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坏狐狸的故事》改编自法国同名绘本,电影讲了三段温馨、有爱、滑稽的法式谐趣小故事。舞台是一个小型农场,围绕着一群活泼有趣、正义善良,脑筋却不太灵光的小动物展开。
故事一
一头责任感爆棚的猪和它的猪朋友为护送人类宝宝回家,
而踏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公路冒险。
故事二
一只想吃鸡想到发疯的狐狸被迫成了“鸡妈妈”,
而三只误入歧途的小鸡却一心想当“狐狸”。
故事三
一只鸭子和兔子因为“误杀”了圣诞老人,
不得不扛起拯救圣诞节的世纪重任……
一对对啼笑皆非的组合,制造出一串串天真童趣的奇遇,有谁认为乡村生活都是炊烟袅袅、一派祥和?
这是一部典型的法国动画片,清新的风格、诗意的幽默,再加点小疯癫。导演为极简的漫画形象在表演中注入迷人的风采与魅力,简单清新的画风流露出强大的喜剧基因!正如导演本杰明•雷内本人所述——“我们把电影设计得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糖果,是一个轻松有趣、朴实无华的与家人分享的时刻。”
《大坏狐狸的故事》制片人迪迪埃•布伦纳与导演本杰明•雷内、帕特里克•英伯特结缘于2012年合作的《艾特熊和塞娜鼠》,同样是一部绘本改编动画,以温暖质朴的水彩画风和动人治愈的故事,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美国动画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导演提名等荣誉。
而此次《大坏狐狸的故事》,依然秉承了温情的手绘画风,导演调皮地用“老瓶装新酒”的方式重塑经典农场故事,重温熟悉的动物寓言,用简单的画面和故事传递深刻的温暖和人性。3月16日,欢迎进入天真横行的“最疯农场”!
观众评价
电影画风非常有趣,在法国上映后大受好评。在“法国豆瓣”allociné网站上位列观众评选的2017年法国最佳影片榜单前五。
法国媒体和观影者都给出了四颗星的好成绩!
有网友称:《大坏狐狸的故事》是一部真正的集纯朴、荒诞和诗意为一体的电影!
21%的网友给了五颗星,51%的法国网友给了四颗星。
美国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也是100%新鲜度,一水的好评。
目前豆瓣也给出了8.3的高分。
媒体评价
《大坏狐狸的故事》2017年6月21日于法国本土上映后,口碑爆棚,在法国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影展等地展映期间,收获各地媒体及影评人的纷纷好评:
“荒诞古怪、暖心机灵的一部片子。”
—美国《好莱坞记者报》
“有趣、混乱却有爱,为残酷世界带来一丝温柔”
—法国《新观察家》
“完全的天真、完全不愤世嫉俗的心态和谦逊让影片格外独特迷人。”
—英国《Set The Tape》
“他的幽默适用于所有人。美学方面重现了手绘风格的魅力。总之,《大坏狐狸的故事》像一个清新的惊喜!”
—比利时《RTBF》
影片荣誉
第43届法国凯撒电影奖(2018)
·最佳动画片
第45届动画安妮奖(2018)
·最佳独立动画长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本杰明·雷内/帕特里克·英伯特
·最佳动画角色(提名)本杰明·雷内/马科·阮/帕特里克·英伯特
法国卢米埃尔电影奖(2018)
·最佳动画片
一直以来,法国都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特别是电影艺术,这里每年都会产出数量繁多、类型丰富的电影作品。可内地影迷,却鲜少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纯正的法国影片。不过,最近就有一部原汁原味的法国动画片《大坏狐狸的故事》将登陆中国。这部带有浪漫文艺气质的影片将在3月16日在全国上映,内地的观众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到法国电影的魅力了。
《大坏狐狸的故事》改编自法国漫画家本杰明·雷内的畅销绘本《坏狐狸》。
影片在豆瓣上拥有8.3的高分,在烂番茄网站上保持着100%的新鲜度,并且在前不久,还在素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凯撒奖上,获得了年度最佳动画片的殊荣。此外,影片还横扫了被称为“法国金球奖”卢米埃尔电影奖最佳动画片,而且入围了安妮奖最佳动画、最佳导演的提名。
与我们熟悉的好莱坞CG动画不同,《大坏狐狸的故事》保留了原著绘本中朴素的手绘风格,淡淡的水彩色调和简单的线条轮廓,赋予影片一种清新明快之感。
但千万别被片中素雅的手绘风带偏了,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充满着滑稽欢脱情节的爆笑喜剧,影片蠢萌的动物主角和无厘头的剧情,可以让人从头笑到尾。
来,先来看看预告片感受一下~
《大坏狐狸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叫做花谷农场的地方展开,讲述了三段幽默趣味,温馨治愈的小故事。主角是动物寓言中常见的狐狸、猪、鸡、兔、鸭等形象,它们不仅被赋予饱满的拟人化色彩,还被添加了一些和日常观念中完全相反的性格。
比如,老谋深算的狐狸成了外强中干的“鸡妈妈”,好吃懒做的猪被塑造为整天收拾烂摊子的最强“猪队友”,弱不禁风的小鸡立志要成为“征服农场的食肉猛兽”,忠实靠谱的狗却成了自由散漫的懒癌晚期患者……
颠覆性的动物人设,荒诞搞笑的农场故事。导演本杰明·雷内表示,人们对动物拥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于是他针对这些既定观念,抖了一些小机灵。
想想这也是自由浪漫的法国人才有的幽默吧!
