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小课堂,大大学问——佛罗伦萨中文学校举行本学年度第五次公开课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18 08:45:14
2018年2月10日(星期六)下午,佛罗伦萨中文学校举行本学年度第五次公开课,两个校区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公开课由两位浙江师范大学选派教师陈央娟和江海洋两位老师执教。
 
陈央娟老师利用一问一答的导入方式开启了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赵州桥》一课的教学。首先进入学习生字的阶段。对于只要求认读的生字,老师先来示范读,学生仔细听老师的发音。并且照顾到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在示范时,采用的是拼读的方式,读出拼音的组合,使学生能够温故拼读的方法。老师示范完毕之后让学生来读,有齐读,有个别朗读。在学生们掌握后,陈老师去掉了生字上的拼音,再请同学们来读,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掌握了会认的生字之后,陈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要求会认会读会写会用的生字。陈老师对这每一个生字都进行了包括拼音、笔画、组词、用法等各个方面的非常完备而细致的教学。比如说:“栏”这个字,陈老师指出这是一个形声字,那么这个字为什么是“木”字旁的呢,因为古代的栏杆一般都是木头做的,而这个字的读音就和它的右边“兰”字同音。陈老师教授学生的是一种能够在未来自主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解完生字之后,进入“剖析课文”的环节。陈老师利用“这真是一座()的赵州桥!”这一句话,以总分的方法,带领学生们钻研课文中的字字句句,她抓住细节,使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的重难点。
 
江海洋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古诗词教学。江老师选择的古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学人教版《语文》第二册《静夜思》一课。江老师以上学期学习过的《古朗月行》进行导入,立马调动了学生的回忆和积极性。之后,江老师从题目入手,对题目中的“静”和“夜”进行解释,同时提出问题:“思”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说“思考”,有的学生是“思想”,还有的学生说是“思念”。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江老师在接下来就为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解释。在正式讲解古诗之前,江老师先对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字词进行逐字讲解。在讲解九个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字的笔画。同时,在讲解每个字的时候,在PPT上出示偏旁和组词,并且强调每个字的读音,涉及到上学期学习过的整体认读音节以及动宾结构的语法问题,也带领着学生们温故而知新。结束了完整细致的字词教学之后,江老师开始了对诗歌本身的解读。首先老师进行示范朗读,之后请学生来读,逐字逐句地讲解古诗中的意思。在讲解文字意义的时候,江老师还带领学生们去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思念之情。完成诗歌的解读之后,要求学生当堂背诵,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除此之外,江老师为学生们出示了关于月亮的其他诗句,并在讲解之后,要求学生们抄写下来,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按平时的评课规例在2月12日(星期一)上午,全体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观摩课展开了认真、细致、激烈地讨论。各位教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进行了肯定和表扬。各位老师普遍认为陈央娟老师是“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大大的能量。”不论是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做的非常好。全体老师也一致认为江海洋老师在柔声细语中娓娓道来,而且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经过上几次的小学低段的公开课评课后,本次评课主要是研讨小学低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汉字教学,通过激烈的研讨,对朗读教学和汉字教学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思想、陶冶情操;朗读又是眼、口、耳、脑、手并用的阅读活动,有助于记忆,有助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去尝试着初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词标注上拼音,把不明白的词语圈起来;其次在老师讲解过课文之后,在朗读时要运用好语气,对于需要重点强调的词语,需要重读;再次是朗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停顿的合理运用,合理地停顿才能表达出正确的含义;再次朗读的速度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读得太快不利于思考和理解,读得太慢不利于情感的表达;最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避免和改正他们常常会出现的拖腔拖调的错误朗读习惯十分重要。因为一旦这种错误的习惯养成之后,在未来的学习中,想要更正就会更加的困难。在朗读的教学中,老师要多下功夫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语音语调。
 
在小学汉字教学中,发现汉字的认读,尤其是书写训练,占用了课堂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小学生的作业中,对汉字的书写训练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尤其在低年级的情形更加明显,即使是这样,在小学生听写生字的过程及写作中仍会出现错别字。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加扎实地掌握汉字呢?这应该是每个汉语教师都会去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研讨中得出了那就是在汉字教学中使用六书,特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造字法的讲解,在造字法的基础上,去分析汉字的形成和组合将帮助低年级学生去理解和记忆汉字的音形义。就像陈央娟老师在教学中对“栏”字的讲解,还有上几次公开课中老师对“玲、铃、岭、领、拎”这些字的辨析等等,老师们都要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到造字法。我们在汉字教学中强调结合意义的重要性,在于避免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记忆教学,避免就一个字讲一个字的“无效输入”,而是要在充分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这就要求教师们不是单独地教字,而是把汉字放到词语中,放到句子中,放到语境中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避免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的记忆教学。
 
最后,潘校长就此次公开课研讨会进行了小结,肯定了本学年五次来的公开课和研讨会的成果,特别是这次的研讨会能初步确定小学《语文》低端的朗读及汉字教学的基本方法。要求各位老师继续通过公开课以及研讨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接下的研讨会同样为小学《语文》中、高段;初中段;高中段的教学确定教学的基本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和素养。(张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