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即将盛大开幕 | 秦淮群艺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26 21:04:14

 为了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金陵传统文化名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分享金陵古琴艺术,2018年春节期间,南京市文广新局和秦淮区将隆重举办首届古琴艺术金陵音乐周,继续给市民送上节日文化大餐。PPP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金陵古琴名家音乐会
 
2月27日(周二)14:00
 
南京市文化馆520音乐厅
 
金陵古琴名家音乐会·节目单介绍
 
《鸥鹭忘机》
 
李家安
 
李家安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琴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南京曲学研究会理事、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南京教育家协会民族音乐专家、金陵琴社及金陵昆曲社副社长。
 
《鸥鹭忘机》
 
李家安据明末《响山堂琴谱》打谱,为当时金陵派曲目。曲情出自《列子·汤问》渔翁与鸥鸟的故事:渔翁捕鱼海上,群鸥相狎,欲捕之,鸥不再来。表现的是人的机心一动,本来自然和谐之景将不复存在。
 
《关山月》
 
桂震宇
 
桂震宇青年古琴演奏家,少儿古琴教育家,金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父亲桂世民先生传习古琴,2004师从李祥霆先生,后又受到龚一、李禹贤等古琴老师指点,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又接受了院校风格的养分注入,在形成的琴风中可见其师古而不拘泥,创新不失古法。
 
《关山月》
 
此曲出自近现代流行最广的《梅庵琴谱》。表现的是古代戍边情景。征人不归,故乡遥遥。大漠荒寒,一轮凉月。曲虽小,而苍凉悲壮,气象不凡。
 
《春江花月夜》
 
葛勇
 
葛勇中国首位古琴佛咒梵唱者,古琴版《红楼梦》组曲移植演奏者,金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南京九竹琴社社长,金陵昆曲学社副社长。先后师承琴家李家安、龚一、刘正春,又先后得到梅曰强、马杰、朱晞、赵家珍、杨青等前辈琴家的提点。兼善陈氏太极拳、佛咒梵唱、昆曲、京剧、箫埙、唐筝等。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于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曲改编自古曲《春江花月夜》,是青春、思念、沉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深沉与阔大的境象。
 
《流水》
 
李学翠奚晓天
 
李学翠青年古琴演奏家、南京市金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七弦古琴社社长、南京国学研究会理事、河海大学古琴社导师;荣获第十八届新人大赛全国赛区民乐古琴组十佳金奖和国际东方艺术节华乐大赛(韩国)古琴专业组金奖。
 
奚晓天2013年进入苏州市艺术学校学习(昆曲表演专业)工闺门旦,师从柳继雁,单雯,王悦丽,2015年获第七届江苏戏剧红梅奖优秀表演奖。
 
《流水》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已成为是中国文化、中国性灵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期望获得的人生机遇。此曲既描摹的清泉出涧、汇成江河奔流入海的形貌,又表达了对时光不息流逝的人生感慨。
 
《石上流泉》
 
吕建福
 
吕建福金陵刻经处研究员,东南大学古琴社指导老师,金陵吴门琴禅馆导师,江南书院古琴导师,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国际古琴养生学会副会长,《吴门琴禅·古琴课程》创办人。著有《琴道——七弦琴之文化精神》一书并发行《琴道》CD。在抚琴风格上,崇尚“中正和平、清微澹远"的传统琴风。
 
《石上流泉》
 
“上善若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国是一个充满水性智慧的民族。音乐则特别具有流动性。《流水》一曲在大自然中印证、隐喻了从童年、青年、壮年到暮年的丰富人生,《石上流泉》则取宁静清澈之意,表现了枕流漱石的清幽恬淡之趣。
 
《梅花三弄》
 
梅士军
 
梅士军广陵琴派第十一代宗师梅曰强先生嫡长子,自幼秉承庭训,数十年来潜心研修音律、画理,得梅氏家传琴曲数十操。现为南京移云斋古琴馆馆长,并兼任扬州梅曰强纪念馆名誉顾问等职。
 
《梅花三弄》
 
梅为花中最清者,琴为众器中最清者,以最清弹最清,旨在傲霜凌雪、清高自重。此曲传为晋代桓伊所作笛曲,后经唐代颜师古改编为琴曲。
 
《文王操》
 
郭平
 
郭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2年从刘善教先生习琴,1993年始从成公亮先生习琴,并得到王迪、林友仁先生的悉心指教。出版有《古琴丛谈》、《魏晋风度与音乐》、《在异乡》、《在故乡》、《后来呢》、《投降》、《巴厘巴厘——一个中国人的三十次巴厘岛之行)、《没有脸的诗集》、《鸿泥阁藏瓷》、《印尼叙事》、《净化灵魂的旋律》等著作。
 
