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生成第二十九回于霏霏:色目
HBP XXIX Yu Feifei:Gaze
艺术家|Artist:于霏霏|Yu Feifei
策展人|Curator:杨鉴|Yang Jian
开幕时间|Opening:2018.3.15 16:00
展览时间|Exhibition Dates:2018.3.15-4.16
地点|Venue: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Beijing)
地址|Add.
北京市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E06,798 Art District,Chaoyang District,Beijing,China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将在2018北京画廊周期间,于C、D、E展厅荣幸呈现“蜂巢·生成第二十九回于霏霏:色目”。于霏霏的艺术实践根植于社会学和人类学,试图对个人的文化身份进行探索,分析其形成及其演化。她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着以生成视觉语言为结果的自我追问及对世俗庸常场景的重新发现展开,从欲望及权力的对照及制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视觉可能性。
关于“一双”的研究/Study of Duo
2016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Epsonultra gilee print on Photo Rag Baryta
60×60cm
于霏霏1988年出生于广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其间访学于英国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
一双No.1/Duo Torso No.1
2016
手工独幅丝网印刷,综合材料拼贴于Somerset新闻纸色及奶油色手工纸上/
Mono screen printing,mixed media collageon news and cream color Smerset Paper
72×56cm×2
一双No.2/Duo Torso No.2
2016
手工独幅丝网印刷,综合材料拼贴于Somerset新闻纸色及奶油色手工纸上/
Mono screen printing,mixed media collageon news and cream color Smerset Paper
72×56cm×2
在长期的工作中,于霏霏持续对凝视(Gaze)进行了大量的视觉及理论梳理和研究。她起初的创作只是对男性的凝视解读的一个泄洪口,但纵观其系统性的创作,随着之后实践中使用的人工制品逐渐增多,带有历史指向的图像亦越来越多,关于历史及当下的对照及追问便随之变得迫切。在此,“凝视”既是一种描述也夹带了一种暗示,同时它还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一种多意性的悬置状态。它可以是一种观看的全神贯注的状态,以至于豁免了一种日常的状态,随之变成一种悬置的实践,一种出离的状态;它还可能是一种带有惊奇的静观其变,以此试图去固定或者抓着某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的主体既无法动弹,也像没有着落,一种无法扎根的瞬间性。更多被达成共识的是“凝视”为一种带有阶级性的审判态度,一种打扰与否定。凝视所具有的这些不确定性与多意性,是于霏霏试图在作品中讨论的,她通过探究“凝视”所存在的历史性和时间性去探究其出现的可能性。
无音之声/The Sound ofSilence
2015
摄影,收藏级打印于哈内姆勒纸/Epsonultra gilee print on Photo Rag Baryta
160×210cm×2
于霏霏的作品给人最为显著的视觉印象是大量使用古典雕塑作为其创作的素材,究其原因,或因古典雕塑为最精致的例子,它们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的切实可触的标志,是民族和文化能够从严酷无形的材料中提取一个最终可为感官所通达的人的抽象理想。而古典雕塑中的赤裸身体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被古希腊人证明为一种艺术形式——“裸像”,也使得“裸像”变为一个在艺术创作中可被严肃使用,被知识化的形式。于霏霏的艺术实践通过多种表现手段将不同时代的雕塑进行视觉上的打断、措置、并列、节选,让观看者自动将其视为人类遗产,而不再纠结其出处,使之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与宽广的指向性,这些被图像化的石质雕塑与其裸露的姿势便丧失了一切原有创作者所赋予或叙述的、解剖的、分类的、语义的、象征的或圣化的意图。更像是一个真实的纯粹之物出现,是其最为具象的一面:一个赤裸的身体。在此基础上生成了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可乘之机,艺术家结合对于文化历史和正典的构建机制进行研究学习,并对自身进行内观与洞察之后,逐步清楚了自己该如何下手对这些视觉素材进行干预。
于霏霏|Yu Feifei
教育背景
2014-2016英国皇家美术学院
2015英国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
2008-2012中国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经历
个展
2018
色目:于霏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于霏霏个展,OVO画廊,台北
2017
“情人的眼”,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展览,厦门,中国
群展
2017
感动的前提,LinkGallery,北京,中国
Gather(re-collection),12 Gallery,伦敦,英国
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中国
Super Community,Dyson Gallery,伦敦,英国
进化论之纸本展,空间站,北京
2016
新伊甸园:中日韩青年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内燃: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家,Eli And Edythe Broad Art Museum,兰辛,美国
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展2016,伦敦,英国
Arc Presents The Beaver Collective,GasWorks,伦敦,英国
TheCampaign,Subject Matter,Dyson Gallery,伦敦,英国
RCA的秘密2016,Upper Gulbenkian Gallery,伦敦,英国
RCA的秘密2016,Art迪拜,Madinat Jumeirah,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Display,CGP London/Cafe Gallery,伦敦,英国
F-ling,Hockney Gallery,伦敦,英国
2015
Undisciplined,N/A Collective,The Gallery OnThe Corner,伦敦,英国
新感知,艺术门画廊,上海,中国
第四届国际学生小型版画展,El Minia University,埃及
RCA的秘密2015,Dyson Gallery,英国伦敦
RCA Fluxin Dubai,Alserkal Avenue,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Box Out,CGP London/Cafe Gallery,伦敦,英国
第四届国际学生小型版画展,Extra Art Gallery,开罗,埃及
看见声音:塔里曼的室内音乐,皇家音乐学院,伦敦,英国
The Working Progress Show,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伦敦,英国
2012
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Beijing Buffalo:Translatin,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2“Gender Across Borders:(‘Lunch w/FF’)”,Centre for the Arts,布法罗,美国
We Are Here Now:15+Buffalo Based Artists Today,布法罗,美国
BYOB BPAC,Burchfield Penny艺术中心,布法罗,美国
2010
醒,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开工开悟,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国
奖项提名
2017
集美·阿尔勒—MadameFigaro中国女性摄影师奖提名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
演讲、讲学及对谈
2017
“图像的肉身”,与策展人唐泽慧,艺术家萧伟恒对谈及演讲,中国厦门大学
2016
与艺术史学者Jennifer Dorothy及策展人王春辰对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于英国牛津大学拉斯金美术学院演讲及讲学
2015
于英国布莱顿大学版画系演讲及讲学
公共收藏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英国伦敦
蜂巢(北京&深圳)2018春季展览信息|
Hive Beijing&Shenzhen·Coming Projects in Spring:
蜂巢深圳|Hive Shenzhen
3.10-4.29.2018
坐看云起:梁铨创作风格与流变
Watching the Clouds Go By:
Liang Quan's
Creative Style and its Changes
“坐看云起:梁铨创作风格与流变”作为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2018开年首展,将会呈现梁铨在各个系列创作中诸如重彩、茶点、条纹、重墨、格子等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创作时间为序呈单元状分布,作品与文献交叉进行,意在强调艺术家不断推进,并且演变的自成一体的创作风格特征。
蜂巢北京|Hive Beijing
3.15-4.16.2018
切问:郭工个展
Qie-Wen:Guo Gong Solo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