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可持续,筑非凡 | 第二届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01 15:36:22
年味还未散去
 
第二届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
 
伴随着浓浓的新年气息走进厦大
 
来自于欧洲大陆的万种风情
 
碰撞上中华大地的传统时尚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火花
 
在新闻传播学院绽放开来
 
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根基和时尚底蕴
 
但是“可持续”的全球眼光
 
为此次设计日的参与者所共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
 
非凡的时尚交流盛宴
 
意大利外交部派遣的意大利设计大使Barbara Pietrasanta女士,意大利领事馆领事Beatrice SBROLLINI和中国设计师曾凤飞先生,国研智库邵亚总经理,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树东,常务副院长黄合水教授,院党委副书记聂鑫、黄辉,副院长林升栋教授,新闻传播学院周雨副教授,赵洁副教授等出席了此次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活动。
 
黄合水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品牌是现代商业的重要标识和特征。‘意大利制造’背后的高端品牌全球闻名。在中国经济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全社会对“品牌”的关注度与日俱增。2017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品牌计划’就是突出的体现。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贯重视广告学研究与教学。从2017年起,‘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走近厦门大学,落地新闻传播学院,必将对学院广告学等相关专业的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起到有力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掌声中,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正式拉开帷幕。
 
【主题演讲】
 
意大利嘉宾Barbara Pietrasanta女士:
 
从设计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是世界应该遵循的唯一生存方式
 
目前,可持续是很多企业的战略中心,这说明了企业对人类生存环境有了更多的关注。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创新的企业才能够获得可持续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可持续性不意味着停止发展及发财致富的过程。公司以可持续性为目标也可以在商品上添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人类未来生活的质量。
 
设计能做什么?
 
在现代的设计,道德准则与美感可以同时存在,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鼓励大家改变生活中的行为,使用更新、更可持续的商品,包括实体和数码产品、设计和建筑、科技产品和在生活中依然有意义的旧产品。如何做到呢?我们要开始进行仔细的维修和回收行动。这个过程越早开始,我们就能越早减免对地球的“债务”。设计可以作为计划和制造的联系点,通过新的运作模式我们可以“修复”地球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设计如何解决问题?
 
工程师只不过是负责安装新的生产线而已,反而使设计师明白了最大的创新就是可持续性的生产。一个能否真正变成持有环保品牌的公司,取决于是否可以获得客户的认可以及资格,这种资格目前对大规模企业是无法代替的。设计师要在企业不同的层面推进新的概念,帮助公司进行思维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师Valerie Pettis曾经说过“设计是研究以及寻找生意和艺术,艺术和才能,灵感和理性,概念和详情,欢乐和形式,客户、设计师和公司之间的神奇平衡”。可持续性和修复的过程就需要设计师的支持,设计师对这个变化的过程负很大责任。
 
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曾凤飞:
 
设计之道与成长之路
 
设计之路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对话
 
曾凤飞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艺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式服装在设计上要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又要融入更多先进的时尚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又充满时尚元素的中式服装。在结构的设计上,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发,不能流于表面的形式,从国际化的审美角度出发,为我国中式服装的设计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同时,他也强调,在研究、挖掘和弘扬传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为现代人服务这一目的,不能被传统所束缚,不能把照搬、复制过去的经典,拷贝传统符号当作设计创新。他还认为,在服装设计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服装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设计风格、面料选择、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特性,做到风格简化、面料生态化、功能多元化。
 
新传老师: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碰撞
 
周雨:传统审美文化
 
在广告设计中国的传承
 
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周雨提出,与西方以有用性和美为目的,适用于机械大工业社会的创造和生产的设计相比,中国的设计更强调和重视设计与艺术、纯美术之间的联系,而忽略设计对工业、投资、消费者调查的依据。因此中国设计看重的是传统审美文化。传统审美文化强调便是感觉的融合,感官全部参与审美,并产生通感和联觉。而现在,在设计领域,多感官整合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注重多感官体验。此外,情感动人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审美领域注重愉悦,不重崇高。
 
中国广告语言表达有四个特色,第一,传递沟通情感,强调情感的熏染;第二,少用催促语气;第三,强调意象烘托,托物传情;第四,高语境的含蓄表达。而这四个特色则全部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赵洁:一次数字创作展览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赵洁向大家展示了自己过去几年来的数字创作成品,她更是强调,在网络和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绘画艺术也可以借助这些数字工具来完成。创作中技术的更新应用并不意味着与传统的表达方式水火不容,而两者的关系往往是继承与发展。她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又回馈生活以审美的愉悦。
 
林升栋——传统水墨画与油画的审美体验
 
新闻传播学院林升栋教授认为中国的水墨画注重写意,而西方的油画注重写实,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民族自大的误区,正确的做法是平等地去接纳不同的文化。无论中西,画幅都是可以走进去,都是可游可居的,只不过中西走的方式不同。“庄周梦蝶”体现的就是中国画主客相融的过程。西方油画更贴近现代的VR技术。科学和艺术之间有很多沟通所有心灵的经验可以在某一方面得到体现。
 
【主题对话】
 
与Barbara Pietrasanta设计大师的思想碰撞
 
Q:从产品设计来讲企业如何践行社会责任?
 
A:化妆品老板的小孩发现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小孩子专用的化妆品,由此开始创新的过程。老板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这就可以变成比较环保的产品。系列设计师要积极参与公司改变的过程,同公司一起合作,这样才能改变企业内部的文化和生产的过程,公司就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Q:很多时候,视觉传达只是起到美化品牌的作用,在融入企业文化设计发展可持续时,自我本身专业性受到质疑,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
 
A:这个是常见的,开始从有这种环保理念的公司入手,设计师可以给一个“线”的作用,从而不会受到这么大的阻力。设计师可以从客户的需求入手,作为两者间的中间人。设计师采取一定的措施从客户开始做这种创新,从而为公司创造价值,生产环保的产品。
 
与曾凤飞先生的精彩问答
 
Q:您认为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A:只有国家强大,其他国家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识才会增加,才会加深对我们的文化认同;要成为世界品牌,也要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中体现我们对文化、哲学、宗教的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都在传承中国元素,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但慢慢会产生设计理念的变化。
 
Q:您如何理解设计管理与设计的联系和区别?
 
A:设计要天赋,管理要理性,这很复杂。管理可以是设计主题、寻找概念、寻找元素、图腾、制定设计规划这一整个过程,也可以是确定设计数量、市场调研、确定资金等。从设计管理中可以总结出,设计不可太天马行空,要适应生活,以人为本;设计师要有所坚守,也要有所妥协,要从生活中提炼美感,好的设计要做到平衡,这个平衡一定是要围绕人展开。
 
最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树东致辞,他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示,“做强‘中国品牌’,特别需要‘工匠精神’和‘精品意识’,本次意大利设计日厦门站以‘设计与可持发展’为主题,探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新目标,正逢其时。广告学,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优势学科之一,有广告界的‘黄埔军校’的美誉。
 
陈培爱先生是这个学科的创始人和学术泰斗,新闻传播学院从1983年办学起,三十五年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国广告界和教育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广告人。新时代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对广告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非常欢迎学界和业界的朋友莅临学院,交流和分享广告与品牌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学院师生的视野,促进学院建设办学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时尚”“设计”
 
并不只是秀场风云
 
它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持续才能筑非凡
 
可持续才能创不同
 
第二届意大利全球设计日·厦门站圆满落幕
 
我们明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