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九月六号到德国大现在已经过了四个多月了。时间真的过得非常快。大三第一个学期就快要结束了。刚开始到德国有很多地方不适应。德国的天气,真的很干,小雨在德国算是常有的事。但现在可以说已经习惯了德国的天气。
茨维考大学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市中心。这个有一点不好就是当我一天的课两边多有的时候,一天最多的时候要来回跑三四趟。两个校区之间做电车要15分钟的车程。不过德国的公交车每次都很准时,车次表上明确写着几时几分会有车。但是偶尔也会碰到本来是分钟一班的车,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有来。大晚上寒风中等车的感受真的不想有第二次。
在生活方面,基本已经适应。德国蔬菜少且贵,而肉类奶制品很便宜。牛奶6,7块人民币一升。到了德国后,做菜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自己做真的很省钱,但很费时间。我在每个周六都回去一家中国餐馆打工一天。但在打工和学习之间要找准平衡点,这样既能减轻父母负担,也能达到学习目标。
总的来说,德国生活还是挺美好的,但是很想念中国菜和在中国的人。
——————————楼榄
校园活动
开学典礼
开学的第一天有一个开学典礼。在老师讲话之前以及讲话完了之后还有人演奏钢琴小提琴唱歌什么的,这个还是蛮新鲜的。之后就有一个分班考试,语言班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大家先各自自我介绍认识了一下,然后老师发了一些学习计划表和一些文具。
我们需要去图书馆借教材,一方面德国的书很贵,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比较注重环保,觉得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去买一套教材,图书馆非常的现代化,四面都是玻璃,门口进去有一排柜子,可以放包和衣服什么的。因为图书馆里不能把包带进去,你只能把要用的书拿出来,放到篮子里然后拿到桌上去看做什么的。
上课的形式可以说其实非常的有创意性。它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考察,去学习,去讨论。比如说针对一个主题,老师会让我们在组里讨论,然后在一张巨大的大概有两张桌子那么大的白纸上画出一些图画,然后写一些概要,然后做一个简短的介绍。一个人说完了之后,老师会让大家评价一下。
因为语言班最终的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语两个部分,口语就是几个人为一组共同做一个报告,然后这个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语言水平的,也就是说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每周二,我们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和我们其他语言班的同学讨论我们考试的报告。
——————————石兰
国际文化交流
我们开始了为期四周的语言强化课程。
通过OnSet水平测试我分到了B2班,因为第一周大三的两位学妹还没到,B2班里只有我一个女生,外加六个吉尔吉斯斯坦的男生和一个俄罗斯的男生,直到第二周一个学妹也来到了我们班。
刚开始为了相互认识顺便了解大家的德语水平老师叫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我立马被吉尔吉斯斯坦同学们的发音给震住了,他们的大舌音很严重,我经常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直到过了两周才基本听懂他们的发音。
通过自我介绍和前几天的相处大致知道了同学们的基本情况,吉尔吉斯斯坦的同学们是从小把德语当成一外来学的,也就是说学了十几年了,俄罗斯的男生也是学了七八年,我感到一股深深的压力,事实也证明我的压力是对的,除了发音不是很标准外,吉尔吉斯斯坦的同学们德语水平感觉比我们学这个专业的都更胜一筹,不论是口语表达,听力,写作还是阅读感觉自己都被全方面碾压。最主要的是他们相当相当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开口毫不怯场。
一周后基本适应上课形式,跟同学们也是非常熟悉了。我现在已经非常习惯开口表达了,因为比起你的口语水平他们更在意的是你是不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里的上课气氛远比国内自由,我们没有固定的教材,老师每天会带自己印发的材料给我们,听说读写都有。每天上课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就是大家随机抽取巧克力,抽到一模一样的同学组成一组或讨论,或共同完成一个小的演讲等等,形式很丰富,因为大家都很积极,所以气氛一直都很好,感觉学到很多。我们的老师Frau Potzel是一个非常非常和善的人,刚来跟她聊天的时候说吃不惯这里的食物,第二天就带了特意买的中国面条给我们,真的很感动!
语言课期间学校还组织了三次城市游活动,我去了莱比锡,由一个非常健谈的老师带队,还请我们所有人喝咖啡,氛围也是相当热烈。刚开始的一个月是我感觉进步最大,收获最多的一个月,学习上来说每天将近五个钟头的强化课程,长时间的沉浸在德语的环境里让人非常有欲望去更好地学习德语,而且看到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的小伙伴们德语都说的很好确实很让人羡慕,无形中也是一种激励。
——————————徐可
几天的假期过后,学校正式开学,我们外国留学生有和大一新生一样的活动,迎新晚会,学院内新生见面会,开学典礼等一系列活动。除了学校对所有外国学生提供的德语语言课程外,其余上课的科目我们也可以自由选择,但其实语言课提供的可能性已经很多,各个等级的语言课、科技、经济、科技写作、语音、实习等等。除了语言课外,我还选择了中德互译,中国社会与经济,这是和学习汉语的德国学生一起的,我觉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与经济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内容,这是一门中国的历史课,以德语授课,因此我了解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以及学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语言课是和台湾同学以及外国人一起上课,他们都很友好,了解了台湾年轻人的想法以及很多外国的风俗习惯。
其中,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学校会在课外组织一些针对于外国学生的活动,比如登山、埃尔夫特游、参观大众汽车活动、滑雪等,我们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另外,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我和楼榄周六会去茨维考的一家中国餐厅工作,虽然工作很累,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在餐厅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人,过节的时候和大家一起聚餐也给了我们精神寄托。除此之外,我们在假期里也会和同学一起旅游,和莱比锡的同学一起去了柏林,和徐可、石兰一起去了波兰等。总之,这学期在德国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