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众筹起源自美国,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其概念为采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革新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从类型来讲,可分为平台型、消费型和权益型。
在国内,农业众筹被解释为由消费者众筹资金,农户根据订单决定生产,等农作物成熟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模式。
2015年3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发展中国家众筹发展潜力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众筹规模将在460亿至500亿美元,表明我国众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随着“互联网+三农”的不断推进,农业众筹发展前景亦值得期待。
对于其他众筹,农业众筹因其特殊性,让其更多的人为之好奇,也让更多人企业都参与到农业众筹中。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农业众筹有哪些类型?
1.农产品众筹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农业众筹模式是农产品众筹和“由销量决定产量”。农场作为项目的发起方,在众筹平台上发起项目,筹集资金,并根据需求进行种植和管理,待农产品成熟后直接配送到用户手中。
2.农业技术众筹
实际上,农业众筹可以发生于整个农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农业众筹还可以筹技术。Agfunder从农业技术这个点切入,给了我们许多参考和想象,可以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国内可以考虑这些农业技术的众筹:
1)、类似于杂交水稻的增产技术,粮食在整个世界都占据重要位置,粮食增产技术当然也格外受到青睐;
2)、类似于引种蓝莓等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这项技术的价值点在于该农作物被世界公认有价值并具有极大的稀缺性,通过该项引种技术可以解决稀缺性问题;
3)、有机化肥农药技术,随着有机食品的热度逐渐升温,围绕着有机会形成一条系统的产业链,哪一个不可替代的环节都是值得投资的
4)、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为时尚早,不过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该开始入手了。
3.农场众筹
“耕地宝”的横空出世,在业界恐怕又产生了“鲶鱼”效应,互联网真的是可以专治各种不服,农场众筹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众筹的是土地、农畜产品还是参观采摘?这就要围绕着农场的个性化特色来做文章,所以还是要围绕着该农场的商业价值来分析,拉菲庄园和农业产业基地完全是两码事。
4.农业股权众筹
农业的农场化在未来将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到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都在印证这一历史变化。这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化农业最为典型,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农场主具有大面积的土地。我国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已有耕地被闲置或者被劳动能力不强的留守人群去经营。而农业的股权众筹则可以通过将闲置、低效率的土地集中起来,以经济组织中最为高效的企业形态进行规模化的经营生产。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端午众筹一个粽子品牌,集合众人的资金,然后回报股权。
5.公益众筹
公益众筹在农业方向上实际上有更大的需要,除了教育实际上农业也需要“希望工程”,比如西北治沙、农村建设等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农业众筹目前主要还是以产品众筹为主,而它的本质对用户来说就是‘团购+预购’。有分析人士指出,农业众筹实际上是把原有的零售流程倒置,将销售前置,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销售预定情况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行情,并可以提前在判断销量后组织生产。这种先销售再生产的模式解决了一些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将销售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而其中既作为投资者又作为消费者的用户一方,也可通过事前对项目的了解进行考量和选择。
接下来介绍农业众筹的三大流派
1.营销派
一般来说,众筹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平台型、消费型和权益型三大类。但农业众筹在传入国内后,不同平台根据自身和国内市场的情况做了不同程度的模式创新。
