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岁月留痕】恩师王乃高纪实摄影展隆重开幕!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01 14:38:17
2018年2月28日上午10点由淄博市文联、淄博市摄影家协会、临淄区委宣传部、临淄区文联主办,齐文化博物院、临淄摄影家协会、淄博云志艺术馆承办的《岁月留痕》王乃高纪实摄影展在云志艺术馆隆重开幕了。
 
王乃高,1936年2月生于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少年处于战乱时期,家庭贫困,仅读四年书便失学在家务农,并兼任本村妇女识字班教员,1952年2月参加工作,任原淄博市第四区政府扫盲辅导员。1954年11月调原淄博市工人俱乐部,1955年4月合并到淄博市工人文化宫,先后担任图书游艺组组长,宣传科科长、文体科科长,副研究馆员。曾任民盟博山区主委,淄博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首批会员、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首批会员。
 
自1959年兼任摄影工作,先是从事摄影图片宣传报道工作,1972年率先从事职工摄影教育工作,先后主办摄影培训班30余期,学员1300余人次。编写并刻印摄影学习资料8期,共7万余字,发至全市工矿企业工会和工人业余作者,并发至全国各地文化兄弟单位进行交流。撰写13个课题、10余万字摄影讲义,以此在省市各种摄影培训班讲学指导,为推动淄博摄影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山东省《摄影通讯》载文称为“淄博青年摄影界良师益友”。在《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分别以“他在光影世界中闪烁”和“蚕丝蜡泪四十年——记王乃高”为题发表专访;中央电视台以《老摄影新传》为题在一、二、四套《夕阳红》栏目中播放。本人辞条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首卷)、《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摄影家全集》、《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10余部名人大典。
 
1996年退休后,先后应聘到齐鲁艺术学校、博山区劳动局“下岗职工再就业摄影师培训班”、淄博市老年大学摄影任教,学员达500余人次。退休后能有机会发挥余热,借以广交朋友非常荣幸。
 
展览花絮
 
谢谢于博老师给留下这张照片
 
王老师部分作品
 
1960年秋,我用独轮小推车推着展版去博山红旗焦厂巡回展览,午饭时食堂送饭到工地的场面。
 
1960年拍博山陶瓷厂彩绘大师老艺人李庆章带徒教彩绘工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市工会在全市开展红色宿舍活动,提倡工人班前班后大唱革命歌曲,全国劳动模范、淄博制丝厂28组组长姜瑞芝班前指挥全组工人唱革命歌曲。
 
1962年淄博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了业余体校,有乒乓球队、武术队、举重队。这是武术队在文化宫广场进行训练。
 
1961年蒋介石在台湾叫喊反攻大陆,我国大陆加强战备,我市工人文化宫配合市武装部经常组织厂矿民兵进行实战训练演习。这是民兵在演习重机枪打靶时,老红军、市武装部政委沈超亲见临现场指导民兵打靶。
 
西河煤矿彩煤三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全省薄煤层采煤新纪录,被评为山东省先进集体。我带着雷锋事迹展览牌面到西河煤矿巡回展出时在矿工会领导陪同下,晚上12点随下井上夜班工人一起下井,走到采煤面拍下了工人打机窝眼的工作场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淄川共西河镇广仁村使用耐抗旱的新玉米品种夺取了丰收,这是丰收后社员信在场园选种的场面。
 
1975年,在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各单位都组织民兵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这是博山电瓷厂组织女民兵训练时,下午4点我使用107闪光灯拍下的夜景效果照片。
 
全国劳动模范、淄博制丝厂28组组长姜瑞芝在工作岗位上。
 
1974年山东省青少年田径劳动会上,撑杆跳高第一名获得者
 
1974年毛主席发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后,我市组织了首批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活动,这是下乡青年到达房镇公社时,公社举行的欢迎大会。
 
960年5月1日至8日,淄博市委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兴趣办了“全市职工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展览会”。接待观众36200余人次,组织了500多次专业现场交流会,为观众提供了580多份技术资料,推广了1800多项先进经验和革新工具,姜瑞芝、王克和,姚树桐等100多个革新能手作了现场表演。图为博山电机厂工人工程师、革新能手王克和在现场表演他发明的多钻头机床。
 
淄川区罗村公社业余文工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演出节目。
 
1959年10月1日,淄博专区工业、交通十年成就展览会在淄博市工人文化宫展览馆展出,展出期间、市委书记王士超(左2)参观煤炭馆电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