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电视业盛会——2018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3月13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此次制播年会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办、SMG影视剧中心承办、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广电系统、电视台、500多家影视公司的千余名嘉宾出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广电处处长游海洋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年会。
杨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促进中国电视剧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在发言中首先充分肯定了SMG和东方卫视在2017年电视剧制播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
2017年的播出工作中,东方卫视黄金档共播出电视剧15部,其中现实题材作品达三分之二,占据了播出主流。在庆祝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等重要宣传期,播出了《急诊科医生》《生逢灿烂的日子》《国民大生活》《绝密543》《守卫者-浮出水面》等5部总局“推荐剧目”。此外,《继承人》《欢乐颂2》《我的前半生》《那年花开月正圆》《风起长林》等多部现实主义作品的播出,也充分体现了东方卫视打造现实主义精品佳作第一播出平台的目标追求。
同时,东方卫视还在2017年建立并实施了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评审工作,进一步强化以社会效益第一为目标、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坚决抵制唯明星、唯收视的倾向,坚持科学全面,客观公正,有效引导,为确保电视剧健康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他谈到,东方卫视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播出平台,希望东方卫视在新时代、新起点能明确新目标、新任务,继续发挥好示范作用。
对于已经逐步展开的新一年的电视剧制播工作,杨铮指出,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电视剧诞生60周年。全国电视剧行业的从业者们应以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一步提升思想高度,开掘作品深度,创新表达方式,回应新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未来的五年,他希望制播双方能紧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念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宣传节点,紧密合作,积极主动,做好选题规划,共同推出一批既符合宣传主题要求、导向正确,同时制作精良、影响广泛的主流题材作品,既要圆满完成宣传任务,也要以重要节点创作为契机,提升电视剧整体品质,促进中国电视剧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王建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全力打响“讲导向、有文化”的上海电视剧品牌
2017年,我国电视剧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旺盛的活力。今天的年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率先登场,为SMG在2017、2018两个年度的电视剧制播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
2017年,SMG勇于担当,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等重要宣传节点,提前做好了重点剧目的购播工作,共播出1部总局“庆祝建军90周年推荐剧目”和4部总局“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推荐剧目”,是全国播出总局推荐剧目数量最多的省级卫视剧场,为整个东方卫视频道打造“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打下扎实基础,发挥了播出大台的宣传引领作用。同时,SMG精耕细作,播出了一批温暖明亮的现实主义精品剧作,体现了东方卫视打造现实主义精品佳作第一平台的目标追求。
2018年,面对愈加激烈的媒体竞争,SMG将继续加大影视剧采购投入,支持影视剧中心坚守媒体责任,采购、编播更多讲导向、有文化的电视剧。在优秀作品制作播出和影视产业促进方面,SMG将推出五项重要的新举措。
其一,率先开展综合评价: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要求,SMG在全国卫视频道中率先开展了黄金时段电视剧综合评价体系评审工作。东方卫视黄金时段电视剧综合评价以“品质”评价为核心,从“思想性、专业性、创新性、融合力”四个方面进行打分,结合收视率排名分值核定评价等次。这一举措将有助于SMG进一步提升电视剧制播水平,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优质的观剧服务。
其二,调整设立重大影视项目办公室:2017年底,SMG充分利用影视剧中心在电视剧行业内充沛的头部资源和资深的项目经验,创新用活隶属于上市公司的尚世影业的资金优势,调整了重大影视项目办公室的机构设置,具体承担SMG重大题材影视创作的运营工作。目前,首个重大电视剧项目《大江大河》已经正式启动。
其三,深化制片合作:2018年,SMG尚世影业将继续秉持“现实关注、价值引领、文化担当、匠心创作、国际视野”的创作主旨,推进《老中医》、《大江大河》、《紫川》、《两个人的上海》等多元题材电视剧创作。
