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奥斯卡落幕,知乎君为你总结了 6 大精彩看点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2 15:29:22

 今天上午,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90th Academy Awards)颁奖典礼订在加州洛杉矶好莱坞的杜比剧院举行,共计颁发24个类别的奥斯卡金像奖。QQQ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知乎君全程跟进,按照获得奖项数量的多少,带你一口气看完本届奥斯卡。
 
首先是获奖最多的影片👇
 
《水形物语》:一部瑰丽的人鱼童话
 
4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艺术指导
 
知友|夏亦
 
在奥斯卡得奖热门影片中,《水形物语》无疑是最特别的一部,不仅仅因为它获得了13项奥斯卡提名,还因为它是一部怪兽片。
 
不同于传统怪兽片如《金刚》、《异形》、《哥斯拉》,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手下的《水形物语》却带着柔情与美。
 
故事情节很简单——上世纪冷战期间,美国军方在南美洲抓获鱼人,并运到一间研究所;哑女是研究所的清洁工,在工作空隙,她跟鱼人用手语沟通、喂他吃鸡蛋、放音乐,两人建立起了纯洁情谊;美国军方决定解剖鱼人,哑女决定不惜一切将其救出。
 
女主角作为哑女,她的脖子上残留着幼时受伤的疤痕,被父母遗弃成孤儿长大,她的两个朋友,同性恋和黑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备受歧视的人群,而她能与他们相处得愉快又自然。
 
她不受世俗规则所影响,那些所谓的「怪」,在她眼里都各有各的特点与美好。正是这样的女主角,当她第一次面对人鱼时所表现的欣喜和好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慢慢的,她给鱼人带鸡蛋,教他手语,一起分享音乐。浪漫的情绪开始蔓延,让观众从心底里感受到他们之间感情的纯粹与美好。
 
直故事高潮到来时,哑女要说服画家一起去救人鱼时说,她爱与鱼人在一起。鱼人看她的眼光是平等的,她爱与鱼人在一起时候的那个自己。
 
一场人鱼恋,经过导演的一番细腻勾勒,变得柔情又美好,爱情发生得刚刚好。
 
(知乎君注:本片将于3月16日在内地上映。)
 
《敦刻尔克》:英雄做事不要理由,但普通人要
 
3项: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
 
知友|阿贝拉德
 
电影的末尾,士兵们返回祖国港口。民众们夹道欢迎,为行色狼狈的士兵们送上食物,并且对他们说:干得好!
 
几位主角怀着劫后余生的侥幸和战败溃逃的耻辱,完全不能理解他们「干得好」在哪,甚至认为人们是在怜悯和嘲笑他们。
 
「他们都不愿意抬眼看我们」这是一位普通士兵的心理。
 
当安全感得到满足后,荣誉感就成了士兵最在乎的事情。
 
那位没有抬眼的,本身却是一位盲人,tommy对他说:「我们只是逃命回来了」。
 
那位盲人说:「这就够了」。
 
这就是一位普通英国民众的心理。他们希望他们的儿子回家;他们希望在危险的局势中,自己国家的军队能够回来保护他们。仅仅是看到这些青年,就足以让民众安心。民众才不管这是撤退还是转移,有没有荣誉感。而那位盲人,正是象征着民众的无助心理。
 
此前传统的战争片,为了突出战争的残酷,布设激烈的冲突,往往强调非常时期的非常心理、非常行为、非常英雄。
 
比如《血战钢锯岭》的超人军医,《狂怒》里的老兵车长。在此基础上,再去探讨深层的人性。也就是先要解决好「战争」这个主题,再来讲别的。
 
而战争这件杀戮之事,必须有荣誉背书,能够诠释荣誉的,就只有英雄。所以战争片从来无法避免英雄主义的套路。
 
《敦刻尔克》里,一切在战争中的人,做出的行为都有非常个人、非常普通的理由。借着尸体逃命、偷偷上船、扔下同伴、不让法国人登船。这些行为甚至都不称为丑恶,因为他们都有同样普通且合理的理由。同样那些自发的民众、英勇的飞行员。也并非英雄,也是基于同样普通且合理的理由。
 
