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发展乡村资源和乡村旅游,满足城市人走进农村,带动农村经济、人力和复兴的原动力。在“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下,更多的地产人与投资人关注乡村且走进乡村,经营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田园综合体、民宿聚集地等内容。在此背景下,开发企业、政府、在地居民、投资机构彼此如何联动,如果共建,每一个机构的操盘手都有很多的问题:
我们企业想在村里做乡村建设的开发
怎样确认项目在村里的顶层设计和定位?
怎么培养村民有业务能力,还有积极性?
有哪些盈利模式可以建立?
农村的金融体系的优势和弊端是什么?有什么需要防范的?
我们县里有很多优质资源
如何找到适合的模式做乡村旅游?
怎么找到民宿,旅游,农产品的运营方?
怎么能避免区域的类似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我想在乡村里做投资
想知道什么村子最适合,有什么基本原则?
怎么建立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如何让生态乡村成为文旅新场景?
我进乡村创业,做农业、农产品和民宿
政府能给到我什么支持?
怎么和周围的村子形成配合吸引客流,
带动三产融合?
如何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我在村里做文化复兴产业
能不能通过公益众筹的模式?有什么风险?
如何通过当地的乡贤来推动?
怎么挖掘当地人才?
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才能打通乡建操盘之路!
❖✩❖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
打造乡村再造成功之道信息量最全的一堂课
政策、三农、社区营造、一村一品、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民宿聚落、
农产品牌、CSA农业、金融+成功案例
......
五大课程模块
基于知学4年来在乡村领域的资源积累,应同学要求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构建乡建操盘手多维度知识体系奉献这次课程。2018年3月23日-25日,欢迎新老同学相聚北京,与日本、台湾、大陆的政府、专家和一线操盘手围绕乡村再造的落地运营进行分享交流。
模块一|新时代下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中国体改研究会研究员,曾就职于《中国改革》杂志社;曾在乡镇工作17年,历任四个乡镇党委书记。长期致力于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开创性实践,因为创造性的在农民组织中创建“内置金融”而使农民财产权得以实现。
主持郝堂村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的村社共同体主体性重建及自主综合发展实验,2013年郝堂村被建设部等部委授予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村”。2015年信阳郝堂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荣获住建部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课程大纲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的金融无效和组织无效
2、通过内置金融合作社实现乡村治理的四权统一
3、通过内置金融合作社将闲置的三资“金融化”
4、建立乡村与现代商业服务的对接机制
5、以农民为主体的系统乡建的理念
模块二|多类型产业支持活化区域经济实战案例
九份特色小镇
活用在地资源推动九份艺文旅游产业
一位旅居澳洲、日本10余年的台湾人于1999年返台,是早期推动九份社区营造、瑞芳金九房屋合法化及民宿执照申请;后期推动水金九矿山艺术文化保存、九份升平戏院复建及艺文青年下乡,为九份观光艺文产业注入新力,并永续在地经营发展。
分享案例:九份特色小镇
失去黄金梦而撤村的九份矿山,在沉寂20年后换来振兴的构想。通过挖掘文化的本土特色,打造民宿聚落和特色小吃,改造山城景观,不仅能给予当地土著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给游客们营造充满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氛围。九份的年游客人数在200万人之上,是台湾最具文化气息的特色小镇之一。
学习点:发挥志工和社团的人才培训,活用在地资源导入旅宿经营,休闲旅游点线面策略联盟
袁家村
从创新模式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径
袁家村教师,袁家村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乡村建设观察者,长期关注和考察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和文化事业。
分享案例:袁家村
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将该地区特有的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至今其产业发展经历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袁家村从只有62户286人的小村子发展壮大到如今的3000多人,通过十年的旅游发展,成了每年接待近500万人次的4A级景区,最强大的旅游IP之一。
学习点: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以股份合作为切入点,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
山里寒舍
用乡村民宿聚落盘活乡村沉睡资产
