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终于落下帷幕,以13项奥斯卡大奖领跑的《水形物语》最终斩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延续了这一年来在各大电影节上,最佳导演奖项的统治力。《水形物语》作为他的暗黑童话三部曲(前两部为《魔鬼银爪》《潘神的迷宫》)中的第三部,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从世界观的架构,到哲学内核的体现,再到电影艺术的呈现。这部电影将他的暗黑童话艺术,推向了一个极致。最佳导演的桂冠当仁不让。
“音乐小点声好吗?给我一分钟,我已经等了二十五年了。”
当吉尔莫·德尔·托罗站在台上说出这句话时,掌声雷动。这个给怪物写情书的导演,终于赢得了人类的欢呼。
吉尔莫·德尔·托罗
继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金狮奖、在美国金球奖上斩获最佳导演奖、在第70届美国导演工会奖上斩获最佳导演奖后,《水形物语》又拿到了今年奥斯卡的13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
《水形物语》
The Shape of Water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这部「奇幻爱情」电影了——水形物语
《水形物语》的故事非常简单,三句话讲完:
①:鱼人被捉,运到一间秘密研究所;
②:哑女是研究所的清洁工,在工作空隙,跟鱼人用手语沟通、喂他吃鸡蛋、放音乐,两人渐成好友;
③:鱼人面临被解剖的危机,哑女斗智斗勇将其救出。
听起上来很简单吧,好像不是什么新颖的题材。
然而就是这样一段老套的人鱼恋,却得到了各大挑剔艺术电影节的青睐。
通常,一般电影里的怪物命运是这样的:人们发现它,躲藏它,消灭它。
一如哥斯拉、汉江怪物、金刚……
但这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外号陀螺)的电影里的怪物不一样。
他的怪物往往引人惊叹,能与人对话,毫无保留地将你拉进那个恐怖又瑰丽的魔幻世界。
「来自异质世界的鬼怪,不是恐惧产生的源头,反而是人们可以信赖的力量。」
陀螺对怪物,有一种发自生命本真的痴迷。他四岁时就要求在棺材里睡觉,与鬼神对话,把家人吓得不轻,还搞了一场「驱魔仪式」。
所以他的电影里的怪力乱神,有一种「邪之美」。
陀螺这部电影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爱情和人物上,整体有一种被海水浸泡过的醉人气息,非常独特。
作为一个“怪物”爱情故事,拍摄难度十分大。
美人鱼要上岸找王子,尚且要把自己的鱼尾巴换成人腿。这个长相在人类眼光里可以成为丑陋的鱼人。至始至终也都没有靠魔法「变身」。
一个人类女孩,如何会对这样的生物产生爱情呢?
整部电影要解决的两个最头痛的问题就是:
她爱情的动机是什么?
如何将这种爱情拍的令观众信服?
这就要看女主角了,陀螺花费了大量精力打磨这个人物。
女主角哑女爱丽莎是一名政府机构的清洁工,她身上最特别的地方,是她对于「美」的精妙感知。也乐于沉溺于「美」中。她的生活其实很简单:起床,上班,一边擦地一边听着黑人大妈闲聊,然后下班。
因为昼夜颠倒,交友圈极窄。按理说,她的日子过得很单调清苦吧?
并没有。
虽然她外表普通,身材瘦小,甚至有点微微龅牙,她依然爱漂亮。
衣服不多,但讲究搭配。
只有邻居画家是她的Gay蜜,两人有空就一起看歌舞片,听歌,学舞。
除了感受力敏锐,她还「邪」的很。
生活在一个破落的公寓里,墙上剥落的绿漆呈现海草的颜色,阴森瑰丽。
也不是什么纯情少女。
在影片的开头,就是她全裸进浴缸,愉快享受一个人性爱的场景。
骨子里胆大,对怪异和血腥有好奇心。
一次,鱼人将安保人员的手指咬掉。
黑人大妈吓得胆儿颤,她却很淡定,颇具玩味地将断指一个一个装到她的早餐袋里。
所以她第一次见到鱼人时,脸上满是好奇的表情,丝毫不害怕。
对于「何为美」,她有着更为宽阔的的感知力。
就连她的Gay蜜画家邻居也是一样。第一次见到鱼人,脱口而出就是「他真是美啊」。
在一般人眼里肮脏怪异的生物,他们则看出神秘又神圣的美感来。
导演运用抒情的音乐和构图,将哑女和鱼人的每次会面,都拍得极有情调。
BGM实在是太好听了!!
她将自己的鸡蛋,给鱼人吃,跟他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隔着水缸璧跳舞。
浪漫的情绪,在渐渐滋生。
你会发现,唯有在鱼人面前,她才能安心地施展自己的女性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她首次从鱼人那里获得了一种平等的目光,而这她一直梦寐以求的。
日常生活里,别人总是「哑巴哑巴」地称呼她,不断强化她的残缺。
就算是安保头子的求欢,也是充满着居高临下的恶意,把她当做一个潜在泄欲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