卡勒德胡塞尼有一句名言:生活不是印度电影。不会总有美好神奇的结局。
 
同样,真实的战争也不是英雄电影。不会有那么多无畏、全能的英雄人物,撑起整个战争的始末。
 
英雄做正确的事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普通人却需要,每件事都需要。
 
《银翼杀手2049》:奥斯卡终于看了一眼科幻片
 
2项: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摄影
 
知友|王修竹
 
恭喜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
 
23年来,他14次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13次陪跑,今年终获大奖。之前的每次提名可以说次次惜败,竞争者却要么是同样优秀的影史佳作,或是横扫当年奥斯卡的大热门,可以说是强强相遇。
 
1995年第67届奥斯卡,凭借《肖申克的救赎》提名。最终败给了《燃情岁月》一片的摄影约翰·托尔。托尔也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片的摄影,2016年刚刚拿了美国摄影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1997年第69届奥斯卡,凭借《冰血暴》提名。最终败给了《英国病人》一片的摄影约翰·希尔。希尔也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一片的摄影。
 
2001年第73届奥斯卡,凭借《逃狱三王》提名。最终败给了《卧虎藏龙》一片的华人摄影大师鲍德熹。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凭借《缺席的人》提名。最终败给了《指环王1:魔戒再现》一片的摄影安德鲁·莱斯尼,他是中土世界系列电影的御用摄影。
 
2008年第80届奥斯卡,凭借《神枪手之死》和《老无所依》两部影片提名两次。最终败给了《血色将至》一片的摄影罗伯特·艾斯威特。同一届提名两次都没中,心疼老爷子。
 
2009年第81届奥斯卡,凭借《朗读者》提名。最终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片的摄影安东尼·多德·曼妥,他曾拍摄《狗镇》、《极速风流》、《末代独裁》、《127小时》等脍炙人口的佳片。
 
2010年第83届奥斯卡,凭借《大地惊雷》提名。最终败给了《盗梦空间》一片的摄影沃利·菲斯特,他也同克里斯多夫·诺兰合作拍摄了《致命魔术》以及《蝙蝠侠前传》系列电影等。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凭借《007:大破天幕杀机》提名。最终败给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片的摄影克劳迪奥·米兰达。
 
2014年第86届奥斯卡,凭借《囚徒》提名。最终败给了《地心引力》一片的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这位摄影师在未来的三年里,连庄奥斯卡。
 
2015年第87届奥斯卡,凭借《坚不可摧》提名。最终败给了《鸟人》一片的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狄金斯:泥垢了)
 
2016年第88届奥斯卡,凭借《边境杀手》提名。最终败给了《荒野猎人》的摄影,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狄金斯:……)
 
2018年第90届奥斯卡,凭借《银翼杀手2049》提名。最终得奖。
 
《三块广告牌》:超出你对所有好电影的期待
 
2项: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
 
知友|阿郎
 
广告牌位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叫做Ebbing小镇的路口,高20英尺。影片开始,一个女人租下了这三块广告牌,红底黑字,分别写上:
 
「爱女被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威洛比警长你到底想怎样」
 
如果用线连接,《三块广告牌》的剧本呈现为一个美丽的几何图形。
 
三个人。伍迪·哈里森饰演的警长威洛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受害人母亲米尔德丽德·海因斯和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警官迪克逊,是三条平行线。
 
三块广告牌。在影片时间里,三条平行线被三块广告牌连接在一起,最后丝线缠绕,交叉重合,成为人类社会常见的网格结构。各自独立,彼此牵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封遗书。来自警长威洛比,一封给妻子,一封给下属迪克逊,一封给受害者母亲。我不记得有哪部电影的角色,可以像威洛比这样,在死亡之后,仍然持续并深刻地影响着故事走向。甚至在死亡之后,角色的特质继续得以挖掘。
 
三次谈话。妈宝警官迪克逊和母亲三次谈话后,分别「抓了女主的朋友」,「烧了女主的广告牌」,「跟女主一起去抓强奸犯」。三次谈话,有两次母亲是在喝酒,最后一次是在深睡。
 
警长自杀的枪声,像是打开了一个密码,影片从此闯入一个接一个的反转,一个接一个的高潮中。
 
它的高潮不是此起彼伏,而是到达一个高点后,推动向另一个更高点跃进。仿佛人性深处,仍然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最后在公路边三块广告牌的注目下,两人上路。「你确定要杀了那个人吗」,「路上再想想吧」。
 
