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第四届“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戊戌新春再次点亮纽约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24 21:44:57
2018年2月12日至20日,第四届“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再次于纽约成功举办。“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共同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联合百人会与其附属机构美中文化协会共同举办。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18年“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由庆典活动、艺术展览、公共与艺术教育活动三个板块构成,旨在以艺术为媒介,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推动不同文化的表达、对话与理解。该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余丁教授担任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黄建成教授担任总设计。
 
哈德逊焰火与帝国大厦灯光交相辉映,再次点亮纽约新春夜空
 
2018年2月13日上午10点,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女士与帝国房地产信托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约翰•凯斯勒(John B.Kessler)一同出席帝国大厦为中国农历新年举行的亮灯仪式。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的灯光装置,于2月13日至15日的夜晚在帝国大厦顶端为庆祝中国新年循环播放。在点灯仪式上,凯斯勒先生用中文“恭喜发财”献上新春祝福。他表示,这项活动已成为一个传统,而农历2018年是象征着友谊、忠诚和家庭的狗年,对帝国大厦、纽约市和世界而言更颇具意义。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女士(左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先生(左三)与帝国房地产信托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约翰•凯斯勒(右四)在帝国大厦亮灯仪式合影
 
同样作为“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传统庆典活动之一,哈德逊河新春焰火也于当地时间2月14日晚8点半再次绽放于纽约上空。焰火在设计中融入了生肖狗、中国结等中国传统元素的意象;同时以金、红两种中国传统吉祥寓意色彩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焰火产品的设计组合,造就一幅幅和谐华美的画面,在10分钟的表演时间内把一场视觉盛宴呈现给纽约公众。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女士也在总领馆的新春晚宴上与中美嘉宾一同观看了焰火,并向美国各地代表送上节日祝福。
 
2018年“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帝国大厦灯光与焰火
 
以“新”为主题的系列艺术展览,呈现“新时代”的艺术面貌
 
艺术展览板块是2018年“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的另外一大新看点。2018年“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纽约系列活动是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接百年校庆,走向新的一百年之际举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在中国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中,整个活动以“新”为主题,串联起系列主题展单元,向观众呈现生活于中美两国、拥有不同创作背景与经历的艺术家的最新创作,包括:作为序曲在纽约室内设计学院亮相的“模糊的边界:纽约中国艺术家新作展”,于大都会展览馆(Metropolitan Pavilion)举办的“新绘画:中国当代绘画展”、“新青年:中美青年艺术展”、“新影像: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展”和“新纸墨:泰祥洲、陈向东双个展”。
 
这里的“新”一方面指参展作品以三至五年内的新创作为主,另一方面则指以此为基础呈现的“新时代”下的艺术与社会发展面貌。正如“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总策划,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所说:“尽管创新是对于艺术家的基本要求,但每个时代的艺术探索都会以新为题,‘新'既要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文化的缩影,也要反映风格的创新,语言的转换和美学的价值。”
 
2018年2月12日晚在纽约室内设计学院开幕的“模糊的边界:纽约中国艺术家新作展”,展出了张宏图、沈忱、林延、韦佳、崔斐与宋昕六位以跨民族、跨文化的创作经历与视角而知名的纽约华人艺术家的二十件作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他们致力于以艺术打破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间的隔阂,并在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纽约艺术界奠定了自己的位置。此次展出大部分作品为2016年后的新作。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纽约室内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由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纽约室内设计学院艺术史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钱志坚博士策展,由哥伦比亚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博士候选人蓝巧茹和刘亚蒂担任策展助理。
 