2013年开始创立寒舍品牌,凭借着个人独到的经营管理理念,强大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敏锐的发现了乡村和古镇旅游市场的商机。2017年9月获得中国东方资产的强力注资,让公司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分享案例:山里寒舍
山里寒舍以农村老宅改建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度假屋舍,在建设过程中保护民居的原始结构,用互联网链接都市与世外桃源,盘活农村闲置住宅,成为北京休闲农业、市民乡村旅游最炙手可热的目的地,成为首都高端人群追逐“乐活”人生的首选地,成为北京农村改革推动下的一个典范。这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短期内实现翻番目标。去年,干峪沟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学习点:以民宿为入口的乡村振兴如何解决土地流转、资产经营、农民组织问题
幸福公社
以“旅游核心+人文居住+产业延伸”的乡村振兴之路
史老师对乡村旅游型地产项目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操经验。自2008年创建幸福公社,用10年时间实现从住区到养老、景区、孵化器的跨越,把一个远郊项目打造成中国乡村网红,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分享案例:幸福公社
幸福公社采取特色街区打造、服务提升、举办赛事活动等措施创新社区治理,让新农人创客入住匠人村,通过“幸福课堂”的学习带动村民创业,以旅游的方式承载养老,涉及国学践行、民艺手工、休闲农耕、养生养老、旅游教育、运动医护一体化。
学习点:整合新老村民人才培养,整合城市力量反哺乡村,整合社区力量打造命运共同体
火山村荔枝
用产业思维打造农业品牌,再造故乡
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后先在上海的新闻报社工作,南风窗担任高级记者。2009年开始回到村子,花了8年时间带领乡亲们做社区营造,带领荔枝农转型自然农法,自创火山村荔枝品牌,自定价销售。
分享案例:火山村荔枝
自2014年创立以来,实现以荔枝为代表的火山物产的种植、加工、体验消费一条龙作业;通过火山村形象,让消费者来这里体验,通过网络宅配形成势能,已经跟众多生鲜平台,众筹平台等开展合作迅速打开了全国知名。打造“海南共享农庄”新经济,带全村2.3万农民将“火山村荔枝”冲刺1.3亿年产值翻倍,实现了“让荔枝农看见财富,改造魅力新故乡”的想法。
学习点:火山村“6次产业园”模式;营造乡村消费场景;品牌故事的理念和策略
分享收获农场
首家实现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CSA农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师从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2008年联合创建了中国第一家CSA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2009年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世界农场主论坛,十年做有机农业的经验,是中国有机农业和CSA农场领军人物。
案例:分享收获农场&好农场
分享收获是一家以推广生态农业、产消互信为使命的社会企业,以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综合发展为目标。分享收获通过自己组建物流,将基地生产的健康蔬菜、肉、蛋及符合分享收获标准的合作生态农场(农户)的农产品直接配送到会员家中,并且组织各种会员社群活动推动消费者与农场之间的互信团结的关系。另一方面,分享收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已经在多所学校开展食育教育公益课程
好农场可为生态农场管理提供saas服务和电商渠道服务,目前已经汇聚了全国460多家有机生态农场,构建了中国最大的有机农场主社群。
学习点:CSA的会员招募及管理服务、农业生产规划、CSA产品设计及服务体系
日本MY FARM共享体验农园
构建自产自销的农业社交商业模式
京都大学农学部毕业,以“零废弃地”“构建自产自消的社会”为目标,以共享体验农园事业为起步,创立MY FARM公司。MY FARM致力于让农业变得“好玩”,以让更多人加入农业,让更多城市人回到农村与自然中。在团队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目前MY FARM已经建立起:体验农园、农业教育以及农业产业化三大大核心主营事业。
西辻本人也在2010年当选战后日本最年少的农林产业省政策审议委员,并于2014年出任内阁府国家战略特区农业委员。2017年1年,MY FARM获得日本总务省2016年都家乡建设大赏优秀赏。凭借着专业的行业技术和领先的商业理念,MY FARM不仅逐步成长为日本农业界的领先企业,更为越来越多的日本各大企业及地方政府提供“+农业”的服务。
案例:日本MY FARM共享体验农园
在城市近郊协助运营不佳农园经营重整和农业转型业务,在共享体验农园,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们到农园里种菜、摘菜,在农地里支起帐篷,聊天,在移动的料理车里做美味的料理……My Farm的员工和专家们也会在农园为大家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在这里开展各种农业相关事业,让人们充分感受农业带来的乐趣。10年过去了,MY FARM在日本全国已开设100多处共享体验农园。
案例:Panasonic x MY FARM-蔬果绿色循环
Vegeloop项目是蔬果在生产的过程中,总会发生缺损和腐败的现象,对于这些不可食用的蔬果,MY FARM的做法是与电器制造商Panasonic合作,将其研磨、干燥做成可降解成再生资源,重新回到农田土壤中去。一个个环保包装设计在让人爱不释手的同时,也巧妙地完成了蔬果循环再生长的绿色环保流程。
学习点:农业趣味产业化,互联网思维的闭环形新农业商业模式,农业在农村再生中可发挥和应该发挥的作用
日本直岛
让艺术成为重塑乡村“一村一品”典范