(知乎君注:本片已于3月2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旗下合作影院上映,排片紧张,想看请抓紧时间。)
 
《至暗时刻》:加里·奥德曼的表演盛宴
 
2项:最佳男主角、最佳化妆&发型设计
 
知友|NealDie
 
基本上,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认为此次加里·奥德曼的表演足够捧起一座小金人吧。
 
他的演技之好已经是公认,《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疯狂的警察、《惊情四百年》里的德古拉、《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小天狼星还有诺兰版蝙蝠侠里的戈登警长,都是他比较著名的荧幕形象。
 
单从电影质量上来讲,《至暗时刻》是一部相当合格的丘吉尔传记电影,同时兼顾了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以及丘吉尔政治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
 
传记电影的人物当然是核心,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就是加里·奥德曼对于丘吉尔的塑造。那一刻,他曾经演过的所有角色都不见了,你看到的是一个又肥又老的斗牛犬,在内阁软弱、敌人强悍而民众需要之时,爆发出惊人的魄力。
 
身处历史中1940年的英国,你很难想象有人能比丘吉尔做得更好。有趣的是,作为希特勒的一生之敌之一,丘吉尔在很多属性上都和希特勒有共同点,譬如好斗和坚韧的精神,以及极富感染力的演讲。
 
正像影片中乔治六世劝慰丘吉尔的,让你当英国首相是丘吉尔最害怕的事情——或许,那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疯子,战争年代,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软弱的领导者。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爱情悄悄存在过
 
1项:最佳改编剧本
 
p2497615189.jpg
 
知友|向往蒙城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同志电影。
 
它汇集了一切这个80年代最美好的元素。
 
舞蹈,游泳,雕塑,湖水;乡村,怀旧,惬意,夏日;肉体,亲密,禁忌,荷尔蒙。
 
所有的纯爱与禁忌的碰撞,克制与放纵的交融,光,音,景,人浑然一体。让这部长达132分钟但又讲了一个无比简单无比普通无比套路甚至和现代无脑玛丽苏文有撞戏的电影脱颖而出,他真正是脱离了平庸之辈,成为影史上绝对配得上留名的酷儿电影。
 
为什么说酷儿电影,而不说同志电影,酷儿电影这个新概念,一是为了统称更全面的LGBT电影,二是当今的LGBT电影最后的影片价值输送,越来越倾向于,无界(boundless)。
 
Call Me by Your Name影毕,灯光亮起的一刹那,我心里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无界感。
 
影片最后的父亲对话,尤其锦上添花。父亲所说的真挚话语,没有一句涉及到,真正的LGBT术语,没有一句引领着自己的孩子去身份认同,给自己贴上标签,有一句maybe more than friendship,如此隐忍的表达不仅是时代背景的再次反射,然而更多的,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无界感的总结(结合父亲的话)。
 
你所遇到的人与故事,都别样精彩,这里面没有那些明显的对错之分,高下之分,黑白之分,磨砺与成长,爱人与前任,这最后都将是你人生的千万个碎片中的一片,这千万碎片最终成就的是独一无二的你,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回,所以遇之安之体验之。
 
你无需去主观选择你的性取向,你无需去站队,去认同,你无需做判定,你无需做价值判断,你无需成为任何标杆或旗帜,你可以直接逾越每一步,去爱上一座完美的雕塑,I KNOW IT HURTS SO MUCH,最终你自己都是主人,你要做的是无界,无疆,无限。
 
这就是一个80年代发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美国旅人和一个意大利少年的普通故事,一个无比碎片化的故事汇集了一切流光溢彩心驰神往的元素的故事,不因为性别有什么不同,也不因为最后的结局而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但他就是好,就是真,就是情绪纠结,就是令人无限动容。
 
其余获奖作品:
 
最佳动画长片:《寻梦环游记》
 
最佳原创剧本:《逃出绝命镇》
 
最佳女配角:《我,花样女王》
 
最佳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
 
最佳纪录长片:《伊卡洛斯》
 
最佳纪录短片:《天堂堵塞》
 
最佳真人短片:《沉默的孩子》
 
最佳外语片:《普通女人呢》(智利)
 
最佳原创歌曲:《寻梦环游记》
 
最佳服装设计:《魅影缝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