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界精英聚火山,共商薯业献良策。跨界合作促振兴,脱贫致富奔小康”。3月17日,第五届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暨察右后旗民族特色农畜产品展销大会在察右后旗文化会展中心盛大召开。LJJ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大会由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主办、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协会、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察右后旗人民政府、内蒙古中薯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乡村振兴跨界合作”为主题,围绕马铃薯高效生产经验分享、技术集成应用、农资农艺融合、产品价值提升、品牌培育推广、营销渠道拓展、产值效益突围等专题,开展全方位的技术交流、发展战略研讨和产品展示交流。
中国作物协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陈伊里教授介绍,大会以提升中国马铃薯农场主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以推进马铃薯生产结构调整、绿色生态、品牌建设、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为导向,为大家搭建一个马铃薯产业链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增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马铃薯产业协同创新、品牌驱动、高效发展战略、弘扬薯业文化、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产品共享,共同推动和提升中国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种管处副处长温占平说,在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是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大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有利于整合马铃薯产业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有利于科研与生产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促进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有利于推动马铃薯及其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形成持续和稳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局副局长刘永祥介绍,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优质冷凉经济带,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培育发展,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马铃薯产业成为彰显地区特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全市马铃薯面积一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400万吨以上,在全国地区级位居第一。2017年,“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荣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察右后旗人民政府副旗长谷巨龙向大会致辞。他说,中国马铃薯农场主大会,在中薯联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已成为倡导马铃薯产业最新发展理念、荟萃最新科研成果、推动区域交流合作、引领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与会嘉宾能够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以薯会友、以薯为媒、增进友谊,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领域,推动科工贸联手、产学研合作、三产融合,共同把马铃薯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希望本届大会真正成为察右后旗、乌兰察布市等地扩大开放的新窗口、展示形象的新平台、内外合作的新桥梁和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载体。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大会的协办企业,企业副总经理查日辉认为,中薯联给大家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合作共赢的平台。希望大家能从本次大会上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2018年的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据了解,此次会议为期三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马铃薯种薯企业、现代农场主、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和大批国内外专家教授、业界名流、加工企业、鲜薯购销经纪人、国内外农资企业、马铃薯消费终端客户及农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农业品牌策划、物流配送、主流新闻媒体、互联网传媒等全产业链精英参加会议。全面展示和探讨马铃薯种植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农资新产品、加工新成果、品牌新突破、流通新渠道、管理新思路。并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市场动态等诸多热点、难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本次参展中,察右后旗有关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以及生产经营民族服饰、奶制品、特色小吃的商户积极参展,各苏木乡镇根据当地特色分别设立展位。参展产品类型包括农畜水产品类、酒水类、奶制品及民族特色小吃类;皮毛绒肉产品类、民族服饰类和其它自愿参展的化工、建材产品等。
察右后旗是全国第一个马铃薯原种场诞生地,如今已成为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近年来还培育出“后旗红”等一批国内知名马铃薯品牌。
责编: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