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书法界,提起张艳明无人不晓。作为一名学书、习书的书法家,她的创作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而闲暇之余,她更是将书法艺术倾力于公益事业,带领家人和喜欢书法的人们进学校、走社区、进企业,无偿传授书法技艺,将中华书法这一国粹更好传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她。999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记者走进张艳明的家,一股墨香扑面而来。客厅正中的墙壁上挂着她的墨宝,书架上摆放的都是和书法有关的书籍,书房里的笔架上整齐的悬挂着大大小小的毛笔,这些在她精心修剪的植物的映衬下,使人顿感置身于书法艺术的包围之中。在张老师收藏的物品中,记者注意到了一个写有“福”字的小水壶,张艳明对她也是十分珍惜。她对我们说,壶上的福字是她写上去的,而且小水壶背后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
张艳明:(这个福字写完之后是刻到这个壶上的,因为在2008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奥运会,为了迎接奥运会,咱们2008名中书协的会员,每个人写一个福字,然后刻到小壶上,用这2008个福字组成了一个2.08米高的一个福字大壶,所以这样献给咱们08年的奥运会,所以我觉得这个小壶特别有意义,因为我觉得2008名书法家里面有我一位,所以我一直保留这个小壶。)
今年61岁的张艳明,一直坚持写书法15年,说起她与书法的结缘,还是在她中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张艳明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但是她也对美术非常喜爱。后来张艳明的儿子开始学习书法,于是他也跟着一起学起来,而张艳明之前的美术功底,也给她学习书法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她就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研习笔墨上。
张艳明:(刚开始是教音乐,经常和美术组出去搞活动,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从孩子学习书法之后呢,我对书法就特别感兴趣了,慢慢慢慢的就从喜爱到学习,从楷书就直接到篆书,因为觉得特别古朴。)
张艳明对篆书情有独钟,她说篆书古朴的气息,非常吸引她。后来张艳明又在佳木斯书协老师们的指导下,书法技艺得到了快速提高,在全国第三届书法楹联展中入选,赢得专家好评。入选国家书法展,开阔了视野,她对书法的热爱也愈发浓厚,她书写的作品先后在各大书法展中获奖。其中她的一幅作品还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后来她还对战国时期中山王铭文一见钟情。经过反复临摹练习、深入研究,张艳明的创作精劲奇丽,获得了全国奖,成为黑龙江省在这次大展中唯一的获奖者。
张艳明:(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和钻研吧,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源于我的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也是周围书友,在一起切磋和学习的结果。)
张艳明不仅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时刻不忘以一个书法家的情怀以书载道,传承国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她带领着她的侄媳妇一起致力于书法公益事业,平时会走进公园给热爱书法的群众指导,还会每周抽出时间到小学义务为师生进行书法教学,同时业余时间还组织了很多有关书法的义卖活动。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她都会带领热爱书法的孩子们走进社区,免费为社区居民们书写对联,送去福字。张艳明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用自己所长,回报社会,让中华国粹得到传承。
张艳明:(我想怎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下去,特别是快到春节的时候,我们学生把暖暖的春联送到社区,把福字送到社区居民的手中,所以说我们一直坚持了十几年,同学得到了锻炼,孩子把爱心传递给社会,社区居民也非常非常高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所能服务于社会,因为我这年龄也挺大了,退休之后想做一点事情么,所以尽自己最大能量把周围孩子组织起来,这样的话呢,我把我的爱心传递给孩子,孩子把爱心传递给社会,这样就形成金字塔越穿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