《文王操》
 
此曲传为周文王所作,出自明代《西麓堂琴统》,成公亮先生打谱。表现了周文王思得贤士共理天下的雄阔心怀。音韵气格非同凡响。
 
《风入松》
 
刘甦
 
刘甦金陵琴社副社长,金陵琴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理事,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其蒙自庭训,先后师从金陵琴家刘正春先生,邓文权先生习琴,至今操缦不辍,四十余载。先后发表琴学文章《古琴琴材考议》、《古琴琴弦数量变迁散议》、《金陵琴学渊源及金陵派对后世琴学的影响》等,写有《守琴室琴学稿存》,打谱琴曲《圯桥进履》、《墨子悲歌》、《流水》、《古交行》、《获麟》、《汉宫秋月》等。
 
《风入松》
 
传为晋代嵇康所作。“邀游岩壑之下,徘徊溪水之间,听松风之幽籁,观波流之潆回”,表现的是高洁之士清高酒落的襟怀。这个演奏本由王生香先生传谱,刘正春先生整理。是金陵琴派的代表作之一。
 
《西域行》
 
王震陈欣悦
 
王震现为金陵琴派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青衫琴社社长,中国民族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南京财经大学古琴社指导老师。先后师从马杰、龚一,也得到过梅曰强、成公亮的指点。在长期的古琴演奏实践中、细腻研磨古琴技艺,同时将诗词歌赋、太极、书画等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其中。逐渐形成了其中正平和,儒雅潇洒的琴风。传统曲目与现代曲目并举,气韵贯通,文人风骨流淌于琴声之中。
 
陈欣悦南艺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大四学生。先后师从任洁老师,魏圩老师,曾得到阎爱华老师、祁瑶老师的指点。曾获“未来之星”全国推新人大赛全国特等金奖,南京“春梅杯”古筝大赛金奖。
 
《西域行》
 
古琴新制曲,于东波、王震作曲。描绘渺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一支驼队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奔走于丝绸之路上,虽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但仍满怀乐观,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
 
《秋水》
 
谢坤芳
 
谢坤芳金陵琴派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陵琴社副社长。师从古琴金陵派国家级传承人、古琴教育家刘正春先生,操缦三十余年,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对诸多风格的琴曲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基本功扎实,指法遵从古训,优美规范,细节处理细腻入微,吟猱绰注中无不彰显出传统琴人的审美取向,逐步形成了淡雅从容、绮丽流畅的演奏风格。
 
《秋水》
 
又名《神化引》,出自《春草堂琴谱》。是表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琴曲。此曲飘逸超脱,尽去凡俗。然而又包含生活的百般滋味。有诗曰:“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广陵散》
 
郭思淼
 
郭思淼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停云古琴传习室主人。幼承庭训,少年习琴。2015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从李凤云教授习琴。擅弹《广陵散》、《潇湘水云》、《龙翔操》、《梅花三弄》、《流水》、《醉渔唱晚》、《欸乃》、《平沙落雁》等数十首琴曲。于管派研究颇有心得。
 
《广陵散》
 
管平湖先生打谱。古琴文化历史渊深流长,遗存了众多琴曲,而此曲自古被称为“琴曲之大者”。故事所本为聂政为报父仇舍生取义之事,表现的是中华文化中一种不平则鸣、勇于抗争的精神。不仅精神慷慨悲壮,艺术上也达到了中国古琴文化的最高境界。
 
《平沙落雁》
 
刘善教王雨明
 
刘善教梅庵琴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乐器学会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古琴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琴比赛评委,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王雨明(萧)2015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师从笛子演奏家刘强副教授。课余热爱古琴艺术,研习洞箫演奏及琴萧合奏。
 
《平沙落雁》是所有琴曲中流传最广、载谱最多的琴曲。初见于明末《古音正宗》。表现的是秋意寥落、群雁迁徙的情景,而其中蕴含了游子思乡、期待展翅高翔又希望安栖的心情。这个演奏传自梅庵琴派,形象鲜明生动,别具特色。
 
《普庵咒》
 
桂世民
 
桂世民中国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金陵琴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经四十余春秋的艺术实践,最终形成了以金陵派为主干,同时兼采众长的琴风,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创新,使金陵派新的历史时期涌动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普庵咒》
 
又名《释谈章》,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古代曾有普庵禅师,可能即是此曲作者。表现的是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息。表现佛禅精神的琴曲屈指可数,因之此曲弥足珍贵。
 
王震师生古琴雅集
 
2月28日(周三)14:00
 
秦淮区文化馆报告厅
 
葛勇师生古琴音乐会
 
3月1日(周四)14:00
 
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
 
刘甦、谢坤芳古琴音乐会
 
3月2日(周五)14:00
 
秦淮区图书馆报告厅
 
金陵琴社打谱交流会
 
3月3日(周六)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