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影评】评《水形物语》——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一定会迷上这部电影

文章来源:固安信息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2-09 14:33:20
论及今年的颁奖季,“墨西哥三杰”中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绝对是最大的赢家之一。继其同乡阿方索.卡隆和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相继凭借《地心引力》、《鸟人》以及《荒野猎人》横扫颁奖季后,吉尔莫终于在2018年发威了。
 
由其执导的《水形物语》先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拿下金狮奖,然后又在金球奖上拿下了剧情类电影最佳导演的殊荣。谈及吉尔莫.德尔.托罗,观众第一印象便是他那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幻想世界,无论是《潘神的迷宫》还是《环太平洋》,导演总是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他是与众不同的,更是浪漫的。
 
虽然吉尔莫涉及的题材都多少涉及到怪兽和奇异生物,但是他的着力点却不在猎奇和惊吓。就拿《水形物语》来说,借由怪兽与人类的相处,其实导演想要讲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出现的不同和差异的问题,是偏执的拒绝和打击,还是在尊重彼此差异性的同时和谐共存,相信大家自会有自己的选择。看似恐怖惊悚的外壳,核心确实充满人文情怀的,这也是吉尔莫与众对拍摄怪兽电影的导演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正如我上文提到的,《水形物语》之所以会在颁奖季收获如此之多的好评,就在于影片的重心并不在追求猎奇和奇观,孤独的灵魂怎样寻找自己的归宿以及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核心。
 
《水形物语》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指导,莎莉.霍金斯,迈克尔.珊农主演。影片讲述了在1963年的美国冷战时期,一位实验室的哑女清洁工伊莉莎(莎莉霍金斯饰)爱上了一个被捕的水路两栖人,在好友泽尔达和科学家罗伯特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将两栖人带出了实验室,然而随之而来的灾祸却让他们不得不面临更多的挑战。
 
歧视与偏见
 
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各式在社会中的少数人群,因为和大多数人所不同,所以他们经常遭受着偏见,这其中有哑女,黑人,同性恋者等等。导演在片中有意强调因为差异和不同而产生的“歧视”,这尤为明显的体现在实验室的官员思特里兰德(迈克尔珊农饰)和酒吧的酒保身上。
 
前者,在面对两栖人时所表现出的残忍和麻木不仁表现出了他对于不同种群的蔑视和不尊重,在与伊莉莎以及其黑人好友泽尔达的交谈时,各种带有种族歧视和对于残障人士的粗鲁话语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狭隘和粗鄙。后者,当有黑人走进酒吧时他的无礼态度表现出了其病态的对于不同种族的歧视态度。
 
鉴于特朗普上台后发布的一系列带有种族和地域隔离性质的法令以及导演本人墨西哥裔的身份,很多人将这种在片中出现的“歧视”认为是一种政治隐喻,它很有力的批判了从很久以前流传至今的社会中出现的歧视和不包容的情况。正如我在之前很多文章都反复提到的那样,你可以不理解,但请尊重每一个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存在于片中的那个两栖怪兽虽然丑陋且与人类语言不通,但这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把它当做牲口对待,它与哑女伊莉莎的跨越族群的爱情之所以动人就在于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包容和谐并存的可能。难道对于不同族群,种族的人只能通过杀戮和暴力来相处么?我想不然,也许导演设定的角色关系过于一厢情愿和浪漫,但是这不应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么?
 
孤独的灵魂
 
虽然片中多次去呈现因“歧视”而带来的冲突,但是观众可以发现其实这在片中只占据了很小的篇幅,在影片的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有关孤独的灵魂如何寻找自我以及生命中的归宿的故事,这也是我被本片更多感动的地方。
 
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我们渴望被爱,希望能够通过什么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生活往往是残酷的,我们一次次被伤害,被拒绝,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以及如何去追求那些生命中的意义。
 
正如片中的伊莉莎一样,因为无法发出声音,以及不那么出众的长相,而使其被阻断了追求爱的路,人们或对其投以同情的目光,亦或是嘲笑歧视她的残缺。伊莉莎的生活是乏味枯燥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坐公车,在家里一个人生活,这似乎使很多现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投射。
 
但观众会发现,虽然伊莉莎看起来过得没那么好,但是我们却丝毫不觉得她过得很痛苦。伊莉莎会随着电视里的歌舞跳起灵活的舞步,会和邻居逗趣玩乐,会自己在家自慰享受,温暖的色调和随时都在运动的镜头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她的乐观和活泼,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先天不足而自卑,反而更加主动的拥抱生活。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着每个寂寞的人,生活很残忍,但是我们不能对自己也同样残忍,只要不放弃寻找,总会遇到一个懂你的人。就像伊莉莎对画家说的那样,当她遇到那个两栖生物时,她觉得“他”看自己的样子,是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的,而不是看到自己的残缺和不完美,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和接纳。
 
饰演伊莉莎的莎莉.霍金斯无疑奉上了今年颁奖季最好的演出之一,伊莉莎的感性敏感,善良勇敢都通过她的肢体和神态表现了出来。虽然不能通过台词来表现人物,但是莎莉始终给人一种很强的代入感,她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和那种为了所爱奋不顾身的精神,都令人感动。伊莉莎就像每一个在城市中的孤魂,渴望被爱和接纳,她做到了,即使不被世俗所接受,但是却最终成全和满足了自己。
 
光影视听
 
导演在片中大量使用暖黄的色调来表现伊莉莎的生活和她的交际圈,这正如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生活已经如此不堪,那至少我们要能发现那些温暖和美得东西。相比于伊莉莎的生活场景,实验室的环境氛围则是压抑的,冷色调低照度的色彩照明很好的烘托了实验室的冰冷和不近人情。
 
配合着色调的变化,导演也着力通过空间的变化来隐喻角色间关系的变化和进展,最明显的便是伊莉莎和两栖人的关系。从一开始二人在阴冷的隔着玻璃罩的空间相识,到伊莉莎给两栖人送鸡蛋,两栖人系着锁链象征他们之间依旧是彼此设防的,到最后脱逃以至于在家中的结合,空间搭配着色彩的变化,使观众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二人关系的日益亲密。
 
致敬
 
导演说,这是一封他写给电影的情书,观众可以看到片中出现的很多向经典电影致敬的片段,比如在电视上出现的秀兰邓波主演的歌舞片,以及众多经典歌舞片的桥段。其中最有观赏性的,也是我个人认为的本片中的华彩段落,就是当伊莉莎和两栖人在餐桌上吃饭时,环境一下子暗了下来,一束顶光打在伊莉莎身上,她第一次发出了声音,接着画面转为了一个黑白的歌舞片桥段,伊莉莎牵着两栖人的手放声歌唱,那一段的浪漫程度丝毫不亚于去年的《爱乐之城》。
 
这是一个浪漫的童话,但也是残酷现实的映照,我们向往美好,但也要同时与现实做着抗争,我们不愿被命运左右,那就必须放手一搏。拥抱生活,即使充满荆棘,但也不能放弃希望,因为唯有热爱,才能最终到达彼岸。
 
想听戴老师评价最新上映的热门院线电影吗?想交流你最喜欢的电影或导演吗?请直接评论或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把你的需求告知戴老师。