例如在土地端,土地产权流转在国内操作难度非常大,且十分敏感,Fquare的模式不宜照搬。即便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在推出农业概念的众筹产品时,也对外强调是投资者团购土地上的收益,与土地使用权流转不沾边。几乎所有新创的农业众筹平台多数选择学习Agfunder这样的农业实物或项目众筹,不过,虽然师出同宗,流派却相当不同。
首先是营销派,这一派的典型样本是大家种。在大家种创始人陈杰看来,农业众筹实际上就是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营销方式,通过众筹模式来获取用户。据陈杰自述,他从2011年就开始关注众筹领域,那几年也是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时候。北京周边的有机农场越来越多,却没有几家能够盈利。
不盈利的原因是成本高,对于农场来说,包装、物流都需要自建,在没有足够规模的前提下,每单成本自然居高不下。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取用户的成本很大。“基本上农场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收入都会用于广告营销获取新用户。”陈杰分析说,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北京周边100多家农场,每家会员也就两三百个会员。
因此,大家种的业务方向就在帮助农场做营销获取用户,降低农场的营销支出;另外一方面是,聚合农场和用户后,能摊薄物流成本。
2.预购派
同样是做农业众筹,肖军并不认同众筹就是广告宣传,而是将众筹视作农场与消费者之间提前建立订单关系的渠道——他将这种形式称之为预购。
肖军在进入农业众筹领域之前曾做过农产品电商,对农业生产有更深的理解。“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而且靠天吃饭,生产上存在一定风险。”肖军认为,如果农场和消费者能够提前确定订单关系,对双方双赢的。“生产商可以提前锁定一部分订单,降低了生产风险,而消费者可以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买到一个优质的产品。”
由于定位是订单关系,有机有利对农场提供的服务也着重在流通端,比如如何对众筹产品定价;如何实现便利的支付;如何做到用户满意物流体验,而这些也正是一般农场最薄弱的环节。
无论是营销派还是预购派,立足点都是为农场提供服务,两者之间是相对平等的合作关系。随着农场的品牌度、影响力、销售额逐渐上升,大家种、有机有利们也能从农场处获得自己的收益。
3.资本派
而资本派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并不满足于成为农业项目的合作者,而是旨在成为整个项目的资源整合方,培育孵化出优质的农业项目。
位于深圳的尝鲜众筹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创始人齐谦在深圳投资圈浸淫多年,深谙资本运作的逻辑,他表示,中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产业结构十分落后,从未有产业性资本进入。原因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不能行成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资金、技术、品牌都不够强大,生产者和投资者无法获得足够好的回报。”
在齐谦看来,产业整合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大量资源和资本的介入。因此,同样对于一个农场项目,尝鲜众筹不仅仅做项目众筹,并且积极在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寻求整合机会,力求与上下游联动,拉动品牌效应,形成口碑,第二步再做农场的股权众筹。齐谦形容,“这是一体化的两个步骤。”
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形式,资本介入并无新意。但是将产品众筹与股权众筹叠加,形成一整套投资策略,确实颇有新意。其背后也需要巨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去做支撑,尝鲜众筹的这一步棋能否走成,是其留给众筹行业的一个问号。
四大案例,让你更了解农业众筹
尝鲜众筹
尝鲜众筹隶属于深圳一禾家庭农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从上线时间来看算是国内名符其实的首家农业众筹平台。该平台设有农产品众筹和农场众筹两大板块,后者尚未有项目出现。目前,农产品众筹已上线7个项目,分别来自6个不同的省市,其中1个项目已成功,筹款7800元。
大家种
大家种网站定位为连接家庭和农场的平台,首创F2F(familytofarm)概念,即'自然到家',提倡都市人走出城市,回归自然。目前已推出的23个项目,完成17个,其中有7个达到筹资目标。
有机有利
有机有利创办于2012年7月,由来自阿里巴巴、淘宝网、新浪网、中国农业大学的多名前高管人员共同创办,是淘宝网生态农业频道核心合作伙伴。2014年1月,有机有利率先在国内推出了F2F(农场到家庭)的电子商务理念;4月,上线了众筹平台,试运营90天后正式上线。该平台项目分为回报型(商品众筹)和股权型两种,目前已上线12个项目(1个股权类),成功1个。网站显示,截至2014年9月2日,已有1100多位'有伴'入住平台。
众筹网-农业板块
作为大综合型商品众筹平台,众筹网于2014年7月30日举行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农业众筹领域。其实,早在2013年10月,该网站就已开始涉足农业项目,只不过没有予以特别重视,未划分专门板块而已。目前众筹网上与农业相关的项目已有52个,其中19个已成功,其余均处于众筹中,数据表现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