“模糊的边界:纽约中国艺术家新作展”展览现场
 
钱志坚教授和余丁教授同现场观众交谈
 
包括“新绘画:中国当代绘画展”在内的另外四个主题展则于2月15日在大都会展览馆开幕。
 
嘉宾合影
 
“新绘画:中国当代绘画展”的作品建立在自发地对中国文化、经验、景观的表达基础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社会与文化中新的发展面貌也反映在艺术家的创作视角中。此次展览中的28位艺术家,多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长期耕耘并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大多出生于50至70年代内,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与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经历并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开放与转型,参与并亲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在学院与前卫的双重视角下,他们刻意与流行的艺术风格保持距离,经由自我反思而不断突破、重塑自身的艺术语言与风格。参展艺术家包括(按首字母顺序排名):白晓刚、陈淑霞、陈曦、丁一林、黄勇、李帆、李荣林、刘庆和、刘商英、陆亮、马佳伟、宁方倩、潘琳、裴咏梅、丘挺、任哲、苏新平、孙韬、孙逊、唐承华、唐晖、薛堃、杨珺、姚鸣京、于光华、张钧、张路江、张义波。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康俐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新绘画:中国当代绘画展”展览现场
 
“新青年:中美青年艺术展”以“传统的现代表现”为主题,选择了七十位近年来在当代艺术领域暂露头角的年轻人,展出九十余件不同方法、风格与媒材的创作作品。这些青年艺术家毕业于中美两国不同的艺术院校,作品内容风格各不相同,形式语言也有较大差异,而这正是他们在新的时代和变化的世界中所做出的艺术选择。“新青年”希望鼓励这种创作和选择,呈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视角与探索模式,并让他们与世界对话。参展艺术家包括(按首字母顺序排名):陈河田、韩沁、蓝巧茹、李锐、刘宇、盛迅芒、谭天、陶格如勒、汪晓芙、王敬宜、王渭蟾、吴建楠、夏福玲、杨陆峰、张鸥、朱峰毅、宗建成等。
 
本展览由上海新美术馆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师陈旷地、纽约市立大学理工学院和纽约室内设计学院钱志坚教授共同担任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余丁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新青年:中美青年艺术展”展览现场
 
同样由中央美术学院康俐策展的“新影像: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展”通过影像艺术的不同叙事表现手法来呈现当代中国艺术家对于社会发展、个体记忆与情感的关注视角与独特思考。展览展出了金日龙、叶甫纳等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的影像作品,以及包括获2017年美国学生奥斯卡奖的《低头人生》、第十二届中国独立影像展最佳实验电影奖的《麦城》等十余部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院校的优秀学生作品。
 
“新影像: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展”展览现场
 
同时,由“艺术中国”主办,由付朗策展的“新纸墨:泰祥洲、陈向东双个展”则向观众呈现了一个融东方意蕴与西画光影于一体的笔墨世界,为传统纸墨的当代演绎提供了一种新的诠释与可能。
 
“新纸墨:泰祥洲、陈向东双个展”展览现场
 
除了四大主题艺术展,第三届新美杯国际青少年公益美术大赛获奖作品也同期在大都会展览馆展出,与纽约市民分享热爱艺术的中国青少年关于美与未来的想象。
 
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美学生共同手绘完成纽约“上河图”
 
从2016年开始,中国农历新年被设立为纽约市公立学校法定假日。纽约市是全美公立学校最多的大城市,也是继旧金山之后第二个宣布公立学校春节放假的美国大城市,预计约110万名纽约市公立学校学生将享受假期,喜迎春节。“欢乐春节•艺术中国汇”特别于2月16日在林肯中心David Geffen Hall举行纽约市中国新年学生日活动。
 
活动现场,一幅长达12米、标有纽约主要地标的待完成画卷在大厅展开,画卷以中国国宝级名画、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的风光长卷《清明上河图》为灵感,鼓励纽约市学生们同中国的少年儿童在现场联合作画,将孩子们眼中的纽约市五大行政区拼接在一起,成为一幅纽约版的《清明上河图》。本次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与美中文化协会以及上海新美术馆共同策划,活动前主办方已收到400多位来自纽约不同学校的学生绘画,以活泼生动且富有想象力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纽约,以及与日常生活中运动、宠物、美食、朋友、家人等相关的系列场景。现场也有各国学生和家长一同作画,为这幅城市图景增添多种元素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