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实用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柳编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7 22:17:56
柳编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制品,相较于其他一些手工艺借助半机械或作坊式生产的方式,柳编在材料、技术上仍沿用传统手工方式,从原料到最终成品仍完全以手工加工完成。
 
柳编与一般的传统艺术相比,柳编造型观念的主观性更加突出,是民间实用技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机结合,也是实用性与审美的有机结合。1960年以来,中国柳编工艺品开始出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手工艺的价值在于制品背后所隐含的文化价值。在实用功能之外,柳编民间器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记录了当地的民俗生产生活。
 
柳编技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经过历代工匠的传承发展,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制作各种容器和包装物,采用有韧性较好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制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柳编产品。从远古的奴隶社会到战国时期,柳编就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历经各个朝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器具。
 
柳编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地主要分布在汉江流域、黄淮海地区。全国有三大柳编生产基地,湖北、山东,安徽等地。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
 
编织技术包括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6类,产品涉及篮、筐、盘、篓等家用品,以及花瓶、屏风、画框、书箱、摇篮等装饰品。程河柳编柳条色白、质柔、纤细。特有的原材料,加上特定的编织技法,构成了程河柳编独有的风格。
 
置身这柳编艺术海洋里,犹如欣赏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造型奇异的花篮,亦有古朴厚重的花瓶,小巧玲珑的花盘以及餐桌、茶具、摇椅、吊篮等。
 
柳编经国务院批准,于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编作为商品生产行业,已纳入较高档次的工艺美术品范畴。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