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人有三种美丽,一种是天生丽质的美,清新脱俗;一种是后天修饰的美,娇媚惊艳;但最美的还是读书的女人,优雅中透出淡淡的书香,自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雅气质,让人心仪神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人们便津津乐道于历史上的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但是,容貌也是一把双刃剑,生得美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也可能成为灾殃和祸水,如妺喜、妲己、褒姒、赵飞燕等。《易经》上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不配颜,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空有颜值而无才无德,这种人现在叫做花瓶;而又有颜值又有才德的女人,才是世人眼中的人中之凤。正应了当今所说的那句话: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才德取决于你内心的涵养和修养,而这主要是从读书中获取的。
容貌是天生的,我们无从选择。但是说到颜值,容貌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气质和气场。正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女人生得并不算美,可是有气质或气场,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称其美女,并且会感觉越来越美,这种气质和气场,是后天养成的。
气质和气场从哪里来?就是要认真修养、多多读书。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读书,苏东坡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所谓“读书可变化气质”,都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读好书,对人是有影响的,可以提升境界,能提高人的气质修养,陶冶情操。
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爱读书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女人。因为爱读书的女人,她肯定有一种内在独特的气质、幽雅的谈吐、端庄的仪态和完美的心灵,无需去修饰。这种气质往往是和知识、文化分不开的。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的混合,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是一个女人的真正魅力,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一些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看起来美丽的女人。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时髦,而是内在修养,通过修养打造一个货真价实的自我,通过读书培养一种区别于他人的品位。”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养是绝不相同的。
在一些人看来,觉得只有通过保养、装扮、训练才可以提升女性的魅力。事实上,任何魅力女性,必定是内秀的,而女人的内秀必定是通过日久天长才可以培养出来的。
女人有十分美丽,如果不读书,将失掉七分内涵。书是修炼魅力之路上最值得依赖的伙伴。有了好书相伴左右,女人就能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心灵,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不再畏惧年龄,不会因额头上增长的几条皱纹而苦恼,所以说,爱读书的女人最美。容颜易老,但气质永远不会老,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历久弥新。如果胸无点墨,任何华丽的衣服装饰,也将会给人以肤浅的感觉。因此,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和打扮,不是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而是看过的事、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于丹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而精神和生命的化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的滋养和浸润。”可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再美的妆都只是在脸色,而读书的美却是一种内在美,从心灵散发出来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请谨记,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而最深一层的化妆那就是改变气质,去多读书、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女人。
也许有人会问,你做为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的书,懂得那么多的知识,最终不还是要找一份工作,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何苦这么的折腾?我想,我们坚持读书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难道这还不够吗!
法国的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写下劝导女人多读书的名言:“多读些书吧,读些好书,知识是惟一的美容佳品,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书会让女人保持永恒的美丽。”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爱读书的女人,爱读书的女人是最美丽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