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老手艺】非遗皮影“戏”新年 穿越百年续传奇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24 21:05:13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摇曳千年的皮影曾经折服了无数人。如今,随着皮影戏的形式愈加新颖,这项传统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狗年春节,在咱新区,非遗文化北派皮影戏的第六代传人吴云凤可真是风头尽显,她表演的皮影戏,让新区市民尽情感受了古老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盏灯,布围框,三五人吹拉弹唱;皮刻人,半面脸,一席地操演雄兵。”这是人们对皮影戏最简洁生动的描述。您瞧,红、黄、青、绿、黑,多种颜色组成的各种角色皮影,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幕后,吴云凤老师正舞动着皮影儿上下翻飞,在小小的舞台上演绎着一部部史诗巨制大片,台下的观众看得也是如痴如醉,入戏三分。一些长者告诉记者,看了皮影戏,顺着这遥远而温馨的记忆,又找到了小时候那浓浓的年味儿。
 
马芳庆:“看了皮影戏,就好像回到了我们童年时代,我们小时候就是看皮影,看木偶,有时候看看地方梆子戏。”
 
随后的体验互动环节,让小朋友们乐不思蜀,直呼这样的游戏太好玩,太过瘾!
 
陈好:“非常好玩,就那么简单的三根棍子就可以变成各种动作,比如说动动第一根棍子手就可以上下摆,动动另一根棍子手就可以左右摆,最粗的那根棍子就是控制身体的,比如上下翻腾啊,太有意思了。”
 
吴云凤老家在青岛,从小在东北长大,已经来青岛定居十多年了。从小生长在皮影世家的她,深受皮影文化的熏陶。早年间,吴云凤忙于生计,并未正式学过皮影戏表演,前些年,一心想要让皮影重新焕发光彩的她,开始从事皮影研究。当时,吴云凤已经40岁了,凭着内心深藏的热爱,她花了6年时间拜师学艺。2015年,她在两位师傅的帮助下成立了金凤皮影曲艺剧团。吴云凤说,皮影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囊括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这几年,她将一些传统剧目加入现代元素不断创新,使得题材更加年轻化,剧团先后排演了《大王来巡山》、《荷花仙子》、《武松打虎》等喜闻乐见的皮影戏,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春节前后,她和剧团其他成员几乎就没闲着,到现在已经演出了近30场,档期一直排到了元宵节。
 
金凤皮影曲艺剧团吴云凤:“每天都有演出,虽然说是累点,看看现在的人越来越关注皮影,因为皮影濒临失传了,现在这么多人关注它,虽然累点但是感觉挺高兴的,毕竟在咱们历史舞台上演绎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人们重拾对传统艺术的关注,这几年,吴云凤还让皮影戏走进了学校课堂,将传统艺术与时下热点相结合,寓教于乐,让这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岛城真正发扬传承下去。
 
金凤皮影曲艺剧团吴云凤:“给青岛的父老乡亲拜年了,过年好,这是王爷,给您拜年了!”
 
采访中,吴云凤说,父辈那么艰难都将这门手艺传了下来,不能到她这儿失传了。自己能做的有限,但至少能让更多人了解皮影的深厚文化底蕴,她想为保护这门非物质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不仅是政府和非遗传人,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也希望更多人关注皮影文化,感受和领悟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