不同于热爱打造英雄主义的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更喜欢着眼于小人物,许多电影作品中都渗透着专属于法国那种慵懒惬意的小国小民情怀。
《大坏狐狸》正是继承了法国喜剧文艺常见的自在灵动、略加荒诞的幽默气质,塑造了一群各有缺点的小角色,它们身上充满了人性,非常幽默有趣。
比如狐狸就是一个在农场中处处碰壁、不受待见的“小人物”,它虽然一心想树立大坏蛋形象,却屡屡不得志。
被迫当上“鸡妈妈“后,呆萌的小鸡唤起它内心的善良和柔软。这个走路都会被自己绊倒的“二货”,竟然逆袭成为勇敢拼命的三好奶爸,为了保护小鸡上天入地。
法国人的幽默往往源于日常小事,并热衷于通过对日常的调侃与自嘲化解生活中的尴尬与不快。诙谐的动物形象,在生动的拟人化手法之下变得格外亲切,一举一动都仿佛能看到平时生活中你熟悉的影子。
比如身为农场唯一“靠谱担当”的猪,勤劳善良外加责任心爆棚,为护送婴儿回家,不得已与笨鸭和蠢兔踏上惊心动魄的囧途;又因为这俩熊孩子“误杀”了圣诞老人,被卷入一场拯救圣诞节的疯狂计划……
尽管猪因为兔和鸭这对“麻烦制造精”吃尽了苦头,但还是控制不住为它俩操心。这难道不像极了身边那些热心肠的强迫症患友?虽然嘴上总是抱怨着你各种不靠谱,但却是一个做事严谨有条理,责任感爆棚的居家旅行必备伙伴。
而兔和鸭这对“脑洞大、心更大”的疯狂活宝,也是法国人生活态度中“天生乐观派”的最佳代表。天大的事在它俩眼里都不算啥,“别灰心”、“总会有办法”是它们的口头禅,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异想天开,热情乐观。
影片中每段故事没有太大的关联,而是以小剧场的形式被串联成小品式的“三幕剧”。
每只动物都是“戏精附体”,格外喜欢抢戏。而这些爱闯祸,常常犯傻的形象,却是电影的精髓所在。
《大坏狐狸的故事》让人看到了喜剧大师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的影子,动物们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滑稽的闹剧经历,制造出了密集的笑点。
影片即兴感很强的对白也属于典型法国喜剧的传统,小剧场的形式也很有法式民间“咖啡馆剧院”(caféde art)的感觉,用通俗易懂的言辞和插科打诨与观众互动,制造不经意的搞笑氛围。
但同时,这种法式幽默也充满睿智与内涵。
法国人最喜欢通过嘲讽来逗趣,不管是权贵还是普通人,法国人口中的讽刺对象也遵循着自由的精神。
这部电影也没少调侃圣诞节和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由鸭子冒充,拉雪橇的驯鹿变成了猪,而送给孩子们的礼物都是从垃圾堆里捡到的废品。
这样胡闹的圣诞节,居然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调侃归调侃,《大坏狐狸的故事》却始终没有脱离开温馨的主题,每一个故事在笑过之后,总能给人带来温暖的余思。
这也是法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在温情治愈的表面故事之下,往往给人一种更深刻的思考。
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法国动画《疯狂约会美丽都》中,暗含着对工业社会以及速食文化的批判;
另一部同样是温情向的《艾特熊和赛娜鼠》,通过一头熊和一只鼠的友情,包裹出种族偏见的主题。
哲思对于法国人来说就好比露台上的一杯咖啡,是消遣也是生活。
说到《艾特熊和赛娜鼠》,这部电影和《大坏狐狸的故事》,还有着颇深的渊源。
这两部作品的制片人,都是法国教父级动画制作人迪迪埃·布伦纳,他的履历表上,拥有《疯狂约会美丽都》《凯尔经的秘密》等等经典的动画作品。
《艾特熊和赛娜鼠》的导演,就是《坏狐狸》的创作者本杰明·雷内,而他也参与执导了《大坏狐狸的故事》,拍摄了其中第二个故事。
另外两个故事的导演帕特里克·英伯特,也曾担任过《艾特熊和赛娜鼠》的动画师。
在讲述创作灵感时,雷内说影片大部分情节取材于他儿时的生活。
他小时候曾参观过一次农场,“我坐在孵化器旁,看着小鸡快出生了,父亲告诉我‘如果小鸡孵出来第一个看见的是你,就会认为你是它的母亲。’当时我太年轻,很害怕做单身妈妈。”雷内如是说。
而这次经历,却在导演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创作的种子,并且萌发出一个有趣、温暖和治愈的故事。
雷内在《大坏狐狸》中创作的故事以及为影片创立的画风,就像许多法国人追求简约舒适的生活态度一样。
而本着这样的创作理念,他也为影片注入了一种法国人特有的浪漫自由主义。
自由,是影片中荒诞疯狂的幽默剧情和让人猝不及防的反转情节,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故事体验。
而浪漫,则在于故事中饱满的善意。片中的角色虽然愚笨,却拥有足以打动人的善良,尽全力地帮助身边的人。
如同影片海报中写道的天真横行,让人看过电影之后愿意再一次相信童话。
正像来自法国的喜剧大师莫里哀说过的,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
这部《大坏狐狸的故事》也许就是追求轻松自由的法国人,为全世界成人和孩子带来的一份能够唤醒童真和暖意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