其四,创新基地合作:经过一年的多轮谈判和磋商,SMG正式携手静安区政府共同投资、联合建设一个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大型影视产业基地。建成后,它将成为上海最大的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好莱坞标准的国际影棚和影视产业园区。
其五,拓展台网合作:2017年,网络剧精品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彰显,网络剧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这就为台网双方在审查标准统一的前提下,拓展以品质导向为基础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台网合作、共赢共生,这样的合作是电视剧行业未来发展的福音。
2018年,SMG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全力打响“上海电视剧”品牌,与全国优秀制作公司、兄弟电视台、视频网站进一步加强合作,同心协力,共同书写中国电视剧的辉煌篇章。
王玮:2017上海电视剧行业成绩斐然
重要节点重点对待,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7年,上海的电视剧行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以数据的方式向与会嘉宾报告了这一喜讯:
2017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下,上海顺利完成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庆祝“建军90周年”和“香港回归20周年”宣传期电视剧创作展播工作。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和《平凡的世界》荣获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都市情感律政剧《继承人》入选总局的“好剧选介”。电视剧剧本《迷猎》《南方有乔木》获总局电视剧精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南方有乔木》《大转折》《外滩钟声》《国民大生活》《一树桃花开》5部沪产剧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要宣传期推荐播出参考剧目。
年内,上海电视剧行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质减量”,在创作数量放缓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全年共收到电视剧备案申请360部,通过总局备案立项的沪产剧共163部6055集,位列全国第二。全年取得发行许可证的沪产剧共40部1758集,产量全国第三。2017年,沪产剧也实现了良好的播出情况,12部沪产电视剧在一线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占总量的21%。从收视情况来看,沪产剧在晚间黄金档日播剧和次黄金档周播剧方面均表现突出。
同时,他还介绍到,2017年底,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启动了2017-2021上海电视剧创作生产规划编制工作。未来几年中,他们将重点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本市电视剧生产规划,对弘扬主旋律、彰显主流价值的重点选题进行重点把握,加强跟踪管理和把关指导,争取按照时间节点推出一批具有标杆性的精品力作。
王磊卿:品质剧井喷源于对“深度”的挖掘
寄语行业同仁: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在论坛讨论开始前,SMG影视剧中心主任、东方卫视中心总监王磊卿首先做了发言。过去两年,王磊卿都以“请回答”为题对过去一年的电视剧行业的生态与发展趋势做出个人的总结和判断。今年也不例外。
2017年,东方卫视剧场坚持秉承“大剧品相、都市气质、新鲜多元”的定位,精品导向、纵横编排、强化优势,城市网全数据收视成绩稳居全国地方卫视第一,实现了从全国前五到前三、前二再到榜首的三级跳,同时还创造了惊人的“九个第一”。在王磊卿看来,收视成绩的增长、品质剧的井喷,其原动力是“深度”:主旋律剧有了社会深度、历史剧有了历史深度、现实题材剧有了人性深度、电视剧表演也有了演技深度。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电视剧的品质虽然有了整体上的提升,但遗憾也有不少。剧名、集数越来越长、剧本孵化时长却越来越短。盲目跟风海外拍摄、悬浮动作剧泛滥、过度消费女性成长题材等电视剧“套路”也是屡见不鲜。通过分析去年几部大热佳作的成功模式,王磊卿呼吁电视剧从业者厘清古装剧和历史剧、现实主义剧和当下题材剧的分界。在呼唤历史正剧回归的同时,他也提出,古装剧、年代剧也应当秉承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以写实的手法还原历史氛围和历史质感。
对于未来,王磊卿认为电视剧的成功是合家欢模式的成功,而台网共同主推的剧才能成为最现象级的作品。只有台网两端进一步探索台网联动合作的商业模式,实现“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制作方”的三方共同投资、共同制作,才有可能实现共同盈利。面对新时代的中国电视剧市场,王磊卿提出,SMG将秉承“从商业性优先转向文化导向优先、从大IP优先转向扎根现实主义的原创优先、从追逐流量明星的堆砌卡司优先转向讲求工匠精神的品质优先”这“三个优先”,切实推动SMG影视制播的发展。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客户总监龙长缨也根据2017年的电视剧收视情况对过去一年的电视剧市场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分析中她说,虽然现在每年上市新剧的数量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但缩量提质已成为行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