合了她对生态学、科学、哲学、史学和美学等领域的兴趣,并涵盖了大地与环境艺术、特定场域的建筑-装置艺术、音乐与文学创作、水墨绘画以及行为表演艺术。
 
刘晓都
 
Liu Xiaodu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自1998年开始在深圳从事城市与建筑相关的设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及获得了若干设计奖项。他同时主持及参与都市实践多项城市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城中村系列研究和高密度城市形态研究。
 
刘晓都是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的三位总策展人之一,并且曾任多届深港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首届会长。刘晓都曾参与多项国内外建筑展览和学术活动,包括2005圣保罗建筑双年展,2007里斯本建筑三年展,2008荷兰鹿特丹展览和纽约库伯休伊国家设计博物馆土楼特别展等。主要策划的展览包括2016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等。
 
沈国健
 
Shen Guojian
 
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合伙人。
 
2000年获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硕士,随后进入纽约Peter Eisenman建筑师事务所,2001年获飞利浦留荷奖学金入荷兰贝拉汉建筑学院,并于2003年取得杰出建筑师硕士学位;个人作品曾获远东国际数位建筑奖、义大利虚拟博物馆竞图;2004年起于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及东海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建筑设计课程,在学界开发最前端的建筑可能性。同年加入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
 
*圆桌讨论嘉宾简介按姓名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