乡村给艺术家带来灵感碰撞的火花,每年来自全球的100多位艺术家个人和团体带来作品,将艺术和乡村的结合。通过田间大师们的作品,乡间的料理、精心修缮的民宿、当地特有的工艺品……都为当地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完整的产业配套,让曾经年轻人大量流失的村落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学习点:乡村旅游如何与艺术活动结合,如何搭建可持续性的艺术观光
模块三|公益助推文化凝聚的落实
爱故乡
乡土文化复兴与乡村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本科毕业后,先后参与了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北京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和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办与运营工作至今。十多年来,致力于生态农业发展和乡土文化保护的倡导与实践。
2012年参与发起全国“爱故乡计划”,五年来,爱故乡从福建起航,到全国遍地开花,先后开展了“发现故乡之美”“寻找故乡之歌”“爱故乡年度人物评选”“青年爱故乡”“爱故乡生态文化节”“爱故乡工作站”等形式多样的大众化活动,旨在以“故乡情怀”唤起人们发现乡村价值、推动家乡建设的热情与自觉行动。
课程大纲
1、如何挖掘本地乡土文化资源,为家乡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服务
2、如何发挥新乡贤的力量,培养本土乡村建设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3、如何搭建在地的爱故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力量,推动乡村改造
古村之友
公共参与时代新乡贤工程与乡村善治探索
自2014年创立“古村之友”以来,在互联网公益创新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自主研发互联网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公益PNPP模式,在古村落保护、新乡贤激活、乡土文化复兴等方面,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成功帮助数百名新乡贤发展并实现所在的古村复兴,有效带动新乡贤活化乡村资产。汤敏成为中国古村保护、乡土文化复兴实至名归的民间第一人。
课程大纲
1、新乡贤文化的意义及任务
2、互联网公益PNPP模式下的新乡贤工程—一年联合资助1200余万元
3、善用“新乡贤+”系统和乡村振兴基金平台—民间与政府构建3P公益基金
4、新乡贤工程与基层善治政策制定—以山西运城为例
模块四|农村金融改革及合作模式
农村合作金融专家,21世纪中国新农民合作社运动倡导者,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推动者,柏林新时代合作社讲习所联合创始人。主张以社区信用合作为抓手,以供销合作为纽带,以生产合作为保障,建立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及层级联合体系。总结了发展新型合作金融五制五防低成本可复制国家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经验,开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信用组织化道路。推动上百家新型合作金融发展,撰写论文或演讲上百个(次),受到上百家以上媒体关注。
课程大纲
1.社区信用合作是提高农民组织化唯一抓手
2.农村新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系重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是合作制生产关系
模块五|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读
课程大纲
1、促进乡村振兴新措施
2、实施乡村振兴主要抓手
3、三农问题中政企民协作关系
模块六|顶层设计、产业导入及规划设计
在国内较早开始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和研究,在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等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第四阶段“乡村生活”理论。力倡规划营销与开发运营的“知行合一”,首创了“新乡居生活的缔造者”“唐乡”新型乡居生活社区。
课程大纲
1、本次研讨会导读、复盘、提炼
2、乡村困境及乡村价值
3、乡村再造的顶层设计与N种产业导入模式
4、乡村再造开发难点
5、唐乡-第四代乡村旅游新模式的打造
唐乡精品民宿
四位一体的乡村资产运营与管理新模式
围炉夜话,深度社交
白天课上学习,晚上围炉夜话热烈讨论。特邀授课老师与同学一起,在指定的主题下,从项目探讨、操盘经验和资源互补中产生链接,集中交互,重新思考自身项目,梳理项目顶层设计,更好的优化项目的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
特别邀请锦会有机农庄创始人齐凌峰老师担任专业主持
齐老师其有10多年的金融投资行业经验,5年农场主运营经验,长期作为中国青年创业组织的导师,是一位从金融大咖变成一位痴迷并且献身有机农业的快乐菜农,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传达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让更多的人知道有机农业的魅力。
赶快加入我们!
主办单位:知学学院
协办单位:
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古村之友
◀活动时间和报名方式▶
时间:2018年3月23日-月25日
地点:北京
报名联系人:杨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